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鉴赏古诗需要了解一些古代生活知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鉴赏古诗需要了解一些古代生活知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诗歌以文学的形式间接地反映着人们的生活。古代诗歌中也记录着许多古代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这些习俗,有的沿袭至今,有的发生了变化,也有的则完全在今人的生活中消失了。我们常常会因为这些变化,在鉴赏古代诗歌时产生理解上的障碍。例如古时有个社日(或者叫春社)。大约在每年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人们祭祀土神(社神)祈求来年获得丰收。唐人王驾有《社日》一诗:“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以此表现农人安居乐业、祈祷富足生活的情景。但是,今天的农村生活中已经见不到这一风俗了。读诗时,我们也就很难感受诗中农人那种“醉而归”的尽兴欢喜了。所以,了解一些古代生活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体会古诗中表达的情感意味。这方面的知识很多,有三点特别值得关注。

1 节日

现代生活中,我们与不同节日的亲疏关系,会直接影响到我们对诗歌的理解。例如,“春节”“元宵”“中秋”这些传统节日今天依然有。春节合家团聚,元宵观灯,中秋吃月饼,这些过节的形式也基本没变。因此,读唐代诗人高適的《除夜作》“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以及唐代诗人王建的《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我们立刻明白这是在表达除夕之夜、中秋之夜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感情。“重阳”节,现在主要是老人们才过,过法也因人而异。所以,我们读到岑参的《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时就会产生疑问:“行军途中为什么想要登高?为什么登高还希望有酒喝?为什么想的不是故乡的人而是?”其实如果我们了解古人九月九重阳节有登高饮酒的习俗,这些问题就不存在了。“寒食”节已退出了今天的生活舞台。要准确理解唐代诗人韩翃在《寒食》一诗中表达的讽喻之情,就必须了解寒食节的来历及相关习俗。寒食节是古代为了纪念春秋时期晋国忠义高洁之士介子推而设的,在清明前一天家家禁火,只吃现成食物。了解了这些,我们对韦应物在《寒食寄京师诸弟》一诗中渲染的清冷孤寂之感和思念同胞兄弟的手足之情也就能感同身受了。

类似的情形还有“清明”与“冬至”。现在我们很少在清明祭扫时看到泪流满面的人,但清明祭扫的基本内涵没变——为了纪念已故的亲人。读杜牧《清明》诗就不会费解为何“路上行人欲断魂”。而“冬至”在唐代是个与春节差不多热闹的节日,所以白居易在《邯郸冬至夜思家》中会抒发“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的思乡念家之心声。但是现在冬至只是个节气,不再被当作节日,于一般人而言完全不会产生什么特殊的、浓烈的情感,因而我们也就很难真正体会白居易冬至之夜孤身在外的愁苦。

2 星宿

古人将天上的星宿分别指配于地上的州国,以便通过观察天象来占卜地上所配州国的吉凶。古诗中时常会出现一些星宿的名称,如果不了解其中的含义,也会影响我们读诗赏诗的效果。古诗中常见的星宿主要有:(1)金星。它有时于黎明前出现在东方天空,古人称它为“启明”;有时于黄昏出现在西方天空,又被称为“长庚”。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中有“孤月沧浪河汉清,北斗错落长庚明”。另外它也叫“太白”或“太白金星”。古人认为,金星主兵象,根据它的出没可以预测战争的进程和凶吉。①例如王维《陇头吟》中有“长安少年游侠客,夜上戍楼看太白”。夜观太白,说明少年游侠心系沙场,渴望建功。(2)北斗星、南斗星。无名氏作《哥舒歌》中就有“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之句,以北头当空,渲染哥舒夜出的神秘气氛;李白《庐山谣寄庐侍御虚舟》中有“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之句,以南斗衬托庐山之高;刘方平《夜月》中有“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之句,同样以北斗、南斗描绘月朗星稀的春夜。(3)参星、井星、商星。参星为蜀之分野,井星为秦之分野。李白《蜀道难》中有“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之句,表现由秦入蜀山路的高峻难行。参星和商星(又叫辰星)则是一个在东方,一个在西方,此出彼没,永不同时出现。②杜甫《赠卫八处士》中“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之句,表现了世事的离乱苍茫感。敦煌词《菩萨蛮》中则以“白日参辰现,北斗回南面”作为表达爱情的誓言。(4)北极星。古人把它看作是帝星,称作紫微,用来指朝廷。李白《古风》其三十四中有“白日曜紫微,三公运权衡”之句。

3 时令

大多数表示时令的词和今天差别不大,但也有一些表意含混,容易干扰我们对古诗的鉴赏。

(1)三秋:出自《诗经?采葛》“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孔颖达疏:“三秋,谓九月也。设言三春、三夏、其义亦同。”③现代学者郭芹纳选注的大学生传世经典随身读《诗经》(精选本)中也作同样的解释:“三秋:指九个月。古代一年有四季,每季三个月,‘三秋’就是九个月。”④这种解释之所以合理,是因为《采葛》全诗是以“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如三秋兮”“如三岁兮”,层层递进表达强烈的思念之情。北宋词人柳永在他的成名作《望海潮》中也提到“三秋”:“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只是说桂子飘香九个月,显然就不合该植物的生长习性。所以,这里的“三秋”,就应该取陶文鹏先生的解释:“‘三秋’,写桂子飘香之久,香气洋溢于初秋、仲秋、晚秋。”⑤也就是指秋天的三个月。

(2)三春:唐人孟郊《游子吟》有“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林庚先生将“三春”解释为“春季三个月”。⑥我以为这里的“三春”,不宜以精确的时间来论。这首五言古诗前四句刻画了一个慈爱操劳的母亲形象,接着诗人深情地说即使我像小草一样将心中的春意全都释放出来,也难以回报和煦温暖如阳光般的母爱。作此诗时,孟郊已五十岁,时任溧阳尉。诗中自注“迎母溧上作”。⑦所以作者是借此表达自己要尽心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这里的“春晖”是比喻母爱,“三春晖”应是指“整个春日暖阳般的母爱”,言母爱之博大、深厚。而刘希夷《代悲白头翁》有“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此处的“三春”,根据诗意应与“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光禄池台开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两联相照应,喻人生短促、青春易逝,因此理解为“春季的三个月”比较恰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