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信息技术教材在指导学习中的有效性及策略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信息技术教材在指导学习中的有效性及策略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以“任务”或“活动”为线索展开教学内容已经成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中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为此,多数教材采用了“任务驱动”或“主题活动”的方式安排教材内容。然而,从教材的目录、标题上看,根本分辨不出信息技术的知识与技能,找不到学科的知识体系,有关的知识与技能被淹没在任务或活动中了,学生难以提炼知识点,更难以形成知识基础。为此,开展了信息技术教材在指导学生学习活动中的有效性及策略研究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材;有效性;策略

信息技术课程的培养目标不仅是教会学生使用信息技术,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会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使问题的解决更具创新性和有效性。教材作为课程目标的载体,对学生来说是相当重要的。对于学生来说,如果教材对指导学生的学习具有指导性,那么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过程中,将充分利用教材,引导学生开展自学、讨论、交流等一系列活动,引导学生获得新的知识。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知识获得效率、学生的学习感受来思考教材对学生学习活动中的作用。

一、研究过程

为了研究教材在学生学习活动中的指导作用,我们选择了三年级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我们选择了三年级信息技术第1课《我的小画板》进行研究。

师:下面请同学们打开教材,学一学怎样打开画图软件。边看边尝试操作一下。看哪位同学看得最认真仔细。

学生迅速地翻开书,开始看书。并尝试操作。

生:老师,在左下角没看到绿色的“开始”按钮,我的电脑左下角是一个蓝色的“小圆球”。一样的吗?

师:你可以试试看。

生:……

师:请同学们继续看书,看看书上是怎么给我们介绍的。小画板分别由哪几部分组成呢?

生1:老师,我这个和书上的不一样。我没有看到菜单栏。

生2:老师,我这个也是的,左边没有工具箱。

生3:左下角的颜色块怎么到右上部分去了呢?

生:……

师:同学们,别着急。你们打开的小画板和教材上是有一些区别。不过,他们的名称都没有变,只是位置变了。变化最大的就是菜单栏,你们可以单击左上角“书”一样的图标试试,看看菜单栏是不是又回来了?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就是我们的小画板升

级了。

问题发现:从本堂课来看,学生在使用教材时,为了用教材而思维反而受到约束,总在“找”书上的内容。

原因诊断:教师让学生看书,没有给予学生更多的选择方式。因为软件升级导致的界面变化,学生感到非常不适应。

改进建议:教材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凭借,但却并不是唯一。当教材对学生的学习活动指导性并不明显时,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能不能选择性地使用教材?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以教材为基础,自主探索。

二、文献综述

北京课程教材研究所副研究员郭芳老师作了如下尝试:(1)以学科的知识体系来安排一、二级标题,保证明朗清晰的知识结构以及知识的内在联系与科学严谨,以任务或活动的内容安排二级以下标题,注重教材内容的可操作性、活泼性、趣味性;(2)在任务或活动中加强总结和归纳性的内容,在一个子任务完成后,及时总结有关知识、技能与方法,引导学生完成从感性到理性的过渡;(3)通过设计一定数量的综合性任务或活动,让学生能够多角度、多路径解决问题;(4)从教材的总体上来设计活动任务,把每一个部分的内容,甚至整套教材统筹考虑,使各个任务体现的知识点形成一定的系统性,用知识的相关性这根隐形的线把任务串起来,前后内容之间既有联系又有梯度。

江苏兴化市第二实验小学的谢明老师提出:不能让陈旧的教材成为我们教学的“绊脚石”,要摒弃“教教材”的做法,灵活合理地使用教材。由于软件开发速度快,形形的应用软件层出不穷,因此,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实施策略

小学阶段的“信息技术基础”模块包含“硬件与系统管理”“信息加工与表达”和“网络与信息交流”三个专题,同时设两个拓展模块,分别是“算法与程序设计入门”和“机器人入门”,然而现行教材在知识体系上明显脱离社会发展,内容深度、广度上也明显不足。现提出以下建议:

1.重构教材知识体系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3~4年级中重点开设信息技术基础模块的内容,5~6年级中开设拓展模块的内容。让学生在学完每个单元时,对单元主题的内容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和把握。

2.丰富教材内容

补充信息技术基础模块中的部分内容,同时加入算法与程序设计入门和机器人入门两部分内容。算法与程序设计入门中可以Scratch软件为载体,机器人入门可以用虚拟机器人或者六大功能室中的实物机器人为载体进行教学。让学生在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接触和体验信息技术领域的最新发展成果及其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作用和文化意义,增强他们对当代先进信息技术及其文化的理解和适应能力。

3.改变教材发行体系

教材的发行特点决定了教材始终跟不上软件的更新速度。软件的更新一方面带来人机交互接口(UI)的变化,另一方面可能导致操作方式,甚至学习方式的变化。那么我们的教材内容可以只列出年级、单元、课时要学习的知识以及学生要达到的目标,而不具体到某种软件或具体的软件版本上面,把软件的选择权交给用教材的教师和学生。

4.拓展教学资源

充足的教学资源对提高教学效率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我们希望信息技术教材也能够为广大教师提供充足的教学资源。至少包括两方面:(1)学生课堂学习中需要练习的素材;(2)提供一些优秀和典型的课堂教学实录。让教师们在教学活动中和学生一同成长,共同提高。

以上只是我们在研究教材在指导学生学习活动中有效性的一些做法和思考,由于自身角度和能力等多方面的原因,对此研究可能还不成熟,还请各位专家多多指导!

参考文献:

[1]郭芳.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存在的问题探讨[J].课程・教材・教法,2007(01):66-70.

[2]谢明.不要让教材成为“绊脚石”[J].小学教学参考,2011(05):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