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四个并重”让课堂活力四射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四个并重”让课堂活力四射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四个并重” 小组合作 活力课堂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1A-0085-01

活力课堂是全方位激发师生生命活力,全过程优化学习方式,能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最大限度实现师生共同价值追求的理想课堂。叶澜教授曾在《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一文中指出:“我们追求的课堂应该是焕发生命力量的、促进学生主体全面发展的、在互动生成中高效而愉悦的生命课堂。”笔者以为,如果教师做到了以下“四个并重”,课堂就能活力四射

一、知识技能与情感态度并重

教学目标决定着教学过程的走向与实施,所以定位应该依据学情、教材与课程标准进行预设,表述力求恰当、简明、全面、实现三个维度的整合。只有教学目标明确了,定位准确了,才能设计出与之相契合的教学过程,教师在实施的时候才会自觉地按照目标去演绎,运用科学的评价手段来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

例如:在教学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时,可以设计这样的教学目标:(1)在现实有趣的情境中,初步认识钟面,让学生知道钟面上长针是分针,短针是时针,会看整时和接近整时的时刻。(2)在观察、操作、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维能力,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和合作能力。(3)初步建立时间观念,培养珍惜时间、科学作息的习惯,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这个目标预设中不仅有知识与技能的描述,而且还有情感态度方面的目标,正因为有了这种目标意识,上课时才会有意识地去实现目标,在课尾适时补充一首有关珍惜时间的儿歌:叮呤呤,叮呤呤,时钟叫我早早起;叮呤呤,叮呤呤,时钟催我去上学。分针指在十二上,时针指几读几时,认识时间真有趣,珍惜时间别浪费。让学生在品读中不仅掌握认识时间的方法,而且潜移默化地渗透珍惜时间的教育,把语文和品德学科融为一体。

二、自主探究与合作分享并重

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程导航・活力课堂”倡导的主要学习方式之一。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时,经常出现这样的场面:教师刚刚说完合作学习的内容后,学生就立刻聚在一起讨论,缺少自己静思默想的过程,所以对问题的理解与思考不够深入,结果只能是流于形式的合作。最后往往只是小部分学生能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优秀生的声音代表了小组的意见,汇报时人云亦云。如果讨论实在不得要领,老师就只好自己来个“启发诱导”,勉强得出结论。如果我们在组织小组合作前舍得花时间先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等每一位学生都有了自己初步的想法后,再进行组内的交流分享,启发质疑,这样的合作学习价值才会更大,活力更足。

例如:在教学《找规律》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主探究例题:第15盆花是什么颜色的?同时附上提醒:可以用画图、列举、推想、计算等方法。然后让学生小组内分享和交流,课堂上就会出现很多不同的方法:

生1:我用的是画图的方法,第15盆是蓝花。

生2:我是用奇偶数的知识,奇数位上是蓝花,偶数位上是红花,因为15是奇数,所以第15盆肯定是蓝花。

生3:我用的是列举的方法:蓝红蓝红蓝红蓝红蓝红蓝红蓝红蓝,第15盆是蓝花。

生4:我用的是计算的方法:把2盆花看作一一个整体先圈出来,然后15÷2=7(组)……1(盆),余下的1盆和每组中的第一盆花的颜色是一样的,因此第15盆是蓝花。

师:大家想到了这么多方法都得出了第15盆是蓝花。那你能试着对这些方法作个恰当的评价吗?

经历过独立思考以后,孩子们泉思涌动,他们内心就会有交流的冲动与需要,这时组织交流才会人人参与,全班汇报时才能精彩连连。

三、民主和谐与智慧生长并重

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不经意间的点石成睛是课堂充满活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听过特级教师华应龙执教的《分数的再认识》,整节课我们都能听到华老师爽朗的笑声,他的笑是引领、是鼓励、是帮助、更是激发,他把每个孩子当成朋友,而他“我,就是数学”的豪气,也让人激情澎湃。“不同的分数单位就是不同的尺”“别人的意见与自己不同不一定错”“分数,先分后数;不好数才有分数。”一句句洋溢着智慧的话语让人沉思。巩固练习环节,同样是圈出苹果的四分之三,却与课前提供的练习纸上不同,有的是16个苹果,有的是12个苹果,学生的答案自然不同。由此揭示虽然都表示四分之三,但因为整体苹果的个数不同,因此它的四分之三也不同。这些智慧的细节成为课堂上的亮点。

四、注重分层与追求效益并重

活力课堂还是注重分层、追求效益的课堂。每一位学生因为原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水平不同,因此对同一个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程度也有区别。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优生要大胆放手,着重加强自学方法的指导;对中等生和后进生则要进行必要的帮扶,着重引导他们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通过不同的侧重点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各自“最近发展区”不断前行和超越。此外,还可以为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和作业,让每一位学生达到课程标准的底线要求,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达到拓展性目标。

只要教师心中装着学生,着眼于每一个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课堂上做到教学目标多元、学习方式科学、课堂状态灵动、教学效果优良,相信每一节课都会智慧共生、充满情趣、活力四射。

(责编 罗玲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