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全球内存产业又陷崩盘危机各大厂追赶韩企步伐自救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全球内存产业又陷崩盘危机各大厂追赶韩企步伐自救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成品售价还没有半个饭团贵。”这是尔必达的无奈抱怨。话虽有些夸张,却也形象地道出了它和所有同行正在经历的噩梦。

日前,据日本媒体报道,世界第三大内存芯片制造商尔必达与中国台湾地区半导体公司华东科技达成协议,向后者出售其子公司EBS的优先股(协议金额为37.5亿日元),以此化解尔必达正遭遇的财务状况恶化之苦。

根据其财报,该公司在2011年4月至9月的合并净亏损达567亿日元。《日经新闻》指出称,在这种情况下,尔必达不得不出售优先股,所得资金中的一部分将用于偿还债务和采购设备。

全球内存芯片产业正在苦战,尔必达不过是其中的一员。行业整体不景气,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产品价格“跌跌”不休。

台湾地区电子产业情报提供机构集邦科技旗下研究部门的调查指出,泰国水患影响全球硬盘供应链,PC代工厂有意通过控制其他关键零部件的采购价格来平衡硬盘价格的涨势,加之适逢PC出货淡季,2011年11月下旬内存芯片的合约价再度呈现下跌走势,至当年年底前,合约价格持续下跌的可能性仍然很高。

对于业者来说,这是他们眼下最不愿意见到的局面。

被迫减产

2010年年初,内存芯片供不应求,价格回升,并在当年四五月间达到高峰,厂商毛利率也随之提高,但这只是短暂的美好时光。

6月,市场研究机构Gartner给出预测,称内存芯片的平均销售价格在2010年剩余时间里将温和下降,但厂商由于能够不断降低生产成本,仍能保持健康的利润。

Gartner的预测只对了一半――市场确实出现了供过于求,产品价格持续下跌的局面,不过厂商并没有那么好的运气。

尔必达在2010年第四季度净亏损296亿日元,远高于彭博社之前调查中分析师们预计的137亿日元,全球前两大内存芯片提供商三星和海力士相关业务的业绩也没有达到市场预期。

进入2011年,厂商的状况更糟。2011年第三季度,主要厂商中只有三星没有亏损。在截至9月1日的2011财年第四财季,美国美光科技亏损1.35亿美元,而上一财年的同期业绩为盈利3.42亿美元。财报后,美光科技股价大跌。韩国海力士连续九个季度获利的日子也在第三季度戛然而止。与2010年同期盈利1.04万亿韩元相比,该公司2011年第三季度净亏损为5626亿韩元。海力士称,PC需求疲软导致芯片价格下降,致使其2011年第三季度亏损超过预期。台系厂商的亏损程度进一步加剧,南亚科、华亚科及力晶三家于去年第三季度合计亏损256亿新台币。

以市场占有率为王,扩产符合大厂的利益,但是产业环境不景气,业者们不得不再次通过减产来缓解供大于求的局面,以此刺激市场需求。

减产最积极的是台系厂商。茂德从去年7月起大幅降低投片量,当时该公司表示,为了减少现金流出,维持运转,必须要小心行事。随后,尔必达阵营的力晶、瑞晶和美光科技阵营的南亚科、华亚科等厂商都相继跟进。据悉,力晶产能已经大幅缩减了50%。该公司董事长黄崇仁直言:“要改善供过于求和解决价格低迷不振的问题,唯有减产。”

去年11月中旬,有日本媒体报道称,尔必达正在考虑再度消减产量,以遏制产品价格进一步下跌。在此之前,该公司已经将PC用内存芯片进行变相减产,即把产品放入晶圆暂不封测,减少出货量。有业者估计,尔必达持续降低本国广岛厂标准型产品的产能,加上合作伙伴力晶、瑞晶陆续降低投片,其整体减产幅度将达50%至60%。

值得一提的是,与2008年年末到2009年年初国际大厂齐齐加入的减产大潮有所不同,在今年这波减产潮中,韩国的三星和海力士并未介入其中。行业数据显示,这两家韩国企业共占据全球2/3的市场份额。

集邦科技的调查报告认为,尽管现阶段多家厂商减产有助于稳定价格,但若要进一步达到供需平衡的状态,仍有赖于三星和海力士两家大厂的跟进,或是期望于2012年英特尔超极本(Ultrabook)兴起与微软新版操作系统Windows 8带动的换机潮。否则,此波减产潮将可能迫使产业整合,届时,该产业将可能正式成为寡头市场,透过汰弱留强的市场机制带动内存芯片价格将于2012年下半年逐步回升。

多元化求生

Gartner半导体研究副总裁安德鲁・诺伍德表示,2011年全球内存芯片业产值预计将比去年衰退26.6%。

去年9月末,美光科技曾表示,内存芯片供给过度将冲击其利润率。这一预警使得投资者更加担心市场前景,导致该公司股价旋即大跌超过10%。有分析就此指出,外界急切盼望业者能够找到更多行之有效的应对危机之法。

截至目前, 内存芯片厂商中唯一赚钱的是三星,而它取胜于市场的明显优势之一在于先进制程。

继2010年年中实现30纳米级内存芯片的量产后,2011年9月底,三星又成为全球首家量产20纳米级产品的企业。紧跟三星脚步,海力士30纳米内存芯片级产品也已经实现了量产。

对于相对弱小的美、日和中国台湾地区厂商来说,技术升级不但是度过眼下危机的需要,也是继续生存下去不至于被韩国对手打垮的需要。

尔必达在2010年年底量产30纳米级内存芯片,借此提高成本竞争力,扩大市占率。据悉,相较于先期的40纳米制程,使用新制程后每片晶圆所产出的芯片数可增加45%左右,生产成本可降低约30%。去年7月,该公司开始试产25纳米产品。此外,尔必达还计划通过合资子公司瑞晶来提高30纳米级产品的产量。

台系厂商的主要制程仍以40/50纳米级为主,目前业者也在抓紧追赶国际大厂。瑞晶为向30纳米制程转换准备投入18.15亿新台币,并计划到2011年年底时单月产能达到8.8万片,成为进展最快的台系厂商。华亚科的目标则是在2012年正式量产基于30纳米技术的产品。

不过,韩国东阳证券的分析师Park Hyun认为,内存芯片售价下滑得非常迅速,无论厂商如何削减支出或是改进生产工艺,对提升业绩的作用也极为有限。

PC市场表现低于预期是内存芯片产业亏损的一个主要原因。市场研究机构iSuppli指出,65%的内存芯片销量来自PC行业,因此,PC行业增长放缓以及新版Windows对内存的要求降低,将导致内存芯片需求进一步下滑。

黄崇仁认为,iPhone和iPad在全球掀起热潮,压缩了PC及笔记本电脑市场的成长空间,同时影响标准型内存芯片市场需求年增长率自过去的50-60%,下降至20-30%的水平。

台系厂商华邦电子多年亏损,近两年它退出了标准型内存芯片行业,转向手机和电视等特种内存芯片领域,这次转身帮助该公司迎来了自2000年以来盈利最多的年度。

虽然没有像华邦电子一样全身而退,但是越来越多的厂商确实把目光投向云计算、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领域,生产服务器和移动终端用内存设备,以此降低对PC市场的依赖。

与此同时,NAND闪存市场的前景正在向好,三星、海力士及美光科技各自加大投入,而作为台湾地区在此方面唯一一家具备自有技术的公司,力晶呼吁当地同行不要一味死守标准型内存芯片,要积极跨入NAND闪存领域,美光科技也应该尽快把该领域的技术授权给南亚科和华亚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