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农业科技展会离农田有多远?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很多农民抱怨一些从展会上得到的技术,是一次性的,真正运用起来还会出现很多问题――杨凌正在寻求着这个问题的解决办法。
每年有百万人来参加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他们中十之八九是农民。对于让人眼花缭乱的农业高新技术成果,从全国各地赶来的农民在短短几天里究竟能获得什么?不断提升规格和国际化水平的农业科技展会会不会对普通农民逛会存在鸿沟?农业展会如何能让参会者“雅俗共赏”,让农民获利最大?
农民和高科技距离有多远?
11月2日,农高会C馆中的中国农业标准化成果展厅展位前,一位来自陕西省靖边县的农民吕学银对拉萨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生产的南瓜特别感兴趣,他告诉笔者:“这些南瓜形状特别好,我也想种。”但是当笔者问到,这些南瓜能不能在靖边县种植,种植技术能不能掌握等问题时,这位农民摇头。培育这种南瓜品种的农科院蔬菜研究所一位负责人朱荣杰告诉笔者:“目前,在拉萨周边地区,我们从种子处理、育苗、栽培管理等各个环节对农民培训后,才可以种植这种南瓜,而且在种植过程中我们会亲自指导。”
“农高会展出的很多农业高科技成果,我很难把它带回家。”来自山西省晋中市龙凤镇的农民宋海生说。
一项科技成果从试验田走向普通农民的田间地头,中间环节很复杂。“农民和大多数农业高科技成果存在着个体很难逾越的鸿沟,很多农民到农高会来买些种子、苗木回家,从这点来说,很多展会对于农民来说更像一个农贸市场。他们更喜欢和我们交流一些简单的农技知识。”在“百名农业专家科技咨询”活动中,一位专家说。
有赚头“展虫”才会钻空子
在农高会开幕第二天,一些展位已经撤离,这些空的展位很快就被一些小商贩“占领”。据展馆一位志愿者介绍,“这些在展会兜售商品的摊位就是所谓的‘展虫’,并不是展会的参展单位”。也有一部分展位在撤离前参展商把展位低价卖给这些“展虫”。
所谓的“展虫”是随着会展业逐渐发展起来以后,人们对扰乱展览会正常秩序、破坏展览会形象和参展质量的一些人的形象化称谓。一般情况下,指的是钻展览会主办和承办单位资质审查漏洞,混进展馆出售“三无”产品或者假冒伪劣产品的人。其实,现在的“展虫”外延已经扩大,一些无证的厂商在展会里做餐饮服务、出租出售展具、倒卖展位。
“因为前来参会的大多数是农民,大多数人把农高会当做赶集,所以商品很好卖”一位“展虫”说。
据了解,农高会一般举办5天,往年在第3天的时候,很多参展企业撤展,很多商贩就占据展位,在里面开始吆喝叫卖。叫卖的商品往往良莠不齐,很多农民抱怨买了假货。
农业观念更新比成果展示更重要
据了解,这几天,陕西省100名女村官到杨凌农高会感受农业新技术,学习现代农业新理念,除参观展馆外,还举行了专题讲座和发展论坛。与农业科技专家、女企业家就女村官与现代农业发展的关系,推进陕西省现代农业发展政策等内容进行交流探讨,为女村官们解答在现代农业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
此外,农高会还举办了中外农民创业论坛,来自新西兰、韩国和日本及国内北京、四川、安徽、陕西的8位农民合作组织负责人和优秀农场主到会演讲,以国内外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及管理制度创新为中心话题,为国内外农民搭建了交流经营思想与管理经验的平台。
“但是这些还不够,通过农高会,把农业文化演绎和展示给农民要比单纯的成果展示更加重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业标准化研究所所长李鑫教授说,“通过农业文化更新和改变农民传统农业观念才可以让现代农业推广,以后农高会应该增加更多的农业文化展示。”
展会的“手”需要伸得更长
很多农民抱怨一些从展会上得到的技术,是一次性的,真正运用起来还会出现很多问题――杨凌正在寻求着这个问题的解决办法。
近年来,杨凌示范区围绕粮油良种、设施蔬菜、林果苗木等产业链条,探索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产业链推广模式,使得为期5天的农高会变成“天天农高会”,让展会的“手”在空间上和时间上伸得更长。据了解,杨凌与周边县区合作,启动种植、养殖实训基地和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继续完善以大学为依托的农业科技推广模式。截至2009年年底,已在全国16个省区建立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基地160多个,引进、推广国内外优良品种1700多种,培训农民400多万人次,推广农业实用技术1000余项,推广农林作物良种2亿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00多万平方公里,受益农民达5000多万人,每年科技示范产生的效益超过60亿元。
“展会中的科技成果对于农民来说是一个源头,这个源头延伸向农田的过程中,怎么能保障它的畅通,这是我们要思考的。”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王征兵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