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外国人眼中急剧变化的中国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外国人眼中急剧变化的中国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这些年轻人在他乡的生活经验几乎都差不多:跳槽―工作―再跳槽。他们的人生轨迹也类似:建立―摧毁―再建立

如果不开口说话,几乎没有人发现张彤禾是外国人。她拥有一张典型的亚洲面孔,却是自幼在纽约郊区长大,曾作为《华尔街日报》的驻华记者在中国生活十多年。在《打工女孩》一书出版之前,人们对她的丈夫彼得・海斯勒(中文名何伟)似乎更熟悉一些。后者以一个外国人视角写出一系列关于中国社会变迁的纪实作品《江城》《甲骨文》《寻路中国》,在中国引起不错的反响。而这次以作品引起人们关注的,轮到他的妻子张彤禾了。

身为一名华裔,张彤禾从未对任何地方产生归属感,“我只是假装和其他人一样”。女性身份,使得她在观察中国社会现状时多了一份细腻,她尤其对中国的女工群体感兴趣。在这些漂泊在外的女性心中,唯一重要的门槛横亘在村与城之间,一旦跨过这个门槛,命运就会完全不同。对中国女工群体的浓烈好奇心,促使张彤禾深入中国南方城市东莞,记录那些从乡村到城市寻求新生活的工厂女工的日常生活与心理状态,做成了一份田野调查式的实录,即《打工女孩》。

这是张彤禾以中国女性打工者为题材完成的第一本书。“我们住在美国乡村,却都在写中国的故事,很奇妙。”2007年,何伟与张彤禾离开中国回到美国,住在科罗拉多州。两人在家各占一个房间写作,何伟写《寻路中国》,张彤禾写《打工女孩》,当有人问张彤禾会不会和丈夫合著一本书时,她显得很吃惊,“当然不会,写作是个人的事。”

《打工女孩》一书的线索人物有三个:吕清敏、伍春明及张彤禾本人。张彤禾以观察者旁观吕清敏和伍春明的人生,她陪着前者在村庄和城市中游移,看着后者奋斗过程中的起伏跌宕,同时体会着属于她自己的酸甜苦辣。在东莞这座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城市中,工厂里的打工者几乎都是在农村出生、成长的年轻人。他们不希望留在家乡做农活,几乎是毫不犹豫地背起背包奔向城市,试图通过见识外面的世界,来使自己显得不那么平庸。不过现实通常将一如既往的乏味,几百万人离开村庄,但城市中却没有一块真正属于他们的地方。

除去线索人物,书中的其他人物出现得很短暂。在这些顺带一提的人物中,让张彤禾感到焦虑的女工田永霞和张大丽,表现出一种漂泊者的常见心态:彼此都是陌生人,一切都不必当真。在刚刚进入东莞时,张彤禾曾试图与永霞和大丽建立一种较为稳固的交流关系,然而这两位女工却以消失不见作为回应。

工厂里的工作枯燥而有些可怕,年轻人在进入其中时会下意识地伪装自己,报名时的身份信息可能是虚假的,因为不想被熟人知道更多的事情。在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严苛的管理制度、简陋的住宿条件和微薄的薪资收入夹击之下,女工们不断尝试着脱离过往,跳槽到新的工厂中。她们通过种种的努力,试图成为合格的都市女性。这种希望融入都市生活的强烈愿望,将她们与故乡的距离越拉越远,到了归家之时,故乡在她们眼中开始变得愈加陌生,于是,故乡不再。

张彤禾的丈夫何伟走过中国的许多城镇和乡村,即使它们“在夜里看起来都一样”,他依然好奇地探索着。外国人这一身份的天然“屏障”,让他在试图融入中国社会时要花上更多力气,好在同时他也认识了一些在多年后依旧能为他提供资讯的年轻朋友。这些中国的年轻人在与何伟的交流中,对外界保持着高度好奇心,不断诉说着自己向外走的愿望。然后,他们付诸行动,离开家乡,成为他乡人眼中的“外乡人”。他们给何伟留下的印象是,上进,不易满足,“正在追逐的是一颗抵达时可能已经死去的星星”。这些年轻人在他乡的生活经验几乎都差不多:跳槽―工作―再跳槽。他们的人生轨迹也类似:建立―摧毁―再建立。

张彤禾在《打工女孩》中表现出的部分内容与何伟作品相似,即在关注着中国社会变迁的同时,关注他人及自身的身份认同。何伟因其较为特殊的身份―外国人、教师、记者,经历了许多蹊跷且可笑的特殊事件,虽然他从未认为自己特殊。而张彤禾更是因其复杂的个人身份及人生经历,造成了较为严重的身份认同危机,她的“家似乎永远在别处”。虽然各写各的故事,但夫妇二人笔下的人物在生活中总是感到不满,试图往更远的远方寻找些什么,这些人走过了重庆、东莞、北京、深圳、华盛顿、开罗……但无论在何地,依旧是陌生人。

在这群人中,道德似乎是可以被忽略的。“当你离开家,基本的道德标准也跟着改变了。”为了改变现状,谎言的存在成为必要。当人生中充斥着欺骗,假的最后也成了真的。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曾撰文曰:“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他指出自从世间诞生人类,每个人本质上几乎都带有一个“自私自利”的坏品质。年轻人离开家乡,受关注程度及自我约束力都有所下降,因为不会有太多相熟的人在他们身边进行监督。关于“成功”的向往,使得他们开始在生活中使用或高明或卑劣的手段,希望能让自己融入那些本不打算接纳他们的圈子。张彤禾就曾精辟概括她接触到的女工在工作生活中所掌握的核心原则,即:“如果你的言行举止都像比你阶层更高的人,你就会成为那种人”。他们假装被接纳,假装进入高阶层,最终不过是假装的成功者。

除了张彤禾夫妇外,近年来一些深入中国社会内部,对中国复杂现状进行观察、记录的外国写作者越来越多。除张彤禾夫妇的作品之外,迈克尔・麦尔的《再会,老北京》探究了老北京的拆迁简史,雷克的《徒步中国》记录下他徒步从北京走到乌鲁木齐的所见所闻。看上去,外国人笔下的中国和中国人似乎更加真实、客观,原因很简单,他们的田野调查水平普遍比较高,在中国也很有耐心地进行了长时、有效的调查研究。对比起来,中国写作者大多不愿或无法投入大量金钱及时间来对身边“琐事”进行深入探究。也许当更多人意识到这一点时,我们对自己所处的时代及自我认知,会有更加清晰、具体的认识。

寻路中国:从乡村到工厂的自驾之旅

作者:(美)彼得・海斯勒 著,李雪顺 译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年1月

本书讲述作者驾车漫游中国大陆的经历,通过叙述普通中国人的经历来展现中国变革的实质。

江城

作者:(美)彼得・海斯勒 著,李雪顺 译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年2月

《寻路中国》姐妹篇,作者关于“纪实中国三部曲”之序曲。在四川涪陵生活的两年,构成了作者观察中国的独特视角与真实体验。

再会,老北京

作者:(美)迈克尔・麦尔 著,何雨珈 译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年5月

作者在北京的胡同里生活、教书,一住十年,深入探索北京800年来再建与重生的循环与变化

徒步中国

作者:(德)雷克 著

麻辣 译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年6月

一个德国人从北京到新疆徒步4646公里,深入社会各阶层体验中国式生活,以坦率的态度和新锐的眼光透视发展中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