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文化差异”在英语教学中的影响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文化差异”在英语教学中的影响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要想学好英语,就必须关注中西文化差异,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也是影响学生们学好英语的非常重要的一方面。笔者想通过本文的阐述,与大家共同探讨,“文化差异”在英语日常教学中的注意点。

【关键词】 Culture 词汇的差异 熟语的差异 异语域层次的差异

一、中英词汇存在很大差异

词汇是语言的基本构成,是人类语言与生活经验最紧密的衔接点。因此文化差异在词汇层次上表现得最为突出。在学习英语词汇时,一定要将它们与本民族文化加以比较和对照,找出文化的异同。例如:狗(dog)在英美国家中与人的关系是亲密无间的。它常常被用来比喻人,例如:a lucky dog(幸运儿),a gay dog(快活人儿),a lazy dog(懒家伙),a surly dog(性情乖戾的人),或构成成语,例如: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as faithful as dog(像狗一样忠诚),Every dog has its own day(凡人都有得意之日)等。但是在中国,狗的命运就完全不同了。中国人不太喜欢狗,甚至十分讨厌它,城市还严禁养狗。汉语中以狗组成的词组多含有贬义,例如“狗胆包天”、“狗急跳墙”、“狗拿耗子,多管闲事”、“狗头军师”、“狗血喷头”、“狗仗人势”、“狗眼看人低”、“狗腿子”等等。

二、日常熟语的差异

语言中大量的成语、惯用语、典故、俗语、谚语、格言、歇后语、套话等明显地反映出一个民族从古到今各方面的文化状况。无论是地理、气候、历史、政治、经济、教育、卫生、、阶段斗争等等,都能在熟语中得到反映,不同语言之间的熟语都有其不同的文化背景。

汉语中形容一般事物的迅速发展和大量产生用成语“雨后春笋”,而在英语中却用习语“Spring up like mushrooms”。这是因为英国不出产竹子,但英国森林里的蘑菇很多,所以英国人没有以竹笋作习语的形象比喻。

三、句法的差异

文化差异在句法(syntax)中的体现,是第二层次上的差异。英语是形合(hypotactic)语言。英语属于屈折语(inflectec language),它以形充意,用严密的形态变化来表现语法范畴的语义信息。具体地说,英语以限定动词为核心,从而支配句内各种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句子主谓结构的复杂化只是通过扩充句内成分的丰满度来实现,前呼后拥,递相迭加。凡是主谓结构都是句子,也只有主谓结构才是句子。而且句子中拥有大量的连接词,例如:介词、关系代词、关系副词、连接副词、指示词等。而汉语的特点是语句强调内容或表意的完整性,以“神统形”,以“意投形”,按逻辑事理横向铺排,意会、流动、气韵三位一体,没有复杂的变位、变形、形态,任何相关联的语段,只要语义搭配合乎事理,就可以联贯在一起组成句子。汉语这种松散的结构表达清晰完整的意义是凭借句际之间和谐统一关系来实现的,因而汉族不强调结构完整,只求表意完整。

四、语域层次的差异

文化差异不仅体现在语言系统的词汇和句法层次上,也体现在语域层次上。比如在姓名与称呼方面的差异就十分明显。英美国家中名在前,姓在后,而中国正好相反。中国女子结婚后保持原姓而西方女子结婚后改为夫姓。称呼别人时,英美国的人称呼别为Mr.Smith, Mr.Brown,Miss Joan等,而中国人称呼别人“小李”、“老张”、“马处长”、“刘经理”、“杨校长”等。日常生活的礼节方面的差异更是比比皆是。英美国家的人早餐吃牛奶、面包、奶酪、水果;而中国人一般吃馒头、稀饭、油条。西方人用刀叉,中国人用筷子。英美国家的送礼少而便宜,例如:糖果、玩具、鲜花;中国人送礼则多而贵,例如:“烟、酒等。英美国家的人对别人的赞扬会当面赞扬会当面表示谢谢,而中国人不喜欢别人当面表扬,如果有人当面赞扬,他会说:“哪里,哪里”,通常给予否定。两人见面时,英美国家的人谈论的话题一般涉及:天气、运动、假期安排、国际局势;而中国人主要谈论年龄、婚姻、工资收入、住房、身体状况、家庭、别人的隐私等。另外在价值观方面也存在很大的差异。中国人一般是个人服从群体,群体对个人有约束力,忌出名显富,因而有:“枪打出头鸟”、“树大招风”、“出头的椽子先烂”、“人怕出名猪怕壮”,而英美国家的人却崇尚个人奋斗,以个人主义为首要的价值观。因而就有:个人精神,崇拜英雄,努力争先,合力竞争。但比较中,应让学生注意正确对待异国文化,既要防止对异国文化的过高议价,也要防止民族中心主义。

非言语交际和语言同样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姿势、面部表情、目光接触和凝视、身势动作、衣着、时间、空间和辅助语言等大多数非言语行为也是以一定的文化为基础的。可以根据第二语言和第二文化相结合的原则使语言和文化达到有机结合起来,注重交际文化和背景文化,在教学中注意文化背景和注释,而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语言难点和语法的解释或句子的翻译等。

五、结束语

针对以上原因,在教学中应把跨文化交际作为比单纯地学习语言更为重要的目的,因为要真正学好某种语言,必须深刻了解这种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以及文化对语言形式产生的影响。正是语言和文化之间的这种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使我们感到母语与目的语之间既存在某些共同的属性又存在极大的差异,语言障碍和文化鸿沟皆因不了解这些共性和差异所致。如果对所学语方国家的文化特征缺乏足够的认识,即使语言学得再好也难以正确运用。

参考文献

[1] 英伦课堂de启示[M]. 明天出版社, 2010(7).

[2] 新课程教育教学方法研究-英语[M]. 呼和浩特:内蒙古文化出版社, 2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