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诊疗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诊疗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探讨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以本院2012年全年我院急诊救治的确诊为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66例病患为分析的对象,对全部病患的临床诊断及治疗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66例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病患经纤维胃镜检查,25例病患为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引起出血,占37.9%;20例病患为门脉高压性胃病引起出血,占30.3%;10例病患为消化性溃疡引起出血,占15.2%;11例为急性胃黏膜病变引起出血,占16.7%。全部病患经治疗,成功止血60例,占90.9%,止血失败6例,占9.1%。结论采用胃镜检查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可有效找出出血病灶,同时配以及时有效地支持治疗,可大大降低病患的病死率。

【关键词】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诊断;治疗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7.143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7-3635-01

肝硬化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其中以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最为常见,更为严重的是可导致出血性休克以及诱发肝坏死、腹水等[1]严重情况。所以,掌握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方法及治疗方法很重要。本组研究回归分析了本院2012年全年我院急诊救治的确诊为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66例病患相关的诊治资料。现做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66例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病患中,女37例,男31例,年龄均在20-5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4.6岁。全部病患都有1-15年的肝硬化病史,其中30例为酒精性肝硬化,28例为肝炎后肝硬化,10例为其他。参照肝功能Child-Pugh的相关分级标准进行分类如下:A级、B级、C级各20例、30例、10例。

1.2一般方法

1.2.1诊断方法全部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病患的诊断依据如下:①肝硬化诊断:肝功能衰退、门静脉高压症;影像学检查(CT检查、B超检查)均可见肝脏呈肝硬化表现,或者经胃镜可见食管胃底静脉发生曲张。②上消化道出血诊断:有黑便、便血或呕血表现,大便化验隐血为呈阳性,经血常规检查提示为急慢性失血[2]。

1.2.2治疗方法给予病患绝对卧床静养,禁食水,构建静脉通道,进行营养支持治疗、抗休克治疗,确保呼吸顺畅,及时清理口腔残余呕吐物和血凝块,预防窒息;密切监测病患生命各项生命体征,包括呼吸、尿量、血压、心率、体温以及血氧、黑便、呕血等的情况;定期复查血常规,注意红细胞计数、血尿素氮、红细胞压积以及血红蛋白积压;给予病患合理的止血药物,尤其是加快血管收缩类的药物,如凝血酶,给予每日三次服用,每次500u。静脉滴注生长抑素醋酸奥曲肽注射液,剂量0.4μg/min,止血后降到0.1μg,每日三次,连续用药三天;静脉滴注泮托拉唑(40 mg)+10%的生理盐水(200ml),滴注时间控制在35min左右,每日一次,疗程为4d。若患者发生休克,须立即给予抗休克与扩容药物,若无法及时进行输血的,则应用代血浆等胶体液进行补血;应给予一定的能量支持,以及时补充热量。给予高蛋白、支链氨基酸以及葡萄糖等;应用保肝药物,以保护肝脏功能,注意维持水、电解质的平衡,做好早期的预防感染工作[3]。

2结果

66例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病患经纤维胃镜检查,25例病患为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引起出血,占37.9%;20例病患为门脉高压性胃病引起出血,占30.3%;10例病患为消化性溃疡引起出血,占15.2%;11例为急性胃黏膜病变引起出血,占16.7%。全部病患经治疗,成功止血60例,占90.9%,止血失败6例,占9.1%。

3讨论

上消化道出血属于肝硬化的一种常见并发症,主要临床症状为呕血、黑便,易导致失血性休克发生,临床病死率十分高。主要的出血原因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以及门脉高压性胃病出血。前者的出血量比较大,病情发展突然迅猛,使有效循环血量不断下降,各重要脏器的功能顺序衰退,进而引起死亡。其的发生机制多和门脉压力的升高紧密联系,若门脉的压力不断上升,门脉系统的血量也会不断增加,进而胃上部的侧支循环血量也不断越多,造成食管静脉显著扩张,进而血管壁越来越薄,在受外界影响下出现破裂出血。故使门脉压力下降,是防止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关键所在。

门脉高压性胃病引起出血占本组病例的30.3%,其的出血量比较小,且速度较慢,主要见黑便。血量较小,速度慢,多以黑便为主要表现。门脉高压性胃病为肝硬化门脉高压诱发的胃黏膜的非炎性疾病,病理的改变多见胃黏膜下的静脉曲张为不规则状或者迂曲状,病灶内膜变厚,且毛细血管为得到很好的发育,胃黏膜的炎性细胞浸润并不明显。其的发生机制大致与如下因素相关:

3.1门静脉血压高、血流量大,造成血管淤血,进而致使胃黏膜下的毛细血管持续扩张,逐渐变薄,从而引发水肿,而胃黏膜水肿使得黏膜上皮细胞之间的间隙逐渐扩大,导致大分子物质不断渗漏出去,导致胃黏膜无法对营养物质产生有效代谢,最终导致胃黏膜的血管发生功能性充血,促进组胺以及5-羟色胺进一步的释放,加快黏膜损伤[4]。

3.2胃黏膜的血液循环功能出现障碍由于门脉血压增高、血流量增大,导致胃壁动静脉的交通支变多。变粗,且有血块淤积,为确保血流通畅,需开放动静脉短路,而这样造成的结果是使胃黏膜的血流量降低,血氧的饱和度下降,引起胃黏膜肿胀、充血,致使黏膜的屏障功能大大降低。总的来说,引起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较多,应及时给予积极有效的抢救。

对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治疗中,近年来主要采用内科治疗方法。首先应给予病患绝对卧床静养,严禁食水,严格观察监测脉率和血压等。若未查明出血原因和部位,应该先给予病患常规地输血与止血。若出血量较大可引起失血性休克的,应积极展开抗休克治疗,及时给病患输入新鲜血或者右旋糖酐等代血浆制品,以纠正低血容量休克,促进对重要脏器血液的灌注。在药物选择上,上消化道出血病患应该首选生长抑素,此类药物可以有效抑制胃酸分泌、胃蛋白酶分泌,有效降低门脉压力、减少内脏的血流量,促进胃肠的微循环,增强胃肠黏膜的抵抗力[5]。

总而言之,对于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病患,应该以止血为首,在及时输血、抗休克、抗感染,所采用的药物应该有长效的降低门脉压力效用。只有尽快找出血的原因,并且采取对应的有效的治疗措施,才可以提高该病的临床治愈率,降低病死率。

参考文献

[1]杨永强.60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9):171.

[2]白云,吴肃,周胜云.肝硬化门脉高压性胃病临床相关因素分析[J].河北医药,2010,24(32):2527

[3]莫晓燕.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观察与护理[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2):168-169.

[4]王淑琴.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大出血[J].航空航天医药,2010,21(7):1106-1107.

[5]胡茂东,尹娜,王金峰.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胃镜检查结果分析[J].吉林医学,2011,32(11):2196-2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