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让学生享受自由阅读之美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让学生享受自由阅读之美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前苏联哲学家、历史学家德伯里说:“书籍是培育我们的良师,无须鞭笞和棍打,不用语言和训斥,不收学费,也不拘形式。”可见,阅读书籍对一个人来说是多么重要,它是一个人终身学习的重要途径,是一个人主动求知的过程——主动求取生命中和生活里欠缺的东西。自由阅读,主动获取是人生之美。

高中阶段是学校生涯中极为重要的一个阶段,阅读对于高中生增广知识,拓展视野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但令人遗憾的是学生在毕业走上社会后却不会读书,甚至根本没有养成读书的习惯或者说根本不习惯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去读书。这不能不说是阅读教学甚至是语文教学最大的失败!其原因也许是多方面的,但大多和教师只重视课内的讲和练,而忽视了引导学生进行大量广泛的自主自由的课外阅读不无关系。

吕叔湘先生在谈到新时期语文教学的得失时曾说:“少数语文成绩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地说是得益于课外看书。”这足以引起广大语文教师的深思:缺乏大量广泛的课外阅读其直接后果是阅读兴趣的缺失,而缺失了兴趣的阅读又何谈阅读习惯的养成?何谈知识的主动获取?笔者认为,只有把阅读的主动权切实交还给学生,让其自由阅读,自由思想,自由发表看法,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方能在阅读中张扬学生个性,让其迸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一、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自由阅读

笔者认为自由阅读应该是阅读主体根据自己的爱好积极地选择阅读篇目,进行自我阅读感悟的过程。它是一种独立的、能进行批评性思考、做出决定并能实施独立行为的能力。事实上,读报刊杂志、名著经典都是自得其乐的事,爱怎么读就怎么读,爱怎么想就怎么想,没有旁人的干涉。大多数情况下学生的课外阅读根本谈不上是自由阅读,因为学生课外读什么都是老师说了算,所读内容都是与高考紧密联系,内容狭窄,题材体裁单调,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和终身发展,而且读书的时间极其有限,学生对文本的阅读也只能蜻蜓点水、浮光掠影,不能领会文章的精要,不能有自己的个性解读。学生是在为学业读书,哪里能够“自得其乐”呢?

二、怎样才能让学生享受自由阅读之美

首先,教师要把阅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感悟能力。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以指导学生阅读文章为内容,一种以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习惯为目的的教学活动,是学生积极、主动地创造性的学习过程。教师必须为学生创设自主阅读的时间与空间,鼓励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把阅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始终处于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的状态。而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教师是信息的专制者,扮演着一个知识传授者的角色。什么内容都要经过教师的筛选,然后向学生灌输。更准确地说,教师是以自己的意志和考纲去规范所有的学生。殊不知,其实这种“同化”就等于害了学生,因为教师这样做就剥夺了学生阅读的主动权,把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强加到学生头上,强迫学生接受自己的观点。这样做其实扼杀了学生的思想、个性与创意。这样教出来的学生都是些只会听话、没有主见、没有主体情感的“好学生”。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的生活背景、成长经历都不相同,因此,在阅读过程中,对同一段文字,每个人的情感体验都是不同的。如果过分强调所谓的“标准答案”,捆住了学生的手脚,一千个读者读成了一个哈姆雷特,这样的教学是失败的,扼杀创造力的。只有放手让学生自主去阅读,才能形成一个个个性鲜明的“哈姆雷特”。一个学生曾在日记中写道:“我喜欢自己读《三国》,但不喜欢老师讲《三国》,因为我自己读《三国》,读到的是刀光剑影、侠肝义胆,而听老师讲《三国》,我得到的只是关于人物性格的分析而已。”可见学生对阅读自的渴望。

其次,教师要给学生留时间给空间,创设课外阅读的良好氛围。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曾说:“学校教育对于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但是,学校教育如果离开了阅读,就不是真正的教育,只是训练。”笔者以为,没有课外阅读或课外阅读时间不足的教育,是难以肩负起塑造人的重任的。

学生课业负担重,作业成堆,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少。在中高考的“棒喝”之下,教师沉浸在“讲河”里,学生们淹没在“题海”中,埋头作业,抬头听书。此外,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一些教师还很难打破围着教科书转的模式。他们认为,自修课看课外书就是不务正业,浪费时间,很少鼓励学生看一些有益的课外书。还有,大部分学生,每天用于课程学习的时间至少要10个小时,再无更多精力阅读课外书,长此以往将造成阅读感觉麻木,兴趣缺失。

因此,教师要转变思想,要认识到学生自由广泛的课外阅读非但不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相悖,相反大大提高学生的知识面和文学素养,拓展了学生的写作素材,增强了学生思维的敏捷度。教师还要改变以往的题海战术,主动用更多的时间去进行课外阅读,让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索取,自我完善知识储备的体系。语文教师要创造良好的环境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语文教师营造和谐的课外阅读氛围,能引起学生无意注意,促使他们自主地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如建立班级读书库、订购期刊,在教室里张贴古今中外的名人警句、名言,如“书籍是世界的营养品”、“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治愚”、“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这样就更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热情,使学生认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教师还要利用学校的阅览室和图书馆提供学生阅读的书籍报刊,制订方便学生的借阅制度。总之,教师充分利用各种条件,开掘书源,既可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又能营造一个充满人文气息的阅读氛围,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再次,教师要教给学生阅读方法,让学生进行高效课外阅读。

中学生课外阅读时间毕竟有限,不可能花大量的时间对阅读材料精耕细作,所以方法的指导就显得特别重要。阅读的方法多种多样,中学生在课堂里也接触到许多,哪一种阅读方式的效果最好,也因人而异,不必强求一致。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课外阅读的基本方法:浏览、略读、选读、跳读和精读等。让学生学会针对不同的文章内容、书籍样式、个人需求选择不同的阅读方法。对一般性的文本,只要粗略了解内容即可的,可选用浏览、略读等方法;对篇幅较长的文本而又没有时间全文阅读的,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选择地读一些最精华的部分;而对一些名篇则需要用精读的办法。另外,教师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一定要注意帮助学生学会积累,如摘抄名言警句,对重点段落要圈点批注;学会做读书笔记,一本厚厚的书,读了之后,需要的或者感动你的地方,往往只是其中很少的一部分,将这些摘录出来,经常看看,加深印象。需要用时,只要翻看一下笔记就可以了,不必再去翻看那大部头的书籍了,这样省去许多翻检的不便。只有学生掌握了恰当的阅读方法,才能事半功倍。

莎士比亚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读一本好书犹如经受一次精神的洗礼、智慧的滋养。当下世界,人们的知识储备正在飞速递增,读几本书用上一辈子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只有活到老,学到老,读到老,像蓄电池那样不断地充电,才能及时补充新知、开阔视野、更新思想。我们的学生,只有把阅读变成“悦”读,真正享受自由阅读之美,才能“胸藏文墨虚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

参考文献:

① 潘纪平《语文教育新论》,开明出版社2002年版。

②时永娟《自主式阅读让语文课堂更精彩》,《河南教育:基教版》2006年04期。

③孙艳花《自主阅读的指导理论》,《文学教育》2008年04期。

(作者单位:南通市通州区石港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