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转变方式加快发展实现新的跨越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转变方式加快发展实现新的跨越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农-师-团

农一师1团结合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全面加快金银川镇建设,完善城镇功能,基本形成了“一城一镇一区”,即团部金银川镇、民族分场新皇宫镇、沙井子工业园区的总体布局,城镇化率达到61%,形成了“城在林中,房在树中,人在景中,走在花中”的田园风光。

规划先行

首先是解放思想、创新理念,打破几十年一贯制的团部概念,把金银川镇放在新时期兵团城镇化的特殊要求中去定位和布局;其次是以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为原则,突出兵团城镇的个性和特质,以开放的思维、前瞻的眼光去规划,避免出现“百城一面孔,千楼一个味”的缺陷;第三是突出人本思想、宜居宜业,导入“秀水、绿心、花香、田园、安居、乐业”等现代城市要素,彻底改变“军营式、火柴盒”的建筑风格。

市场化运作

坚持“土地和资产要生财,管理和服务要节本”,对城建项目实行“市场化运作、多元投资开发、统一运营管理”。对适宜社会投资的项目,实行“谁投资谁受益”,以市场换股权、以土地和闲置资产入股等形式进行参股合作,保证了团场收益;对社区服务实行社会化运作,物业实行专业化管理,集中供暖、垃圾处理、城镇绿化和公共事业单位的后勤服务等实行承包经营、盈亏自负,彻底改变了过去大包大揽、无限福利和“一摊二派三义务”的“大锅饭”做法,实现以城建城、以城养城。

文化引领

在城镇规划、建设中,突出军垦这一特质,使军垦文化的内涵与建筑风格融为一体,使城镇景观成为屯垦戍边核心价值观的外在表现;2006年建成的团史陈列馆,再现了三五九旅七一八团的光辉历程,成为1团、金银川镇的标志性符号;对新建道路、小区和主要建筑,均融入军垦文化的元素;对职工群众加强屯垦戍边史和兵团精神、三五九旅精神的教育,使兵团精神、三五九旅精神成为共同认可、自觉追求的核心价值,使职工群众深刻体会作为“兵”的自豪、光荣和新时代的快乐和幸福。

农六师煤电公司

自2009年以来,农六师煤电公司借力政策东风,依托丰富的煤炭资源,大力发展发电、电解铝、煤化工、矿业、铝深加工,优化经济结构,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2011年,全年累计生产原铝27万吨,供电19亿度,实现产值58亿元,实现销售收入52亿元。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综合利用效益最大化

坚持以“资源换产业”的原则,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煤-电-铝-深加工等一体化的产业园区,努力实现资源综合利用最大化。公司上下游产品紧密依托,电厂发出的电,直供铝厂;蒸汽用于园区企业和市区居民采暖;粉煤灰生产水泥或建材产品;碳素直供铝厂,残阳极回收再利用;兰炭厂的副产品煤气,输入电厂锅炉发电或碳素厂焙烧,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兼顾和最大化。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争当推进兵团新型工业化进程的排头兵

一是技术装备领先。所有项目均采用目前行业内最先进的设备和工艺。二是节能环保指标最优。在项目建设中,仅环保投入就达10多亿元。电解铝烟气净化率达99,9%;热电厂全部脱硫;兰炭生产在全国率先运用干除焦工艺,避免了污染。三是循环经济模式最佳。利用各生产环节把各种资源全部“吃干榨尽”,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四是积极承担社会责任。项目全部投产后,可向社会提供近2万个工作岗位,拉动地方几万人就业。目前,农六师煤电公司已招录新疆籍员工3600余人。

农六师共青团农场

近年来,农六师共青团农场以公司化建设为基础、以市场化运营为前提、以招商引资为抓手,全面推进“111”程。

建好一个园区

2011年,共青团农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升格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目前,示范区公司化运作形成机制,成立现代高效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下设5个分公司;招商引资成果显著,近10亿元的投资90%来自招商和合作企业;节水灌溉彰显规模,示范区10万亩农田全部实施节水灌溉技术;农业机械化推广整体推进,2011年,投资6亿元的农机标准化库棚示范项目启动;农业现代化建设进展顺利,世界知名企业泰国正大集团投资近20亿元建设现代畜牧业产业化示范项目;果蔬园艺业取得初步成果,建成占地2000亩、拥有4栋智能温室、500座日光温室大棚的现代设施农业园和1.5万亩葡萄基地。

形成10万亩经济林产业区

拟建5万亩绿色产业带。在团场园区、场镇干道形成100公里长、100米宽的复合型生态防护绿色产业带。

完成5万亩优质葡萄生产基地建设。实行“团场投资建园、职工承包管理、产品统一销售、公司市场化运作”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规划“十二五”末酿酒葡萄规模达到5万亩。

建“西域波尔多”小镇

截至目前,团场社会保障性住房已达3000套,建成三大小区,显现了法国波尔多风格和军垦文化有机融合的鲜明特色,形成了“一区一景”新格局。团场利用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平台,建设西域法式波尔多酒庄会所集群项目,最终使“西域波尔多”小镇周围形成10万亩“森林”,实现“车穿行在森林中、人走在花丛中、职工群众生活在幸福中”。

国家级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

2011年,国家级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预计实现生产总值100亿元,同比增长30%。近两年来,开发区推进科学跨越发展的主要做法归纳起来,突出体现在“四个更加注重”:

更加注重优势产业聚集

目前,聚氯乙烯年生产能力达到120万吨,建成了中国第一的氯碱化工产业基地;棉纺织纺锭规模达到155万锭,织机900台,形成“纺纱一织布一印染”产业链,建成我国中西部地区规模最大的棉纺织产业基地;食品生产加工能力达到200万吨,成为新疆规模最大、品种最全和知名企业最多的食品饮料生产基地;节水灌溉器材生产能力达到10万吨、采棉机年组装能力达到180台。

更加注重新兴产业拓展

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先后引进天山铝业、合盛硅业、大全新能源等投资百亿元以上的大项目,并与天威集团、横店东磁、浙江利林、中国物流等企业签署了投资协议。这些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预计年新增工业总产值1200亿元,税收60亿元,提供就业机会6万个以上。

更加注重大企业集团培育

完善全方位高效服务机制,对重大项目推行“点对点、双向式、零距离”服务,营造有利于大企业发展的环境。

更加注重园区功能完善

一是石河子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办公设施已开工建设,将进一步改善师市投资环境并提升对外开放水平;二是在建的印染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化工新材料产业园污水综合利用工程今年上半年可投入运行,固体废弃物处置中心、企业自备电厂灰渣场将于今年4月动工建设,为促进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创造了条件;三是依托铁路专用线和中

国物流公司投资建设的综合物流园项目计划于上半年开工,将为园区企业提供集现代物流、仓储于一体并具有口岸功能的特殊服务。

农八师-四九团

农八师149团于2000年率先在该师种植机采棉,并建起该师第一条机采棉加工生产线。2011年,全团15万亩棉花率先在全国实现了棉花种植、管理、收获、运输、贮存、加工的全程机械化。

实施棉花全程机械化

一是统一思想、正确决策、多年来咬定目标不放松,坚定不移发展棉花全程机械化。二是广泛收集信息,确定最佳配套方案实施棉花全程机械化。三是优先确保资金到位。四是收获时采取以专业化服务公司为主,个体农机户为辅,平抑采收价格、加快采收进度。五是建立原棉模块“信息卡”,内容包括单位、承包人姓名、条田面积、品种、收获日期、收获机组、收获质量监督人和单位领导以及机组和承包人签字。实行籽棉质量倒查制度,确保籽棉收购质量和皮棉加工质量。

合理配套农艺技术

一是选择新陆早43号、45号等早熟、结铃性好、吐絮集中的优良品种用于机采棉种植。二是适期早播、科学配置株行距、塑造理想的株型,一切从“早”字人手。三是打好脱叶剂,提高机械采净率。四是严把采摘质量关,控制采净率和采摘籽棉的回潮率。五是严把保管贮存关,确保采收后的籽棉贮存不发热、不变质。六是严把加工质量关,确保皮棉等级平均达到三级以上。

农十师一八三团十三连

近年来,农十师183团13连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实现了“支部强起来、党旗飘起来、职工富起来、经济活起来、环境美起来、日子好起来”目标。

加强制度建设,转变工作作风。推进民主管理

党支部十分注重民意诉求,建立健全了“三会一访”工作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连队热点、难点问题。凡涉及筹资筹劳和职工切身利益的事项,均由职工讨论决定。党支部班子坚持民情走访、住连值班,做到常年人不离岗,岗不离人。

注重示范引领,加强组织建设。提升发展能力

建立并完善党支部书记年度、任期目标责任制,由职工在年末依据年初承诺落实情况,对党支部书记和党支部进行评定。在党建品牌创建活动中,3名致富能手被培养成党员,5名党员被培养成致富标兵。

重视科技引领。促进职工增收,壮大连队实力

与民营企业合作,为职工“两地定做”加压滴灌机,大力推广高新节水技术。连队1.78万亩种植土地已全部使用加压滴灌。利用连队闲置库房,建立了滴灌造粒厂,连队16名困难职工进厂务工,每月创收1800元以上,为连队职工创收开辟了新渠道。

强化兵的意识,提升文明素质,建设美好家园

筹措资金700余万元,在连队建水塔、铺路面、种树木、设景观、置器材等,使连队职工群众享受现代文明生活。利用“科技之冬”、“军政训练”等途径培训职工,打造一流“军垦型”职工队伍。开展家庭卫生妇女行动承诺、绿色庭院家庭承诺、“我是小鬼也当家”等活动,涌现出60多户师、团“和谐小康家庭”。

农十二师

近年来,农十二师党委结合自身实际,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结合推进城市化进程的需要,以保障性住房建设为切入点,拉开了三坪新城区建设的帷幕。

农十二师有5个团场在乌鲁木齐市周边,地理位置较好,区位优势明显。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该师确定“按照三坪新城区发展总体规划,将条件成熟的连队纳入整合范围,在保持连队建制不变的前提下,把职工和居民集中到农场场部片区居住”的思路,按照“先易后难、先建后拆、整体推进”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居民区实施集中整体搬迁,原则上实行“以房换房”以尽可能改善团场职工生产生活条件,尽可能让利于民,尽可能增加职工的财产性收入。

2011年,全师开工建设的连队集中整合和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分3个片区进行,两年内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239.25万平方米,18751户,总投资规模49亿元;目前已开工建设面积124.64万平方米,有174栋,可搬迁11238户。

与此同时,根据不同区位特点,对104团牧民安居工程和西山农牧场连队集中整合工作作了一些探索。

104团畜牧连成立于2008年3月,现有总户数161户,总人口686人,职工总数209人。成立之初,以发展奶牛作为牧民增收致富的主业,建设模式也沿袭了“前有院,后有圈”的老做法。运行一段时间后发现,分散饲养带来一系列的问题。针对问题,农十二师投资2100余万元,建设了20栋现代化奶牛养殖车间及青贮窖、挤奶厅等配套设施,可饲养奶牛1440头。对该区域实行“五统一”管理,即统一规划、统一饲养、统一防疫检疫、统一挤奶销售、统一品种改良。同时,为充分发挥畜牧连毗邻首府且位于216国道旁的地缘优势,鼓励扶持牧民发展投入少、见效快的“牧家乐”餐饮服务业,打造别具特色的哈萨克族民族风情园。2011年,开办牧家乐31户,平均每户月纯收入达到4800元,有7家经营较好的月纯收入达8000元;投资1400万元,建设占地270亩的68座有机蔬菜大棚,每座净生产面积1.2亩。目前,连队已经开始在牧民中开展“科技之冬”培训,使牧民尽快掌握种植技术,今年就可以进入大棚种植。

通过这三种产业的支撑,基本达到了兵团、师党委提出的山区牧民“搬得下、留得住、能致富、不反弹”定居要求。

西山农牧场今年实施的太平地区1连、2连3连、8连、10连5个连队的集中整治项目阳光绿苑小区,占地面积415亩,共建182套住宅,总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小区整体规划按照“绿色、生态、和谐、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的标准建设。为增加职工收入,依托216国道和南山旅游黄金路线,结合小区周边现代农业示范园、千亩温室设施农业、特色养殖以及3000亩蟠桃园建设,大力发展“农家乐”,推出特色农业观光旅游项目,力争将太平地区打造成乌鲁木齐市周边又一集旅游、观光、餐饮、娱乐、休闲、购物为一体的度假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