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独立学院《应用写作》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独立学院《应用写作》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应用写作》作为一门偏应用型课程在独立学院开设,旨在训练学生的写作思维,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然而,从学生现有的写作能力和用人单位反馈的关于独立学院学生应用写作能力的情况来看,学生普遍存在应用写作能力较差,不能独立胜任应用写作的现状。本文在分析独立学院、独立学院学生、独立学院《应用写作》课程现状的基础上,对独立学院课程体系进行了策略分析,提出了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课后练习法等《应用写作》课程教学方法。

关键词:独立学院;应用写作;课程教学

独立学院开设《应用写作》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应用写作意识,提升学生的应用写作能力,适应现代社会对大学毕业生应用写作能力的要求。同时,进行应用写作能力的培养与训练,也契合独立学院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理念。

然而,从独立学院用人单位反馈的学生应用写作现状来看,情况并不容乐观。学生缺乏基本的应用写作知识,不能很好的完成应用文种的写作,在工作中体现出写作状态的被动。针对独立学院的办学特点和独立学院的学生特点,研究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独立学院《应用写作》课程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显得迫切而必要。基于以上现状本文展开系统的分析与研究。

一、 独立学院的特殊性

1. 独立学院的特点

独立学院,是指实施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与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合作,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独立学院是我国本科教育的一种新型办学模式,它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其办学宗旨,区别于一般本科高校的教学科研型人才培养目标。

基于独立学院特殊的办学宗旨和教育理念,独立学院在人才培养方式上着重于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在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上偏于应用型课程,培养学生的全面综合素质。

2.独立学院的学生特点

独立学院学生由本科院校三本类招生录取,在文化成绩上相对一本和二本学生偏低,理论知识层面基础较为薄弱。但独立学院学生综合素质较高,有着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参与意识较强,而《应用写作》课程基于理论知识基础上的实践运用特征很好地契合了独立学院学生的学习特征,寻求一种适合独立学院教学目的和独立学院学生特点的《应用写作》课程教学方法,能很好地缓解《应用写作》课程的教学困惑,全面提升学生的应用写作水平。

二、 独立学院《应用写作》课程现状

据笔者调查,《应用写作》在独立学院课程体系设置中一直处于边缘状态。

1.被划分为《大学语文》课程的一部分。《大学语文》课程上篇主要讲述文学类知识,下篇则承担应用写作知识的讲述。《大学语文》本身课时的有限性,又加上《大学语文》偏文学知识讲述的课程特点,应用写作知识所能讲述的课时量就少之又少;同时,《大学语文》在高校逐渐被边缘化的课程现状,更是让应用写作知识讲述陷入被忽视的困境。

2.《应用写作》在大多数独立学院仅作为一门公共选修课而非必修课开设。据统计调查,在人文类选修课程中,《应用写作》课程的选课人数偏少,源于课程知识本身的单调性导致学生极为情感性的选课状态,学生对于课程的选择让《应用写作》课程陷入尴尬状态,更重要的原因来自于其他类似的写作类必修课程的冲击,以笔者所在的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为例,国贸、经济、会计、金融、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开设了专业必修课《财经应用文》,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生物技术专业开设专业基础课《科技论文写作》,法学专业开设专业必选课《应用写作》,英语专业开设专业必选课《学术论文写作》。此类专业必修课虽各自侧重于专业特征,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仍然偏于广义范畴的写作类教学,学生对于相似课程的选课排斥心理也为《应用写作》课程的生存状况设下障碍。

三、 独立学院《应用写作》课程体系改革策略

1. 加强重视,定位《应用写作》课程性质。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常见的应用文种写作,独立学院在对于写作类课程的体系设置上要加强重视,准确定位《应用写作》课程的性质,将《应用写作》课程由以往的公共类选修课变更为公共类基础课,要求所有学生必须学习该门课程。课程性质的全新定位,一方面该门课程的受众有了全新的设定,全体学生的必须学习让应用写作知识得到在大学的普及;另一方面,公共类基础课属于必修课程,学生的重视程度和参与程度相应得到加强,应用写作知识的普及也就得到更好的实施。

只有对于《应用写作》课程的准确定位,才能加强学生对于该门课程的重视,也才能更好的体现该门课程的教学效果,实现该门课程的教学目的。

2. 各有侧重,突显《应用写作》课程特色。

在课程内容上区别《应用写作》和其他与之相近的人文类课程,是《应用写作》课程教学改革的另外一大举措。第一,在课程内容安排上和《大学语文》课程严格区分,《大学语文》课程主要承担文学类人文知识的讲述,《应用写作》课程主要承担应用类写作课程的讲述,更加突出课程各自的特点,加强学生对于课程的认知和重视程度;第二,严格区分《应用写作》和其他专业类写作课程,《应用写作》课程主要承担应用写作类知识的普及讲述,而其他专业类写作课更偏向于专业知识的讲述,偏重和专业课的结合。

3. 改革方法,激发《应用写作》课程兴趣。

同一门课程,采取不一样的教学方法将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应用写作》课程本身的知识程式化和内容的枯燥性让学生学习兴致降低,如能在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一困惑。第一,变直接的知识讲述为间接的事例引导。直接的知识讲述是教师的一味灌输,如能从事例的分析中推导出相关的概念、结构和写作要求等知识性内容,教学将由教师主导性的灌输变为以学生为主导的引导;第二,变正面的实例讲述为反面的实例剖析。正面的实例讲述将加强学生的知识认知,如能换种思维方式从反面错误的实例展开分析,学生不但能够认知该知识点,还能从反面认知该知识点的正确表达,对知识点认知的广度和深度也会极大加强。

四、独立学院《应用写作》课程教学改革策略

《应用写作》课程在独立学院的存在状态与该门课程知识本身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之间的两相矛盾,势必要求我们寻求一种更为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提升《应用写作》课程的教学效率和教学成效。

(一)案例教学法

任何一种应用文体的讲述必将涉及到概念、分类、特征、结构、写作要求等的讲述,一味的采用直接的知识的灌输一方面会流于程式化讲述,另一方面会让学生的听课陷入枯燥与无味状态,教学效果将大打折扣。如果采用从事例出现,在对事例的分析中归纳出此种文种的相关特征,教学过程增添更多的分析性和探索性,一方面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积极性,另一方面通过自我探索归纳的知识具有更强的记忆深度,教学效率明显提升。

以讲述会议记录为例。会议记录是学生比较常见和熟悉的一种文种,可以先要求学生根据平时的写作经验谈谈会议记录的内容和写作要求,在经验知识的探讨中呈现标准的会议记录实例,根据实例分析平时写作时的漏洞和不完整,从而归纳总结一篇完整的会议记录应该包括哪些内容,会议记录有怎样的写作要求,会议记录作为一种日常文书写作具有哪些作用和意义等等。无疑,从实例出发的探讨更能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和学习兴致。

同时,在案例教学中还可以采取案例对比教学法。一种案例对比教学法指的是从正反角度呈现不同的案例,在正确和错误的对比中总结归纳该文种的标准写作格式和正确的写作要求。如学生常见的申请书,大学生经常涉及到入党申请书、贫困补助申请书、转学或转专业申请书的写作,然而实际写作中往往笑料百出,如能从学生的写作实践中拿出两份内容相同写作方法不同的申请书进行对比阅读、分析讲解,正确要求一目了然,在对比中获得的知识胜过填鸭式的多次强调和着重。另外一种案例对比教学法指的是相关或者相近或者相反的文种联系讲述,在对比中呈现知识的异同。如前文提到的会议记录,可以将其与会议纪要同步讲述,尽管一个属于日常文书,一个属于行政公文,但是两者写作内容上相辅相成,采用两个内容相同表现方式不同的案例讲述,可以更为清晰的让学生体会他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更为有效的实现教学目的。

(二) 情境教学法

所谓情境,就是给学生学习设计一个广阔的实践和思维空间。《应用写作》教学中的情境教学指的则是让学生在这个实践和思维的空间中进行自身的尝试和体验,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独立学院重实践轻科研的人才培养宗旨,独立学院学生偏爱实践操作的学习特征,为情境教学法提供了很好的教学环境和教学对象。

具体而言,情境教学法可以通过指定任务、根据任务设定执行情境、情境实现来完成。以学生会要求在校大学生进行暑期社会调查为例。该情境中指定任务为完成暑期社会调查、撰写社会调查报告,根据该任务可能涉及的情境有请示、会议记录、通知、函、调查与调查报告,具体的情境包括:针对学生会为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社会参与能力设定的暑期社会调查一事,需向所在学院写作请示,待得到学院批复后方可执行下一步任务;学院批复同意后学生会就此事召开会议,详细商谈暑期社会调查的任务、目的、要求等事项,会议期间要求会议记录者对会议进行详细的记录;一旦商议结果确定,需将暑期社会调查一事通过通知的形式发放到每个班级,告之每一位需要参加的学生;如果需要学院为学生联系相关的调查单位,要以函的形式展开就此事的商讨和洽谈;进入正式调查,学生亲身体会调查、研究、以及在调查研究基础上形成最终的调查报告。

分析以上情境,我们发现,在情境的设定和任务的执行中,涉及到常见的日常文书和行政公文的写作。这种通过任务自我设定情境的教学方法,一方面让学生充分调动所学《应用写作》相关知识,灵活运用每一种文种的作用和适应范畴,更为全面的了解了每一种文种的功用;另一方面在具体的文种的写作过程中,充分利用了每一种文种的写作知识,完成了由书本知识向实践运用的质变转化。显然,情境教学法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大大激发了学生动手实践的兴趣和能力。

(三) 课后练习法

作为一门实践应用型课程,《应用写作》对于学生的动手写作能力要求甚高。实践的教学经验也证明,一味的知识传授最终只能实现知识到知识层面的接收,要完成知识向实践能力的转化,练习写作显得尤为重要。就独立学院的学生而言,学习自觉性和坚持性相对欠缺,如不对其进行严格的练习要求,能否真正的学会应用写作文种写作也就难以保证。

而一般的课程教学练习往往局限在课内完成,固然,课内练习是一种不错的知识巩固方式。针对《应用写作》课程而言,通过练习往往会暴露学生写作中存在的问题,课外练习延续巩固也就变得必要和迫切。

以如下练习实例为例。

根据以下材料拟写一份报告。

美侦察机悍然进入我领空,并撞毁我方军用飞机,引起全国上下的强烈愤慨。教育厅为了解广大师生的思想动态,要求各高校办公室及时汇报情况。如果你是一名办公室秘书,请于此事发生的第二天将情况起草一份报告报省教育厅。

这是在报告这种文种讲述后要求学生完成的练习,练习中学生暴露出以下问题。一、主旨把握不明确。这主要体现在标题上,学生练习中的标题有以下形式:《××大学学生情况报告》、《关于美侵犯我国广大师生思想动态的报告》、《关于美侦察机悍然进入我领空广大师生思想动态的报告》。在以上标题中显然第三个比较贴切,第一个没有详细体现提示要求,将报告广泛定义为情况报告,所指不明确;第二个对于材料中提供的情况所指不确切,美侦察机进入我领空和美侵犯我国存在范畴上的不同,如此写作容易导致理解歧义。二、语言表达学生化、口语化。以一名办公司秘书的身份向省教育厅报告思想动态情况,要求语言严谨、逻辑、凝练。学生在写作此类文书时难以摆脱学生的语言状态,难以将自身定位为一名高校办公室秘书。“我们学生听到此事后愤愤不平,要求美方一定要给我们一个合理的说法,否则,我们誓不罢休。”等此类的语言比比皆是。三、认知有失高度。省教育厅希望通过此报告了解高校学生的思想动态,而很多学生在写作内容上一味发泄作为一名学生面对此件事情发生后的牢骚,而不能站在写作材料要求的办公室秘书高度来进行思想的高度认知,以至这样的写作流于口语化和通俗化。

基于学生存在的以上问题,教师在课堂进行学生练习的分析和讲解后,布置与之相近的课后练习进行知识巩固,能有效的加强学生对于此类公文的写作。

应用写作作为一门应用型学科,教学中有其固有的特点和规律,如能联系独立学院特有的培养理念和学生状况展开教学,才能更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课程的教学质量,增强应用写作知识的运用能力,更好的促进独立学院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人才培养宗旨。

[参考文献]

[1]申宝贵,互动教学模式在应用写作教学中的运用,素质教育,2010年10月号。

[2]邢翠玲、荆媛,试论应用写作教学中的“任务驱动法”的实施,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9月第5期。

[3]曹华强,谈形象思维在应用写作教学中的运用,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10月第4期。

[4]杨欣,应用写作教学方法的改革与探讨,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年10月第5期。

[5]李明霞,应用写作课分层教学探讨,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5月第3期。

[6]覃缨,应用写作课教学互动探析,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9月第5期。

基金项目:2011年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DB2011012)。

(作者单位: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