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细节奏华章,真情就美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细节奏华章,真情就美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我们常说,见微知著;窥一斑而知全豹;一滴水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其实它们说的都是以小见大,都是通过细节来展现事物的全貌,并能尺水兴波。归有光的《项脊轩志》就是这样一篇文章,明代王锡爵说“所为抒写怀抱之文……无意于感人,而欢愉惨恻之思,溢于言语之外。”本文将带领读者品味归有光细节中的深情。

一、动作传真情,语言显个性

“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竞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

祖母希望他可以读书有成效,能光宗耀祖;但是她又不愿意让作者背负太多的家庭压力。寥寥数语,“以手阖门”、“持象笏至”等动作,这几个细节便把祖母既盼望孙子争气,又关心疼爱、于心不忍的矛盾心理,淋漓尽致地刻画出来了。老祖母的音容笑貌、举止神态、甚至复杂心理,都跃然纸上。

二、以景语达情,言尽而意远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归有光回忆母亲、祖母时分别是“余泣”、“长号不自禁 ”,涕泪涟涟;而写妻子时无限悲凉之意写得非常含蓄,欲哭无泪,欲说还休。作者没有写如何思念她,只说妻子手植之树已亭亭如盖。看到树,自然想到当年妻子的音容笑貌,也似乎听到妻子的欢声笑语,而今物犹在,人已亡。树长!人亡!物是!人非!睹物思人,情何以堪?情与树剧增。“人面不知何处去,而今思念何茫然。”作者把真切的感情融入了景物,以景语达情,言尽而意远。

三、轻墨淡彩,绘形诉心声

“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作者善于捕捉生活中的场景,或简笔勾勒,或精心描摹,传达出自己的心声。“偃仰”,或躺或坐,悠然自得,自由惬意,写出了读书之乐。只有读书有所得,才会发现读书的乐趣。“冥然兀坐”,不是枯坐,傻坐,而是静静考虑书中问题,希冀有更大收获。“万籁有声”比万籁俱寂更静,是有灵气的幽静,并非一片死寂。此时有声胜无声。再加上对三五之夜的细细描摹,这几个细节共同创设了一幅如此优雅、美好的画面。

四、平淡叙述,细微显真情

“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归有光“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多可悲之事,是从家庭破败开始的。鸡飞狗叫,篱笆墙乱筑,这个分裂的大家庭给人以凌乱、凄凉之感。封建大家庭中,门厅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场所,显示家庭的地位和门楣,但作者的家却让鸡在厅中随意栖息,可看出没有人顾及这个家庭的脸面,这个细节写出了此家庭颓败、衰落、混乱不堪的景象。分家后各自开始建造篱笆,但是篱笆毕竟还较矮,有空隙,彼此还能进行感情间的交流,但是后来把篱笆拆了,建了墙,墙又高又厚、又冷又硬,没有一点人情味,这就可以看出他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厚障蔽了,关系非常冷淡,大家也已经不再是一家人了。这对于一个8岁丧母,渴望人间温暖的孩子来说,是何等的悲哀啊!“墙往往而是”“往往”给人一种深不见底的感觉,举目四望,人们看到的只有墙。平淡叙述中,我们仿佛听到了作者那连连的叹息声。

写人记事,要靠细节奏华章真情成就美文。只有善于发现细节,感受细节,把细节当作珍珠一颗颗串起来珍藏的人,才会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归有光是“唐宋派”的代表作家,他没有写反映时代洪流的大故事,也没有什么豪言壮语,只是日常生活的平淡小事,凡言琐语,却像杨柳风一样丝丝沁入人的心脾,又像随风潜入夜的细雨滋润我们的心灵。可它们是生活之树上最有光彩的枝叶,是生命长河中最动人的浪花。

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其实想想很多时候,写作到了高深之处,便是返璞归真之时,铅华洗尽,归于质朴,唯有细节真实,自然,纤尘不染。总之一句话:细微之处见真情,平平淡淡才是真。而这也正是写作的至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