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构建高中化学和谐课堂之我见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构建高中化学和谐课堂之我见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的协调发展。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构建和谐社会依赖于构建和谐教育,而和谐教育离不开和谐的课堂教学。在和谐的课堂问题教学中,使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基本素质和个性品质都能获得和谐、全面、充分的发展,同时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课外作业负担,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关键词 和谐课堂高中化学教学观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创设和谐课堂问题教学呢?下面简单地谈谈我个人的想法和做法:

一、创建民主、平等教学环境,树立正确的课堂教学观

(一)创建民主型的教学环境和氛围。

“学习即教育”,“是好的学习便是好教育,是坏的学习便是坏教育”,因此课堂上要积极创造一种健康向上的教学环境。教师的民主型教学风格能对学生产生强有力的影响,那些被教师给予更多自的学生比那些被教师控制的学生具有更强的内在学习动机、具有更多的能动性。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做论学,以学论教,使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得到充分的培养和发挥。同时,在问题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学习,低下身子和学生一起学习,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解决,努力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从而为构建师生交流、师生互动的问题课堂教学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二)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的和谐是实施和谐课堂的必备条件。和谐课堂要求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尊师爱生、情感交融、协力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它要求教师应作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去影响和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应站在理解学生的角度上,运用“换位思考”的思想去揣摩学生的想法和需要,从而去欣赏他们、鼓励他们、诚心诚意的对待他们。教师不是发号施令者,而是导引者、组织者、合作者,是学生的朋友。我们要有一颗充满爱的心和宽容的品质,以形成一种师生之间无话不谈、畅所欲言的氛围,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中开展课堂问题教学。

二、准确围绕教学三维目标,设计不同思维层次课堂问题

(一)围绕课程的三维目标。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中明确指出了高中化学课程应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得到统一和谐的发展。那么我们设计课堂问题时,应根据课程标准来衡量各个教学内容所能体现的三维目标,并据此来确定各个教学内容的侧重点,同时也确立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之处。

(二)体现不同的思维层次。

新课程改革目标之一是要让学生学会学习,这就需要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课堂提问可以按照六个方面进行设计,其中有关知识、理解、运用的提问属于低层次思考水平;而有关分析、综合、评价的提问属于高层次思考水平。如果在一节课中,只有低层次思考水平的提问,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创造能力就得不到更好的发展;反之,如果在一节课中,都是高层次水平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无从谈起。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围绕教学目标,根据教学进程设计不同思维水平的问题。如《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在高三复习时课堂可以这样来设计:第一层次问题设计(记忆型知识):①、在碳酸钠溶液中滴酚酞指示剂有何现象?②、在碳酸钠溶液中滴加氯化钙溶液有何现象?┄┄这些关于碳酸钠的性质问题是低层次问题;第二层次问题设计(分析知识的能力):①、碳酸钠溶于水呈碱性的原因?②、同浓度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液谁碱性强?如何证明?③、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之间相互转化方法有那些?第三层次问题设计(知识的创造能力):①、如何设计实验证明一瓶未知溶液是碳酸钠还是碳酸氢钠?②、把盐酸分别逐滴滴加到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中现象有何不同?③在盐酸中分别逐滴滴加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现象又有何不同呢?第四层次问题设计(方案评价能力):①、侯氏制碱法中先通入氨气,后通二氧化碳的原因?为什么有晶体析出?②、为何泡末灭火剂用碳酸氢钠而不用碳酸钠?通过层层问题的设计学生不仅掌握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而且能融会贯通将所学知识结合在一起解决难点。

三、重视课堂问题预设,把握课堂问题生成

我们课堂教学是有计划有目的的活动,课堂问题教学必须具有一定的预设性。成功的教案预设可以更好地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在(必修1)《金属钠》教学中做完钠与水(将投入到滴有酚酞试液盛水的烧杯中)的反应实验,让学生总结现象,写出化学方程式。这是问学生:将钠投入到盛有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中有何有现象?学生会想当然地认为可以置换出铜。如果是这样,先让学生写出化学方程式,然后让学生做实验。绝大多数同学的实验现象,与我预设的基本一致:该反应比钠与水直接反应剧烈,有无色气体和蓝色沉淀产生。我让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得出合理的解释和写出正确化学方程式。这时突然有一个学生说他做的实验试管壁有红色的固体析出。出乎意料的现象再次引起了学生的注意。我没有急于表态,反问这个同学实验是怎么做的?他说他是将硫酸铜溶液滴入盛有金属钠的试管中?我再次按照他的做法做了实验,现象确实如此。在这种悱愤的状态下,我让学生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并用,小组讨论热烈,智慧的火花四溅。经长时间讨论最终得出圆满结论:溶液少时,剧烈反应产生的热使产生的氢氧化铜分解为氧化铜,氧化铜在充满热氢气的氛围中,部分被还原成单质铜,因而在试管壁上又有红色的物质析出。这样的一堂课上下来,可谓精彩纷呈,学生的思考深度、思辩能力甚至超过了我的预期。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一方面是暴露学生产生各种疑问、困难、障碍和矛盾的过程,另一方面也是展示学生聪明才智、形成独立个性与创新成果的过程。正因为如此,新课程强调过程,强调学生探索新知识的经历和获得新知识的体验。

总之,在实施素质教育,注重学生能力的今天,教师更需要精心设疑,努力优化设计课堂问题,有效地发挥课堂问题的路标作用,同时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相异性,对学生的不同思想、不同见解能够宽容与支持,使之成为整个课堂教学的魅力和挑战的生成性资源,主动建构知识,推动课堂教学动态生成,从而达到构建和谐课堂的目的。 (编辑郑云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