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行善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行善的最高境界是什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暑假,与一位宁波的朋友闲聊时,听他讲了这样一件事――他们小学有个五年级的女学生去年遭遇了车祸,受了重伤,需要几万块医药费。学校了解到她家庭经济状况相当拮据后,发动全校师生捐款。校方得到两万多捐款后,一是马上把钱送到这位学生家里,并附上一本写有捐献者和具体数额的小册子;二是把这本小册子发到各个班级,并用大红纸在校内外公开张贴捐款数额在百元以上者的姓名。可以说,整个捐款过程搞得轰轰烈烈、声势浩大。半年后,这位受伤的学生来校复课了。师生们发现她的性格完全变了。本来,她性格相当活跃,上课积极举手发言,下课经常主动与同学开玩笑和嬉闹;而现在,她沉默寡言,即使是下课时间,也往往悄悄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从不主动与别人开玩笑和嬉闹,做什么事都小心谨慎。朋友说:“这位学生的性格变化,与车祸本身当然有一定的关系,但与学校的这种募捐方式有没有关系呢?或者说,是不是有更多的关系呢?”朋友期待我的回答。

我以为,她的性格变化与学校的这种募捐方式肯定有关,而且关系很大。你想想:当这位学生看到那本小册子,知道某某老师为我捐了多少,某某同学为我捐了多少之后,除了感激,还会产生一种什么心理?很有可能就是负债心理。他或她因我的受伤捐了一百块,虽然不是我主动向他讨借的,但毕竟是用在了我的医疗上呀,这不等于是我欠了他一百块吗?当这位曾经是身体上的受伤者每天都与自己的恩人(某种意义上说又是债主)在一起的时候,心理怎能没有顾忌?思想怎能不受拘束?压抑、被动、内疚、自信心减弱等内伤性的表现就会如影而随。这真是:好了硬伤得了软伤。如此结果,也许是学校领导始料未及的。设想一下:假如她并不清楚这笔善款具体的捐献人,或者是一个慈善机构给的,并不是朝夕相处的师生,她还会有这样大的心理障碍吗?绝对不会!

近些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慈善意识的增强,许多学校经常发动师生为灾区或本校因病因灾的个人捐款捐物,这是善举,应该倡导,对于培养大家的爱心和善心是起着积极作用的。但是,笔者强烈地意识到,在具体募捐过程中,一些单位存在着技术性的问题,就是只顾捐献者的善心和爱心的培养与宣扬,不顾受善者的心理感受。捐献者人多,其爱心和善心当然要培养和宣扬,受惠者虽然只是个别,但他的心理感受也不得不考虑,他们的尊严和自信必须得到切实保护。

行善有四重境界:一是施舍式。这种行善带有侮辱性,行善者有善举而没有善心。《礼记・檀弓下》中记载的“嗟来之食”的故事就属这一类;二是期待式。这种行善有目的,期待着受惠者的回报。如一位企业老板给一位困难的员工一笔孩子的医疗费时这样说――“以后少提点意见”;三是张扬式。行善者希望自己的善举能让更多的人知道,知道得清清楚楚,包括受惠人;四是无痕式。这是一种最高境界的行善。悄无声息地、不露痕迹地进行着善事,没有侮辱,不求回报,不求名声。最近在《中外文摘》上读到的故事,其主事者可以说达到了这种境界――

入冬时,陈太太带着孩子去纽约与先生团聚,把孩子送进了一所公立学校念书。纽约的冬天冷极了,暴风雪几乎是家常便饭,有时几尺厚的积雪使部分单位和商家不得不暂时歇业,可是公立小学却依旧开课。陈太太像许多家长一样对校方不理解:有必要在这样恶劣的天气里让孩子上课吗?她向校方提出停课的建议。校方的答复却令她感动良久:“正如您所知,纽约是富人的天堂,穷人的地狱。不少穷人家庭冬天甚至用不起暖气,把那些孩子接到学校来上学,他们不仅能拥有一整天的温暖,还能在学校里享受免费的营养午餐!” 感动之余,陈太太又打了一个电话:“为什么不在有暴风雪时,让家庭条件好的孩子待在温暖的家里,只接送那些贫穷人家的小孩去学校呢?”这次,校方的回答令陈太太终生难忘:“我们不能在帮助那些贫穷孩子的同时,践踏他们的自尊。”

让穷孩子们悄无声息地享受校方的恩惠,让他们的尊严得以完整的保持,其境界之高令人佩服。总理在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说:“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尊严是人格的基础与支柱,一旦丧失尊严,人生就失去了意义。“我们所做的一切”自然包括行善。

如今的中国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善事和善举也必将越来越多,如何行善呢?方法肯定很多,但不论采用什么方法,都必须牢记:行善的最高境界应该是保持人的尊严。

题图/背负/于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