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走近杨之光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006年5月23日下午,在朋友卓锦和先生的陪同下,我们一行三人有幸采访了中国当代杰出的人物画家、著名美术教育家杨之光。
从去年开始撰写《岭南画派――中国新国画的创始者》一文以来,杨之光的大名不时撞击着我的耳膜。他那跌宕起伏、坎坷曲折的人生经历,特别是卓越超群的绘画才气及在中国画坛上不可或缺的地位,使我对杨之光充满了敬仰之情。带着对杨之光的敬慕和种种疑惑,我们叩响了杨之光的家门,他和夫人鸥洋老师非常热情地接待了我们。
当我们跨进家门坐下后,眼前的景象使我心中的疑惑顿时烟消云散:不足20平方米的客厅摆放着普通的沙发,十几平方米的画室除了一个不起眼的画案外,地上还打着地铺。屋内墙壁上挂着杨之光近日的几幅小品画和书法,倒是琳琅满目的古玩艺术品比较醒目,但也没什么精品――这是一处再普通不过的知识分子的居室。
76岁的杨之光神采奕奕,精神焕发,充满睿智的眼睛炯炯有神,但由于“”时遭受折磨患有腰椎疾病,已无法从事正常的创作工作,偶尔写写字,画些小画。画室的地铺为他而备,睡在地铺上可以减轻腰椎的疼痛。杨之光和鸥洋老师谦和、礼让、平易近人,非常健谈和好客。我们的话题很快就进入了21世纪以来杨先生的主要活动和对美术教育事业所做的贡献。
一、发掘生活之美,是我最大的乐趣
半个世纪以来,杨之光所走的艺术历程,审美是其紧紧把握的一条永恒的艺术定律。他倾注满腔热情,尽其所能,塑造人物的美好形象,表现英雄人物宽阔的胸怀和叱咤风云的胆识,以及与群众息息相关的美好情景,从而给人以美的震撼与冲击。即使在人生最悲惨的年代,他也从未放弃过对美的追求。上世纪70年代以前,他的作品以赞美英雄主义为基调,他笔下的主人公大都精神焕发,真实亲切,端庄秀丽,有着美好的形象,政治性的命题作品并没有使他偏离追求艺术之美的轨迹。80年代以后,特别是90年代以来,他的作品以赞颂美为主调,满怀激情地描绘真切而俊美的肖像、舞蹈、女人体、风情、人文、花鸟和景色。
“85美术新潮”以来,一些艺术家摒弃传统,不屑于写实描写,而追求象征、暗喻,执着于创作过程中的机遇性、偶发性,迷惑于怪诞的、不和谐的、奇丑和怪异的审美情趣。杨之光不为这些“新潮”所动,美始终是其创作中的主旋律。他极少描绘人性的扭曲和生存状态的荒诞性,拒绝表现真实存在的丑恶和病态,更不主张调侃和反讽。
艺术的主题始终应当歌颂欢乐与美,正面描绘、刻画光明,表现单纯、乐观、美好的东西。艺术不能没有对健康、朴素、理想、理性和美的正面歌颂。一个有良知、对祖国和人民充满爱心的现代艺术家,不会埋没自己的个性和创造精神,也不会放弃对人类精神文化建设的责任。正是这种崇高的责任心,使杨之光不顾病痛的折磨,在非典横行时,创作了《抗非白衣战士邓练贤像》,并入选十届全国美展。为纪念徐悲鸿诞辰110周年,创作了《恩师徐悲鸿》像。在“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升空,他创作的《朝鲜族鼓舞》与飞船共同遨游太空。
二、艺术的最高境界,乃大德大美
由于杨之光复杂的身世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在历次政治运动中他都是被“教育”和被“改造”,甚至是“革命”的对象。但他从未动摇过爱祖国、爱人民的赤子之心。在退休并取得居住美国绿卡之后的1997年和1998年间,先后四次将自己用心血创作的1200余幅作品捐赠给中国美术馆、广东美术馆、广州美术馆、广州美术学院国画系,在社会上产生了极大的反响,轰动了整个美术界。有人估计,按现在的市场价,这批画的价值在一亿元之上。
在当今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的世界里,杨之光的捐赠更显得难能可贵。诚如他自己所言:“我始终热爱自己的祖国,把祖国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他还认为:“我的艺术来自人民,那么我将自己的艺术成果交还给人民,这是理所当然的。”
今年3月15日,怀着对青年一代的无限关爱,杨之光又做出一个令世人敬重的决定:设立“杨之光贫困生奖学金”,每年拿出6万元人民币奖励广州美术学院贫困的优秀学生。他关心下一代、慷慨解囊的义举再次使人震撼。多么令人敬仰的老艺术家,他身患重病,年近八旬,仍然始终不渝地心系祖国下一代,倾其所有资助他们成才,真乃大德大美之举啊!
三、净化人生、美化人生、设计人生
杨之光在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后就一直从事教育事业,他家六个人(夫人鸥洋、女儿杨红、杨缨、女婿何建成、谢旭峰)就有五个人从事教育工作。1990年从广州美术学院退休后,他仍然心系教育事业,对艺术教育的发展高度关注并给予大力支持。他四处奔走筹集资金,并动员定居美国的女儿杨红放弃优越的生活,与他共同创办“杨之光美术中心”。
我国的美术教育几十年来都是以培养成年艺术人才为主,儿童美术教育是一个很少有人研究和具体实施的新课题。在少儿美术教育中能不能借鉴美术学院的教学方法,大学和小学的艺术教育各有哪些不同之处,如何把艺术家、教师、家庭以及社会各个方面结合起来,从而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少儿美术教学的新模式,是杨之光近年来进行的美术教育实践。在老一辈的著名艺术家中,像杨之光这样对儿童教育倾注如此巨大心力者实属难得。杨之光像一支永不熄灭的烛光,照亮了一批又一批艺术人才的美好前程,永不停止地延续着他的教育生涯。
采访结束后,我们漫步在广州美术学院的林荫大道上,坐落在校门旁的“岭南画派纪念馆”映入眼帘。历史往往有着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岭南画派的创始人高剑父忧国忧民,上马杀贼,下马作画,叱咤辛亥革命政治风云,他的学生杨之光心系祖国和人民,为祖国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艺术人才,年逾古稀,仍然坚守在教育战线上。诚如他自己所言:“我一辈子都在追求美,我晚年创办美术中心可以说是追求一生的完美”。
――杨之光,我们心中永远的美神。(责编“陌楚)
注:文中小标题引自杨之光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