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一岁货声 第4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一岁货声 第4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这个题目是从周作人那里借来的。在《一岁货声》一文里,他介绍了老北京走街串巷叫卖者的各种词句与声音。我喜欢此文。它使我想起故乡一年到头都可见的货郎身影,其叫卖声虽不如旧京城里的那么婉转悠扬,有音乐感,但货郎带给村民的不仅是商品。更有欢乐。

一场场春雨过后,池塘河堰里迅速涨满了水。特别是到了桃花绽蕾的时候,更是“舍南舍北皆春水”。村子里就来了贩售鱼苗的人。春天。在水中放人鱼苗,到了年末,就可收获一尾尾肥腴壮实、鳞光闪闪的大鱼了。贩鱼苗者都挑着两只水桶,这种桶有些特别,肚粗圆而口收缩,上面盖着一层层薄薄的纱布。不用木板盖,是怕把鱼苗闷死。他们喊的不是“卖鱼苗”,而是“鱼花哩――鱼花哩――”。木桶里的鱼苗。一尾尾像银针。也像泡开来的细长细长的好茶叶,带一点嫩黄。成千上万尾鱼苗在水中快活地嬉戏,确实有点像盛放的嫩黄花蕊。一听到叫卖鱼花的声音,人们就会来看新奇。而村里主事者便跟贩鱼苗者商议,说好价钱,贩鱼苗者(有时不止一个)就会挑着木桶到池塘边,用水瓢把鱼苗舀进塘里,一年三节特别是过年时家家户户的腊鱼,就有指望了。

在春天里,还经常看到卖鸡雏、鸭雏的。一般他们挑的都是大大的簸箕,一路小心翼翼却又像跳舞似的走来,簸箕往往是好几只摞在一起的。买鱼花是集体的事,而买鸡雏、鸭雏则是个人私事。那些大娘大嫂,一听说有卖小鸡、小鸭的来了,就会围拢来,看着这些可爱的小生灵,嘴里发出喷喷的赞叹。一番讨价还价之后,每人都会用围裙兜上三五只、十几只鸡雏或鸭雏回去。于是,家家户户的庭院里,便会看到一只只毛茸茸的可爱的小家伙在那里跑着,滚动着,唧唧喈喈,快乐地呜叫着。

如此一来,在乡村里,春天不仅仅是桃红柳绿,还有播过了“种子”,可以等待收获的希望。有时,苗圃里的人也会扛着一捆捆树苗来卖,买下树苗的人把树苗栽在山坡上、田边宅畔,他们把希望延伸到更长的岁月之中了。

卖零货的货郎则是不分季节的,只是春末与夏秋两季来得格外勤些,或许是因为气候宜人的缘故吧。他们挑的担子一律是两只篾箩。篾箩上放着带玻璃的匣子,有时是一只,有时是两只。匣子里是一个个隔开的小纸盒子。整齐地排着,里面放满了针头线脑、纽扣、顶针乃至电池、剪子、小刀等日用物品。每当拨浪鼓一响,村子里的大人小孩便会闻声而动,来到货郎担前挑选,买自己想要的东西。有的小孩子得到几块糖果。有的小女孩扯上一段梦寐以求的红头绳,就欢天喜地的,拿着这些物品活蹦乱跳地跑了。我小的时候,也日日盼望货郎来,好去换回一节电池、一把刀子,仿佛是白得来的,别提有多么高兴了。

冬天是农闲时节,外乡货郎带来的主要是些零食:菱角啦,甘蔗啦,花生啦,荸荠啦。这些东西当地虽然生产,但究竟不多。农闲时,村里人聚在一起聊天、打牌,有了这些零食,更好打发时光。村里组织大型文娱活动的时候,如唱戏什么的,来村里的小商贩就更多了。就那么一捧花生、菱角,一两根甘蔗,却是令人尤其是孩子们开心的爱物哩!

总之,一岁货声,都是为村人们所喜闻乐见的。来此贩卖货物的,大都是陌生的外乡人,他们带来了外乡的出品,却给本地人的生活――在当年那是多么贫瘠的生活――添了多少色彩,增了多少欢喜呀!

(选自《文汇报》2011年1月1日,本栏插图,伦鹏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