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2008:改革+创新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2008:改革+创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任何人无法挡住2007年的车轮滚进2008年,作为行在路上BIAD传媒人想到的是,所有荣誉都只能给过去留下一串串回忆,过去或许在书刊出版、活动策划上还有瑕疵,但文化与营销意识的觉醒,已使我们必须借奥运之力,找到更为真诚且动人心魄的服务模式。尽管2008年元月初的北京图书订货会彰显了“书业风向标”,但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将在出版业建立的“四大准入”制度,确能为传媒业改革创新的2008,发现历史的寻绎和价值的重估之路。

如果说,“建筑有多少事可以重来”是一个旧语,那么“建筑有多少事必须新做”就成为改革和创新的话题。在自2006年元月连续启动两届的“建筑师与媒体面对面”的活动后,2008年元月15日第三届座谈会更名为“新年论坛”,不过这届论坛的题目也相当新颖,在中国图书馆学会及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的支持下,本刊策划并承办的“中国建筑图书奖”活动正式启动,它不仅吸引住出版社的眼球,也引发出建筑业内外人士的兴趣,因为它标志着期待多时的“建筑文化启蒙中国行”活动已经开始,为营造建筑创作的氛围,鼓励优秀建筑设计作品,元月18日本刊首次举办“新北京・新办公建筑的品质追求”研讨会。颇令与会专家激动的是,会址选在建于明永乐十年(1409年)的皇家粮仓:置身于精当的仓廒建筑之中,令人浮想明清千帆争溯的盛景,在此处感悟北京乃至中国城市办公建筑的品质追求,自然就不可能丢失中国建筑文化的元素。

在元月聆听建筑智者一曲曲吟唱时,忽又传来祖国近20个省(市)冰雪中生死营救的信息,作为专业传媒虽无需深入此灾情缘何酿成且扩大化,但使命要求办刊人要如同重建文化一般,去探讨适宜南方灾区的综合建筑设计技术。或许这正是本刊多年来在出书出刊时,不由自主地践行着“责任意识+理性之光”的一种真实。需要提及的,本期除大篇幅刊出BIAD执行总建筑师邵韦平主持(合作设计)的T3航站楼项目外,还刊出纪念全国勘察设计大师、著名建筑家徐尚志先生的系列文章,从中让人不仅可领略徐大师94年来的人生创作轨迹,更可理解作为有着深厚学养的徐尚志前辈之所以令业内外崇敬,贵在他在用诗歌盛宴天下人。

在2007年12月20日的中国建设报上,本人曾撰文“2007年中国建筑设计活动综述”,它旨在通过盘点2007年中国建筑文化的大事件,给出文化点评及建筑评论的年度纪录,探讨2008年乃至未来设计改革及建筑文化普及创意之路。作为对2008年的猜想,一定会有无数的视点和主张,但我以为发展创意文化产业已是业内外不争的事实,其要意在于要慎防文化圈衍变为“作秀场”,要关注建筑文化的泡沫现象。中外无数建筑大家的著述一再告诫我们

文化首先是建筑人心灵与情感的表达,是搭建精神家园之根,任何能穿越时空且叩问心灵的精神力量必然归结于此。

2008年,中国建筑设计界与全国一样不可回避的是,中国改革30年(1978~2008年)。在元月28日的BIAD传媒新春座谈会上,笔者曾分析了“创新2008”的成功之路只能是改革,这种改革不仅指体制,更依赖于思想和观念上真正的文化自觉。美国竞争力委员会在《创新美国》报告中称“国家创新建议”,将创新定义为发明与洞察力的结合,它能够创造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纵观中国建筑设计30年改革,成绩是举世公认的,其两大表现形式为,一方面是改革本身的成就;另一方面是改革所带来的发展。面临建筑设计行业正迎来的资本时代,面临设计企业发展正呈现的业务定位、规模扩张、盈利模式等方面的转变,都要求建筑专业传媒人增强理性辨识的力量。面对充满希望且极为不平凡的2008年,它一定能成为实干、发展、进步、收获的新一年,我们会步履坚实地践行创新和改革,留下创造建筑设计传媒“元年”进程的崭新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