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颈丛神经阻滞120例不同麻醉效果比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颈丛神经阻滞120例不同麻醉效果比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目的 总结一针法或双侧颈浅丛神经阻滞完成颈部手术的临床效果。 方法 对本院2009年5月~2012年10月平诊手术治疗的120例颈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患者行一针法颈深浅丛阻滞,B组为双侧颈浅丛神经阻滞。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记录围麻醉期的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等指标。观察术后镇痛情况和术后并发症。 结果 B组麻醉效果优良率好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双侧颈浅丛阻滞麻醉效果满意,术后镇痛作用良好。B组麻醉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少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双侧颈浅丛阻滞是颈部手术麻醉的良好选择。

[关键词] 颈浅丛;手术;罗哌卡因;麻醉

[中图分类号] R6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5(a)-0090-02

颈浅丛阻滞属于局部麻醉的一种,是在患者保持意识的情况下施行麻醉,麻醉前患者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并要求其合作,能顺利完成颈浅丛阻滞麻醉操作[1]。术前应给予患者充足的镇静剂和足量的麻醉性镇痛药。本院对2009年5月~2012年10月120例颈部手术的患者,选择一针法或双侧颈浅丛神经阻滞完成颈部手术,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组120例患者中,男22例,女98例。年龄20~65岁,体重45~68 kg,ASAⅠ或Ⅱ级。疾病种类以甲状腺囊肿、甲状腺腺瘤及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为主。有心血管疾病、神经精神疾病不纳入本记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一针法,即在患侧颈Ⅳ处一点穿刺阻滞深浅颈丛。B组为双侧颈浅丛神经阻滞。

1.2 麻醉方法

A组患者行患侧一针法颈深浅丛阻滞,用药为0.25%罗哌卡因20 mL。一针法即与颈Ⅵ横突表面一次性注药。B组患者行双侧颈浅丛阻滞,用药为0.25%罗哌卡因每侧10 mL。颈浅丛神经阻滞麻醉患者取仰卧位,头偏向对侧,不用枕头。双手放于身体两侧,用22 G针自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的皮丘处,沿着胸锁乳突肌深面向头端及脚端注射,穿刺深度以不超过4 cm为限,颈深丛神经阻滞麻醉:于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相当于颈4横突尖的位置,在做一标记,针头呈垂直方向稍向足倾斜刺入直达颈4横突面,若患者有异感,则更为准确。

1.3 术中处理

如术中出现BP、HR超过基础值的30%给予静脉注射佩尔地平0.5~1.0 mg,艾司洛尔20~30 mg,如出现低血压(MAP< 70%基础值),静注麻黄碱10 mg。心率过缓者给予阿托品0.3 mg,必要时重复。所有患者术中面罩吸氧。术中辅助用药者18例,为哌替啶50 mg或氟芬合剂半量静注。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组内及组间比较应用方差分析。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5 疗效判断标准

麻醉效果分4级:优,术中患者安静无痛,可不用辅助药。良,患者偶感轻微疼痛,哌替啶50 mg或氟-芬合剂半量静脉注射后缓解。差,患者明显疼痛,需加用少量局麻药或加大辅助用药量。失败,患者因疼痛无法耐受手术,改用其他麻醉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颈丛麻醉效果的比较

两组120例患者手术中,麻醉效果优103例,良12例,术中应用辅助药。4例术中加用少量局麻药,1例麻醉失败,改用全麻。B组麻醉效果优良率好于A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表1。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及合并症比较

麻醉起效后,出现心率增快20/min以上者12例。血压上升20~50 mm Hg以上者18例。声音嘶哑4例,霍纳氏综合征2例。多在手术结束时或术后短期内恢复或消失。其中,B组不良反应及合并症明显少于A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表2。

3 讨论

颈丛为颈1~4脊神经的前支组成,浅支自胸锁肌后缘中点穿肌层分支为肌皮神经,锁骨上神经,枕小神经和耳大神经共4支,称为颈浅丛;深支分布于颈深层肌肉和组织,并分舌下神经到舌骨下肌群,总称颈深丛。故颈丛麻醉适于甲状腺,枕部头皮的一切手术和疼痛治疗[2]。既往认为颈浅丛阻滞仅能阻滞一些皮神经,对肌肉和深部组织不满意,实践证明,大部分颈部软组织的手术应用罗哌卡因行双侧颈浅丛阻滞麻醉,均可达到满意的麻醉效果。Andrieu G等[3]报道双侧颈浅丛罗哌卡因阻滞麻醉能明显地降低甲状腺切除术术后的疼痛,术后镇痛有效,浅丛阻滞复合静脉强化麻醉患者术后发生躁动的例数明显减少。虽然颈丛阻滞易致血压升高,心率增快,多在注药后5~10 min开始,15~20 min达高峰,持续60 min左右,目前多数认为是由于颈动脉窦及颈迷走神经部分或完全被阻滞,交感神经活性增强所致[4-5]。

罗哌卡因是一种新型的长效酰胺类,左旋异构体局麻药,属于低脂溶性。低浓度(0.25%)罗哌卡因具有明显的感觉和运动神经分离现象,有良好的镇痛作用[6]。由于阻滞时间长,术后镇痛有效,减轻了患者术后的疼痛[6-7],双侧颈浅丛阻滞效果满意,优良率达到98.3%。由于定位容易,操做简单安全,用药量较少,不易发生药物中毒,且因穿刺浅,没有误入椎管及阻滞膈神经之虑。术中适时给辅助药,无牵拉不适感,不良反应及麻醉并发症很少发生[8]。

[参考文献]

[1] 李书庸,吴熠. 颈浅丛阻滞复合清醒镇静、镇痛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J]. 中国社区医生,2012,14(20):18-19.

[2] 盛卓人,王俊科. 实用临床麻醉学[M]. 4版.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344-346.

[3] Andrieu G,Amrouni H,ROBIN E,et al. Analgesic efficacy of bilateral superficial cervical plexus block administered before thyroid surgery under general anaesthesia[J]. Br J Anaesth,2007,99:561-566.

[4] 周斌,李志辉,王品,等. 颈颈丛阻滞复合静脉麻醉在甲状腺腔镜手术的临床研究[J]. 临床麻醉学杂志,2009,25(5):394.

[5] 尤兰英. 颈浅丛复合静脉麻醉与单纯静脉麻醉在甲状腺手术中的运用[J]. 河南外科学杂志,2011,17(6):22-24.

[6] 鲁卫华,金孝岠,姚卫东,等. 罗哌卡因颈丛神经阻滞对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J]. 临床麻醉学杂志,2009,25(2):175.

[7] 林志强,李义贤. 罗哌卡因在甲状腺手术颈丛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观察[J]. 现代肿瘤医学,2012,20(10):2168-2169.

[8] 华薇. 双侧颈浅丛阻滞两点法在颈部手术中的应用[J].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37.

(收稿日期:2013-01-21 本文编辑:袁 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