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晁谷:人生是一种体验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晁谷:人生是一种体验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人生是一种体验,题材的选择和艺术的表现形式是一种生活的态度。拒绝更多的鲜活事物和全方面营养都不是最明智的选择。”

——晁谷

让我在有限的篇幅内来生动、立体地展现画家晁谷,让我有些犯难,突然间无从下笔。感觉晁谷的画,像是给人们设下了一个“圈套”。

2001年,在中国水墨的实验中,晁谷着力表现残荷的水墨样式和生存状态,以及在花鸟画的取材上大胆创新,形成今天大家看到的残荷系列和野谷子系列,遂成为当代著名的花鸟画家。到了2006年,晁谷又开始研究生肖绘画,接连出版了《晁谷画鼠》、《晁谷画牛》、《晁谷画兔》等专辑,慢慢大家就认为晁谷是画动物的了。再后来,在刚刚过去的2011年,有趣的事情又发生了,中国集邮总公司的人找晁谷画关公。不单单是我感觉奇怪,晁谷自己也莫名其妙:“你们胆子也太大了,中国画人物的画家那么多,你们居然找一个画花鸟的来画关公!”没想到来者颇为淡定:“我们看了你早年临摹6年之久的法海寺壁画,画的都是人物,关公邮票就是那种风格,你画吧。”于是,晁谷接下任务,在精心研读“三国”,并从法海寺壁画中汲取中国古典绘画艺术精华而凝结成关公形象之后,几百万套关公邮票随之发行。此时,人们惊诧地怀疑起来,甚至认为这不是晁谷画的!

“有人说我应该就画一种东西,那样很快就会有风格,而且会有更大的名气。可谁能说清楚任伯年、张大千到底是画啥的?”晁谷给出了他自己的理由,“人生就是一种体验,题材的选择和艺术的表现形式是一种生活的态度。在广阔而丰富的生活中吸取创作的灵感,传统绘画的理念和中国绘画特有的人文气息,使我始终徜徉在一股心逸至高的抒情状态中。体验、感知、表现、领悟,一切新的东西都会使我流连忘返,过去的方法、特点、符号以及所谓的风格在新的感知面前已经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野谷与残荷

晁谷原名叫张京华,“晁谷”这个名字是黄永玉为他起的。黄永玉说:“你老实巴交的,就用‘谷’这个字吧,虚怀若谷。”

也许不是巧合,晁谷不仅以“谷”为名,还对谷子有着一种特殊的情节。他向来与人不同,同样是花鸟画家,但是在晁谷的画里你却寻不到一朵牡丹,见不到一朵芍药,而是满目谷穗与残荷。

仅就单一题材而论,在中国花鸟画的历史上还几乎没有见过谷子的刻画与表现。尤其是中国画史上所标榜的所谓文人意味将五谷杂粮视为带有“市井气”的对象,称其不可为,且多数人感觉谷穗并不入画。但对于晁谷而言,这也许是一个机会——在中国传统花鸟画历史上鲜有的现成艺术经验可参考的情况下,深入研究中国水墨,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意境画面。“这是艺术之幸,更是画家之幸。”美术评论家萧平说。

在晁谷纷繁绚烂的笔墨点染之间,在彩墨抑或水墨之间,看得到画家对自然,对土地和粮食孕育生命的礼赞,感受到画家把心系在大地上,将饱满的对生命的热爱倾注在画面上。老玉米、高粱、麦子这些并不美丽但却能让人们感受到欢愉的意象在晁谷的笔下组成了独特的景致。他把艺术进一步拉近生活,将视角转向质朴醇厚的乡村景象,这种转变实际上并非单纯题材的转变,而是延伸到一种绘画美学与艺术哲学的领域,将绘画题材从书斋案头回归到现实生活,将中国自古以来人们在嘘寒问暖中的一句“您吃了吗”的对民生的关切用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晁谷觉得,这样的画面才是真正能让中国人欢愉的画面。

在野谷子之外,晁谷还善画荷花,但他笔下的荷花也与其他画家笔下艳美的画面有所不同。自古以来荷花就是中国人笔下的宠儿,无论是诗文还是书画,从隋朝荷花成为文人骚客的宠儿开始到周敦颐的《爱莲说》,再发展到现代人文艺术中的笔墨之间的“出淤泥而不染”、“亭亭玉立”的静美画面,荷花似乎再也走不出人们的视线,但却再无新意。而晁谷却发掘出了另外一种景致,他将画面定格在荷花凋残之后的景象,用莲花凋零后莲台孤单伫立的画面展现佛教所谓的苦寂灭道和生死轮回。透过这凄迷之美,不由让人联想到荷花从“小荷才露尖尖角”,到夏风中田田的荷叶沙沙作响的甜蜜的私语,再到凛冽寒风中劲脆的摧折声,仿佛感受到了一股生命的力量,以及生命背后的故事。晁谷正以此情此景来祭奠他逝去的母亲:“虽然母亲已乘莲花西去,但剩下的莲台,以及莲台上的几颗籽粒却孕育着下一年生机勃勃的生命。”这是一种成熟和更加旺盛的生命力的转化,这才是晁谷眼中的自然。

不一样的生肖图

单一的画种无法满足晁谷的艺术欲望。他在一篇文章中写道:“在古人丰富的创作素材中有着众多而又难以穷尽的表现手法。这是中国传统文化在人文思想领域的突出表现,只求表现一个题材或只用一种表现手法都不是一种对客观事物诠释的最佳方法。”“人生即是一种体验又是实现自身价值和理想的实验过程。拒绝更多的鲜活事物和全方面营养都不是最明智的选择。”

于是晁谷开始在花鸟画的创作中寻找学术与民间欣赏之间的结合点。比如他创作的生肖系列作品所描绘的动物就是还原其生命的本来面目。他笔下的牛都是在自然山水之间悠然自得地游走的,没有一幅劳作的画面。他用画来诠释动物生命的本真:“牛因其本性的温和以及体健力大而被人们利用,遂被冠以‘勤劳’二字,而‘勤劳’并非牛的意愿,作为自然界中的个体,它最快乐的时光也应该是享受生命。”

晁谷画虎也别具一番风味。在中国绘画艺术史中,画虎已成为一个画种,名家辈出。但晁谷画生肖有一点是从古至今没有的,就是他一年画一个生肖,用极短的时间来展现一个活灵活现的动物,并在同类画中脱颖而出,这似乎并非易事。在老辣的技法之外,晁谷每一幅画的构图都别具匠心。以《牛虎传奇》来看,晁谷画的是在云南李家山出土的古代滇族青铜器牛虎铜俎,画面中小老虎伏在青铜牛背上,体现了古代先人与自然象征的极富象征性的艺术品。当然这种构图能力也表现在其他作品上,如晁谷画兔系列作品之《品读三千年》,一只兔子坐在一本承载3000年文化的书上,旁边放着拥有3000年历史的青铜器,青铜器中结出了3000年才结果的仙桃。“兔”也许是人们再熟悉不过的事物了,也被无数人表现过,但是晁谷的角度却是崭新的,“如果就画兔子吃萝卜,可能就没有艺术的生命力了,也不会精彩。”

艺术如果只是对自然万物简单地再现,也许就失去了人们超越于自然的感知和审美,艺术的存在也许就失去了意义。晁谷的这些作品让人突然间明白,艺术作品价值的高下之分正取决于创作者从自然物中所感知并概括出来的艺术语言,能够给人带来超越于单纯欣赏自然之物之外的一种精神。

关公“画传”

说到此处,可能大家对晁谷的最后一个疑问即是作为当代著名花鸟画家晁谷所设计的《关公》邮票。

其实接到中国邮政集团公司邮票印制局设计“关公”纪念邮票任务的时候,晁谷有些惊讶,但更多的是不安:“这是对我的一大挑战,就像演员要扮演一个我们已经熟知的传统角色一样,作为画家也是如此,要将一个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创作出来,这种难度不言而喻,更何况是在被誉为‘国家名片’的邮票上表现。”

回顾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曾有无数英雄辈出,但被后人戴上耀眼的光环并尊称之为“圣人”者,却仅有两人,那就是“文圣”孔子和“武圣”关公。关公身上集忠、义、信、智、仁、勇于一身,在人们心目中是一个完美的形象。那么如何在方寸之间表现出这个形象呢?其思考的过程必然是复杂而痛苦的。

晁谷反复研读了“三国”和众多演绎关公文化的文学艺术作品,还注重挖掘关公人物的故事内涵,加之他在1980年代历时6年时间临摹法海寺壁画的经验,不仅还原了历史上真实的关公形象,还借助了佛教壁画的气氛来烘托出了关圣帝君“神”的一面。

也许有人已经有所发现,晁谷设计的关公形象与此前常见的关公形象有所区别。比如在关于“夜读”故事的画里,人们常见关羽在前面读书,后面站着两人,但晁谷的《夜读春秋》只塑造了关羽一个人的形象。原因何在?据史书记载,曹操挥师东征刘备,在大胜后俘获关羽的两位嫂嫂,关羽为护嫂嫂甘当俘虏。曹操劝降关羽不成,便将关羽与两位嫂嫂同关一室,图谋以后将此事宣扬出去,以绝关羽寻兄之念。然而,夜幕降临后,关羽略一思忖,起身至室外,秉烛读《春秋》。“画面的变化,正体现了我画关公的初衷:充分尊重历史,讲述一个真实的关羽。”晁谷说。

关公文化博大精深,邮票的方案却只需三幅画稿,然而关公的故事却远远没有结束。于是,晁谷在创作了关公标准像和《夜读春秋》、《单刀赴会》三幅画之后,又继续创作了《桃园结义》、《千里走单骑》、《挂印封金》、《水淹七军》、《刮骨疗毒》、《华容道》等作品,以工笔重彩技法为关公绘出一部浓墨重彩的鲜活“画传”。

“绘画这事儿,准确地说就是一种文化的记录。如果你用一种没有文化的表现,从事一种有文化的事情,这事儿肯定做不好。”晁谷说。

回顾晁谷的历程,不难发现,从他而立之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法海寺壁画作品展为序幕向美术界大喊“我来了”开始,直到今天,晁谷一直用笔墨证明着自己的艺术潜质,他的每一步似乎都走得太快,不由地让人生疑。于是,在采访结束我说出了自己心中的疑惑,晁谷的回答让我钦佩:“这一切是用生命换来的。”我相信他并没有撒谎,因为房间那头,浓重的中药味早已传来,穿透鼻腔,欲与病毒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