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让这朵花也能忘我呼吸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让这朵花也能忘我呼吸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郭思乐教授说:“教师的核心任务,不是自己‘教’,而是组织学生‘学’、服务学生‘学’。”不过,对于后进的学生而言,让他们也把喜爱学习的天性发挥出来,让他们也以最大的自由投向学习,享受学习,可行吗?

我长期进行“小班化”教学实践,“每一个的教育”理念对我们一线教师而言,早就深入心田。“发展每一个、张扬每一个、成就每一个……”并非易事,后进学生的存在是不争的事实。小班人数少,学生个体占有的比重就相对变大,一两个后进学生的出现带来的直接影响是不容小视的。我们往往亲自抓后进学生的辅导工作,一方面是跟这些学生交流思想,另一方面则是利用课余时间、牺牲中午休息时间来为这些学生补课。遗憾的是辅导的效果很多时候并不见佳。

怎样才能组织学生学,还能组织后进学生学好学精,学出成效,是我近年来一直思考研究的问题。自从进行“生本”教学实验以后,结合“小班化”教育自身的优势,我改变了以往对后进学生的辅导方式,让学生在互帮互助的学习氛围中“生生互动,互为师友”,时日不长,效果不差。

一、确立互动对象

通过平时的课堂观察、作业检查、倾听发言、课间交谈等形式,我了解到后进学生语文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原因大致有两种:一种是学习习惯差,学习动力不足;一种是学习能力的确比一般的学生落后许多。于是,我确定好需要辅导的对象,做到心中有数,但并不向全班宣布,而是有意识地将这些学生分散到各个学习小组。

由于“小班化”教育的课堂教学是以学习小组的形式进行的,所以我充分发挥小组的作用,让每个学习小组自己去确定本小组每个学生的优缺点,确定互动的项目。这样一来,各小组的成员确定的“互动”对象基本与教师心目中所要确定的人员相吻合了。

后进的学生绝不意味着一无是处,教师一定不能简单地宣布“帮扶对象”,用上述的方式来确定互动对象,胜过教师一人的判断,胜过从教师口中来向全班学生宣布互动对象的名单。这样既保护了后进学生的自尊心,同时又让他们有了自信心,让他们心中会产生这样的动力:不能因为我的成绩不理想而拖累了小组,我更要发挥长处,在其他方面为小组争光。

二、指导互动方法

由于这些学生成绩不理想的原因各不相同,所以“互动”的方法也就有所不同,所以,我定期召开组长会议,帮助大家制订互动方案:对学习习惯不好的,要多督促他们做到认真上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努力完成前置性作业;对信心不足的,多给予精神上的鼓励与支持;对学习能力确实很薄弱的,采取细水长流的方法,慢慢来,一点一点地让他们进步。

例如,班上有一个小年龄的女生,就属于学习能力弱的学生,全组的所有学生就很耐心地帮助辅导她。小组交流时,支持她回答最简单的问题;摘抄笔记时,帮她检查出错误及时纠正;听写词语前,每个成员都轮流帮她现行听写;小组汇报时,推荐她最擅长的朗读进行展示。渐渐地,她的语文学习成绩走出了低谷,而且她本人也重拾自信,每天主动要求小组中的组员轮流来辅导自己的语文学习。

再如,班上的一个男生学习习惯差。最大的毛病就是懒,能偷工就偷工,能减料就减料,背古诗、背课文总是拖拖拉拉。每次有学习任务时,其他组员就像追债似的督促他。课堂上交流阅读体验时,组员先让他发言,督促他做好批注、做好笔记;在每次背诵竞赛时,他也每每作为第一梯队成员被推荐上台与别组PK。渐渐地,他的学习自觉了、主动了,最大的进步是从不爱课外阅读到酷爱课外阅读。记得,有一次写小练笔,他作为推荐成员上台说:“……我也能为小组得分了,下次我还要更努力……”

三、品尝互动甜头

班级各学习小组的总体学习能力与水平是有差异的,有些问题是自己学习小组的成员不能解决的,这样使“互动”工作也有了一定的局限性。考虑到“小班化”教育要“发挥每一个”的特长,于是,我建议:“你们可以拜其他小组的你认为更强的同学为师啊,这样就变小组互动为班级互动啦!”

于是“生生互动,互为师友”俨然成为班级的一种风气,当学习上有了不明白的地方,就拿着课本找班上许多优秀的同学来辅导自己的功课;当班会课需要才艺展示时,也请教有专长的同伴进行辅导;更可贵的是,这种风气可以一致对外,靠着这种“互为师友”的做法,我班在年级组乃至学校组织的多项竞赛和活动中获奖。

例如,胡同学,经常在午休前找李、孔同学辅导自己的学习,刚学完一篇课文,她就一字一句地让这些小老师来检查自己的学习是否过关,若有疑难马上请教解决;丁同学就拜作文写得好的吴同学和马同学为师,向他们请教写作文的方法;赵同学让张同学做自己的小老师,专门督促自己静下心来看课外书,终于使他养成了每天午休前钻到“快乐读书吧”的良好习惯。

“互为师友”习惯的培养,不仅使后进的学生养成了自觉主动请教他人的良好学习习惯,学习成绩有了提高,还使其他同学在学习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自己也更加努力了,就怕有愧于“小老师”的称号。

“互为师友”风气的形成,使学生之间互帮互助的学习风气更加浓厚,也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使每一个学生都找准了自身的闪光点,对自己的长处充满了信心,钻研热情更加高涨,真正体现了“小班化”教育中“每一个”的理念。

1.发挥每一个小组的作用

学习小组成员的编排是按学生学习成绩、学习能力的强弱作为依据的,一般采用异质分组。所以保证了每个学习小组有领头羊,有中坚力量,也不乏后进生。这样的安排,使“生生互动,互为师友”工作落到实处,能够让后进的学生消除学习上的心理障碍,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更有利于后进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

2.尊重与信任每一个学生

互动对象由各学习小组来确定,这是教师对学生的信任,相信学生的判断能力。这也是对每一个学生极大的尊重,维护了他们的自尊心,让他们感受到小组成员对他们的关心与帮助,从内心产生“我要学”的强烈愿望,使他们内在的学习动力逐渐被激发,使他们逐渐感受到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使“生生互动”更有成效。

3.依靠每一个学生的力量

生本教育理念中强调“交付”,学生有能力做到的事情一定要交付给学生来完成。对于学习互助,学生是有能力做到并做好的,教师只要给予必要的方法指导和及时鼓励就行。这样使强者更强,弱者也逐渐变强。大家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了,那么小组的整体水平自然就提高了。

4.评价每一次合作的成败

我把“尊重每个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进步”作为评价合作学习的最终目标和尺度。将个人间的学习竞争变为小组间的学习竞争,以小组总成绩作为奖励的依据,形成“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格局。我有意识强化“合作学习小组”的集体荣誉感,及时对整个小组的学习作出鼓励性评价,让组内的每一个成员都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对于小组所承担的责任,将压力变成动力,使小组出现互动、互助、互进的局面,达到学习评价的目的。

5.体现“无为而为”的思想

“无为而为”指的是教育者表面上有形的“无为”,隐含着实质上无形的“有为”。把“生生互动,互为师友”活动放手给学生,表面上看教师没有直接参与工作,学生在热火朝天、热情高涨地学习和生活。实际上教师把自己的工作“隐形化”,在必要的时候做一些必要性的点拨指导,做到“心中有数”,从而获得事半功倍之效,在最充分利用学生资源的基础上,最经济地使用教育力量,这样,才能把教育集中到最必要的地方去。

印度哲学大师奥修说:“当鞋合脚时,脚就被忘记了。”同样的道理,当教育适合学生时,学生就忘记了自己在学习,忘记了自己是在课堂上,甚至忘记了自己。作为“小班化”教育者,我一直追寻:在忘我的时刻,学生的能量就不会被教师的说教所消耗,真正达到投入和着迷的境界。

(作者单位 江苏省南京市同仁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