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儿童立场:思维从这起航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儿童立场:思维从这起航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教学的主要任务,不是积累知识,而是发展思维。当前数学课堂教学在思维能力培养上存在着“冷处理”和“假发展”的现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站在儿童立场,为儿童创生思维发展的契机,让儿童的思维在最近发展区得到最大化发展,让儿童的思维发展融入教学的每个环节,让思维真正地在儿童心中自由放飞。

[关键词]儿童立场;数学教学;思维;活动;发展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3)30-0047-03

前段时间参加了市级数学教研活动,听了一节课,印象颇深。教者在习题的开发上可谓“下足了功夫”,思维含量之大,有几个问题就只有一个同学举手作答,其他同学听着都感到茫然,课堂在一段时间内成了独角戏,更多的学生游离于课堂之外。再回望我们身边的常态课堂,多数教师在教学中关注的是知识方法的传授,更多的时间是老师在总结方法,归纳解题技巧,学生的解题呈公式化,学习看起来变得轻松了。这背后是学生的思考时间被压缩了,思考的空间变狭隘了。面对常态课上重知识教学,对思维的培养作“冷处理”,公开课上在思维培养上重形式,“假发展”的现象,我们不妨回到数学教学的本源来思考:我们数学教学的本质是什么,仅仅是为了应对考试吗?我们的课堂教学是为了谁的发展,仅仅是关照极个别学生的思维发展吗?

新课程标准指出,课堂教学应引发学生思考,发展学生数学思维。数学的思维能力从本质属性来说,是一种“数学化”的思维方式。心理学研究表明:在进行数学学习时,儿童是以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站在自身经验的基础上,以自我为起点进行数学意义的建构。鉴于以上观点,我们的课堂教学要站在儿童的立场,基于儿童、顺应儿童理应成为我们教学的立足点,儿童的学习起点理应成为我们教学的出发点,通过创生思维发展的契机,引领儿童以自己的方式建构数学思维,让学生的思维发展落实在更多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让思维活动融入教学的每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引发儿童积极思维的动机

情境的创设要基于对儿童的了解,顺应儿童的知识经验、兴趣爱好等。具体直观可感的场景、生活化情境、趣味性情境、悬念性情境等对学生的思维诱发都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一个好的情境不仅能调动着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也是对数学学习方法、思想的一种渗透。

1.设置认知冲突,激发思维动机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在新旧知识结合点上产生的问题,最能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我们的课堂教学要在新旧知识结合点上巧妙布局,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产生认知冲突,造成心理上的悬念,从而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思考。

2.问题引发思考,激活个性思维

无论是故事情境引入,还是游戏情境引入,抑或生活情境的引入,目的都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思维源泉。但不论什么样的情境创设都必须用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富有个性的思维,用问题引导儿童多角度思考,对于儿童个性化思维的发展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

二、活动点化,为儿童提供思维发展的平台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就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进行数学活动的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各种数学活动,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我们课堂中要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引领学生把活动的体验转化为知识的呈现形式,物化为数学思维。

1.重视活动指导,让思考更有效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基于这样的论断,在实际教学中有不少教师对自己的角色判断丧失了标准,似乎过多的组织、指导、评价就是缺乏新课程理念的标志,在实际教学中缺乏自信造成教学行为的失当。其实与其没有活动的指导让学生在自由、放任的活动中原生态地发展,还不如明确活动的目标,明确学生在活动中的责任,指导活动的方法,有效地提高活动的效果,从而启发学生的数学思考。

2.沟通知识联系,让思考更灵活

数学教学应注意将“联系”的观点贯穿教学的全过程。数学知识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每一个新知识无不建立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之上。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从数学内部追溯,对新旧知识进行分析、比较,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实现知识的同化与顺应,建构起牢固的知识网络。

3.注重活动内化,让思考更理性

郑毓信教授指出:“由于数学对象并非物质世界中的真实存在,而只是抽象思维的产物。因此,如果我们始终只是停留在实际操作层面,而不能在头脑中实际地建构起相应的数学对象的话,则根本不可能发展起任何真正的数学思维。”小学生思维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动手操作等活动为表象的建立、问题的思考提供了感性基础,但我们不能停留于操作活动,不能时刻借助于操作解决问题,要明晰操作是为了不操作,要超越操作,从操作过程中理清关系,引导学生将活动内化,进行一定的数学抽象,实现思维的跨越。

三、有效训练,为儿童搭建历练思维的舞台

在教学中教师应深化练习,促进思维发展,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识水平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侧面,有目的、有针对性地为学生提供多种类型的思维训练素材,历练学生的思维。一方面要求我们教师要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思维水平,因地制宜地设计学生通过努力能获得成功的思维练习题。另一方面要求我们教师挖掘典型例题的潜在功能,充分发挥它的导向、典型、发展和教育作用,把知识的根扎得更深,思维之树也就会长得更茂盛。

1.练习设计导引思维的深度

教师要挖掘教材,开发习题,把数学知识溶入活的思维训练中去,并在不断的“问题获解”过程中使思维得到了深化。另外还需要加强变式训练,在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中,促进学生不断深化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引领学生的数学思维走向深入。

2.练习评价激活创新思维

练习评析中,教师要找寻闪光点,激励性的评价可营造一种轻松的氛围,让学生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我们更应关注生生之间的评价,他们有着自己看问题的角度,有着自己的思维方式,他们之间的交流更容易产生智慧的碰撞,更能萌发新的思想。教师要明察秋毫,适时捕捉学生思维的闪光点,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

参考文献:

[1] 张建辉.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学周刊,2013, (26).

[2] 刘宝生.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甘肃教育,2013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