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重非智力因素培养 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重非智力因素培养 提高数学教学质量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据国内外科学的方法对“学习困难”儿童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有三分之二的学习困难者都源于非智力因素.因此,我们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充分挖掘学生的数学学习潜能,帮助学生巩固数学基础,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非智力因素是指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主要是指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可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一、通过正确的价值观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在课堂上,教师可适当介绍一些数学家的生平轶事及数学名题,或是一些已解决或悬而未决的难题与猜想,这些自然会激起学生的钻研热情.同时教师可适时引入中国数学的光辉历史和杰出成就,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思想.我在教学中还利用当今网络发达的优势,经常布置一些课外作业,让学生通过上网去查找有关我国的辉煌的数学史,让学生了解到在古代有我国著名的数学典籍《九章算术》;我国于公元前两千年就已经产生了以正负数的概念及运算法则为标志的代数学;著名的勾股定理是西周数学家商高最早提出来的,也称商高定理;刘徽首创“割圆术”,科学地得出徽率(圆周率)314.在现代,我国在数学领域的丰硕成果也同样令炎黄子孙自豪,如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发起、推广的优选法,被广泛地应用于生产和科学试验,创造了很大的经济价值;陈景润在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道路上取得了至今领先的成果,成功地证明了数论中“1+2”定理,国际誉为“陈氏定理”,等等.这些真实典型的数学史实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还可增强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激励他们刻苦学习,勇于争先.

二、寓教于乐,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活动中的强大动力因素,学生对数学的迷恋往往是从兴趣开始的.数学的丰富内容、深刻思想、巧妙方法和悠久历史都富含着引人入胜的兴趣因素,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掘这些因素,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1.通过数学史的渗透

著名数学教育家张奠宙教授认为:“数学史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在数学教学中适时引入数学史中富有启发意义的历史话题或趣闻轶事,可使学生明白数学并不是一门枯燥无味的学科,而是一门不断发展的生动有趣的学科,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比如,昆虫学家法布尔精通代数学;美国总统林肯精通几何学;加菲尔德给出勾股定理的巧妙证明;法国总统拿破仑在数学上提出了有名的“拿破仑问题”.这些历史名人的数学事例能告诉学生:数学其实是人类的一种文化活动,它不是少数人的专好,而是人人可学,人人可做.

2.发展数学美感

别林斯基说:“美育和德育是密切联系着的,它能陶冶健康的情感,培养崇高的情操,鼓舞人们为建设美好的未来去战斗.”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数学本身也有无穷的美妙.”因此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掘数学教材中蕴藏的丰富的美育素材,以此唤醒学生对数学的美好情感.

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多培养学生对数学美的鉴赏能力,教师要注重让学生感受数学美,领会数学学习的乐趣.学习几何知识时让学生感受几何美,通过代数学习,让学生感受抽象简洁美.例如圆、椭圆、球体体现对称美;公式sin2α+cos2β=1、a2-b2=(a+b)(a-b)体现简洁美;曲线方程体现和谐美;数学概念体现抽象美等.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将这些美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美所带来的愉悦,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3.理论联系实际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导入,能激起学生探究新知的高度热情,也能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巧妙地渗透“数学源于生活”的朴素思想.生活是数学的宝库,无数的数学问题等待开发,生活中存在大量的数学问题,如何将生活问题数学化,是我们的数学教师在教学中悉心追求的方向.从自然界蜂房的构造,从市场经济下的数学手段的使用到生活中常见的地砖的铺设,可以让学生体验“人类离不开数学”.诚如大数学家华罗庚教授所说“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都需要用到数学.这些丰富的选材贴近生活实际,可让学生了解到“原来生活中充满了数学”!

4.丰富课堂教学

单一的学习生活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教师在平时应注重发掘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例如经常进行一些小型的数学竞赛或游戏、数学模型的制作,这样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好奇、好胜甚至好表现是中学生特有的心态,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如能创设恰当的课堂教学情境,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天性,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的基础上,再结合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实际能力,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望而可及、切合实际的奋斗目标的话,就能促进学生主动地去学习、去探索、去发展.比如,在一堂数学导入课中,教师抓住学生的好胜心,有意识地让他们来考老师;抓住他们的好奇心,让他们明晰老师为什么能判断得这么快?让他们的情绪在猜测中时起时落,激起他们要掌握其中秘密的兴趣,从而在课堂上充分地动脑思考,迫切地希望能像老师一样快速地做出判断,由此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另外,根据学生师范专业的特点,可经常让学生走上讲台当小老师,由他们来给同学讲课或评讲习题.为了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可预先定好奖惩条件,只要愿意上讲台来讲的,不管讲得怎样,都会给予肯定和加分,当然准备得越好的,讲得好的,会加越多的分.大多数学生对这种实践活动都表现得很踊跃,大大活跃了课堂气氛,加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专业技能.

三、加强自我观念,提高自我教育能力

由于数学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学习过程难免会让人觉得枯燥,难免遇到困难和挫折.若要使学生能保持学习的热情和毅力,能较好、较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必须要有良好的自我观念.中学生自我观念的可塑性较大,因此教师要积极地帮助学生建立和增强自我观念.

1.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学习的价值

只有让学生真正意识到数学学习的重要性,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经常强调学习数学的重要性,让学生知道数学对训练人的思维能力的作用和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让学生多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在其他学科中的应用,或对今后学习和深造的作用.可让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多了解数学的实际用途,从而让学生明白,数学对国家建设、社会需要和个人前途都是必不可少的.

2.帮助学生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有不少学生在学习数学遇到了挫折和困难的时候没有得到及时疏导和鼓励,导致对学习数学产生了恐惧感,觉得自己不是学数学的料,从此对数学学习失去了信心,成为数学“学困生”.这个时候,教师要及时发现并要有充分的耐心,要想方设法多与他们交流,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多发现他们身上的发光点,只要有一点的进步都要及时表扬和鼓励,多给他们展示自己的机会,帮助他们获得成功,让他们在成功的体验中增强自信心.

3.培养学生自我控制的能力

自控能力的培养就是要使学生有坚强的意志,能善于控制自己的言行,因而学生要有较强的意志控制自己的学习行为,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加强学习意志的锻炼,加强学习的主动意识,并明确一个道理:凡是有利于实现目标的事,都要“强迫”自己积极去做,凡是有碍于实现目标的事,都要“强迫”自己坚决不能去做.因此教师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让学生自觉养成积极、刻苦、勤奋的学习习惯,持之以恒、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去除消极、懒散、怕苦、自卑、骄傲等不良的学习习惯.

四、注重情感教育,转化学习动机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教师要把学生塑造成为什么人,自己也应当成为这样的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人格品行是重要的教育因素之一,教师的世界观,教师对学习、对生活的态度,教师的理想和追求,无一不通过他们的言行举止表露出来,时时刻刻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自己的学生.除了父母,教师是学生相处时间最多、对学生影响最大的人.作为理想、道德和知识的传播者,教师必须有正确的信仰、高尚的品德、丰富的知识、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和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教师通过讲授的科学性、思想性,严谨的治学态度,负责始终的教风,诙谐幽默的语言感染着学生,激励他们以坚忍不拔的顽强精神,向理想目标进取.

另外在课内课外教师还要积极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和心灵沟通,要经常主动关心学生,善待并帮助学困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因势利导、以情导知,以知识本身吸引学生,使学生学习成为一个自我需要、自觉追求的过程.同时,积极创造师生之间平等相待、教学相长、共同研讨的轻松的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令学生在“愿学”、“好学”、“乐学”的氛围中学好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