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由学生的几个质疑问题引发的思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学生的质疑闪耀着他们智慧的火花,善待学生的质疑,并且巧妙地利用质疑,对促进教师的课堂教学和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不无裨益。以学生的几个质疑问题为例,从以学导教、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角度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质疑;以学导教;思辨能力
今天的课堂上,更多的教师习惯于抓住课文的重点,通过教师设疑的方式来达到教学目的。这种教学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因此,我们应尽力突破“教师问,学生答”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变教师“自我设疑”为学生“主动质疑”,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思辨能力,使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并以学生的质疑推动教师的教学,真正做到以学导教。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学生对文本的阅读有自己独特的感悟,每个学生思维的角度和能力各有差异,这就决定了他们提出的质疑问题各不相同。这些质疑问题闪耀着学生智慧的火花,反映了他们质疑、探究的精神。如果教师认真思考,并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一定会在教学上有新的收获。下面仅从学生的质疑中列举一二,谈谈自己的拙见。
一、巧用质疑组织课堂教学
有学生在预习《藤野先生》一文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鲁迅先生用“伟大”一词对藤野先生进行了高度的评价。我认为藤野先生确实是一个值得尊敬的人,但用“伟大”评价似乎太过了些。该怎么理解这一评价呢?
站在教师的角度看,对藤野先生的评价用“伟大”一词非常合适,而学生在预习时因为对当时的背景缺乏必要的了解,所以会有此疑问。在翻阅学生的预习质疑本时,看到了这一质疑问题,我灵光一闪,重新进行了备课,就以此质疑导入教学,以期待一石激起千层浪,看到课堂上学生思维的跳跃。一上课,我表扬了提问的学生,然后向全班出示了该质疑问题:“你认为用‘伟大’评价藤野先生合适吗?说说你们的理由。”
很快全班分成两大阵营,并各自从文中找理由。反对者认为,藤野先生为“我”添改讲义、纠正“我”解剖图中的错误、关心”我“的解剖实习等事件体现了他为人正直、治学严谨、教学认真的品质,但是我们现在的很多老师也会这样对待学生,所以用“敬佩”评价更合适。而支持者从文中找了不少细节来佐证藤野先生无愧“伟大”的评价,比如,“讲义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一一订正,这样一直到教完他所担任的全部功课……”这样的细致入微及持之以恒,估计能做到的教师不多。还有学生结合文中写到的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事件,认为当时很多的日本人极度轻视中国人,一个日本的教师能毫无狭隘的民族偏见,如此尽心地对待一个与他素不相识的别国的学生,这样的老师值得用“伟大”来评价。
面对议论纷纷的学生,我适时补充了一些背景材料。最终大家商议的结果是:藤野先生当得起“伟大”这一评价。原本生硬的背景介绍就这样自然地流入课堂,流入学生的心中。
《藤野先生》一文已执教多次,而这一次的课堂呈现最为精彩。学生的质疑代表了部分学生心中的疑惑,以此导入课堂,更容易激起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而教师根据学生的质疑及时进行二次备课,正体现了“以学导教”的思想。学生永远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法应不时根据学情而改变。巧用质疑组织课堂教学,有时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善用质疑培养思辨能力
在学习《与朱元思书》一文时,有学生提出一个问题:《与朱元思书》一文开头部分用“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总领全文,但下面分写部分却先写“异水”再写“奇山”,前后不一致。把总领句改为“异水奇山,天下独绝”,是不是更好?
说实在的,这个问题也是自己以前阅读时心头闪过的一个小疑惑。当时的念头是,这也许是古人写此文时一时的疏忽而已,于是就把这个问题搁在一边。现在有学生提出,我就让学生分组讨论,说不定学生会给出合理的解释呢。几分钟讨论后,学生有了自己的看法。一种和我原来的想法差不多,认为作者当时写作时没想那么多,现在看来,改为“异水奇山,天下独绝”更好。
另一种观点认为,作者这样写是有意而为之。先山后水是人们通常惯用的顺序,作者也许原本也想按这样的顺序先写山后写水,但当时作者正乘船随江流漂荡,水离他的视线更近,而富春江的水实在太奇异了,所以作者的眼光不自觉地被水牵引住了,这样写更能突出水的奇特。
学生的这两种解释似乎都能自圆其说,他们也为此在课堂上争论不休。最终的解决方案是你认为哪种合理就支持哪种说法。
这一场辩论似乎无果而终,但我却从中看到了思维的碰撞,学生的思辨能力就是在这样的碰撞中得到锻炼和发展。问题的答案是什么已经不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学生在思考,在学习,他们的各种能力在不断的提高。真希望这样的争辩可以更多些。
三、利用质疑激发学习兴趣
学了郭沫若的《雷电颂》后,有学生发现了这样一个让他感到困惑的问题:文中写屈原在东皇太一庙痛斥众神像,说到河伯时,用了“哼,还有你这河伯……哦,你河伯,你是我最初的安慰者”这样一句话,话中用了两个感彩截然不同的叹词“哼”和“哦”。“哼”表示蔑视和贬斥,而“哦”通常表示的是一种赞同和褒扬之情。屈原对河伯的态度到底是怎样的?
这的确是一个好问题。提问者能从细微处质疑,从两个叹词中感受到屈原对河伯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从文中看,屈原对云中君、东君、湘君等众神像进行痛斥、抨击,而河伯也是其中的一个神像,屈原也应加以痛斥。为什么同一句话中前后句态度会有如此大的变化?上网搜索了一下,发现答案五花八门。于是我告诉学生,想要正确了解情况,我们有必要去看一下郭沫若的剧本《屈原》全文。带着寻根究底的渴望,我和学生课后去看了《屈原》这部剧本。在第四幕发现有一个敢于仗义执言的钓者,他曾在《九歌》中扮演河伯,亲眼目睹了屈原受人陷害的经过。这样一来,学生就自然明白屈原为什么对河伯会有这样截然不同的态度。前一个河伯是指神像,而后一个河伯是指扮演河伯的那个钓者。
《雷电颂》是郭沫若历史剧《屈原》中的节选部分,现在因为学生的一个质疑问题,激起大家求知的愿望,引领大家去看了原文,这不能不说是解决了这个质疑问题之外的一大收获。原本很难想象会有学生愿意去看《屈原》整个剧本,现在学生有了问题意识,就产生了解决问题的需要和动力,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的质疑确实带给自己很多的思考。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思维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爱因斯坦也曾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学贵有疑”,“疑”是思之始,是学生进行学习、主动求知的动力。而学生能主动地对学习内容进行质疑问难,这就从根本上改变了他们在课堂上的配角地位,由机械被动的应答,变为积极主动的探究,思维当然会变得格外活跃。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见疑求异,要敢于疑课本之说,疑教师之解,疑权威之言,在提问中探幽索微,寻求真理,掌握知识,发展思维能力,提高认知水平。
参考文献:
[1]韩红艳.学贵有疑:论质疑能力的培养.小学教学参考,2008(33).
[2]车玉民.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时代报告,2012(01).
(作者单位 浙江省鄞州邱隘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