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消费行为变化影响下的日本水产品流通体系特征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消费行为变化影响下的日本水产品流通体系特征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日本水产品消费经历了人均消费数量与金额持续减少,消费品种多样化、地域差异基本消失、消费形态趋向低价、简便化和加工化的变化过程。水产品流通市场经历了市场内流通商品的数量逐年减少,经由市场外流通的商品数量逐年增多。批发市场与传统的零售商店的作用不断下降,流通渠道与流通主体走向多元化。今后日本水产品流通业变化的方向是,适应消费需求的变化,以消费数量、品种、结构和深度引导流通规模、流通结构,流通渠道和流通主体继续得到优化。

关键词:日本;水产品;消费;流通体系

中图分类号:F7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6-0161-03

水产品流通与消费既相互影响又相互制约。流通影响消费的最终实现及实现程度;流通的数量、规模和结构影响消费的水平、规模及结构;流通引导和调节消费。消费是流通存在的前提;消费的数量、水平、结构和深度影响流通规模和结构的变化。日本是水产品的消费大国,国民消费总水平的提高得益于健全的水产品流通市场体系。而在消费行为变化影响下,日本水产品市场的流通主体,流通渠道和流通结构均有相应变化和调整,形成了以批发市场为流通主渠道,超市为流通销售终端的主体,具有特色的水产品流通市场体系

一、日本水产品消费水平的变化

日本于经济高速增长期建立起以大米为中心,水产品、畜禽产品和蔬菜等多种副食构成的“日本型饮食生活”方式。20世纪80年代初期,日本国民的食物消费发生巨大变化并凸显,出现了饮食形式的欧美化,食物内容的多样化,食品容量的小型化,食品的深加工化,就餐方式的外部化及方便化,由追求数量转为注重质量等,而日本型饮食生活也随之走向瓦解。20世纪90年代经历了泡沫经济的阵痛后,日本国民的消费理念日趋成熟,食品消费更加趋向多元化与差异化及个性化。

随着国民生活方式及食物需求的变化,日本水产品消费数量呈现出先增后减的特点。战后初期至1995年,水产品人均年消费量从10 kg稳步上升至历史最高值的37 kg,之后逐年减少,2010年降到33kg,退回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的水平。日本城市家庭每年购买水产品的支出也呈现先增后减的走势。二战后至1992年,日本城市家庭水产品年消费金额持续增长,最高值为1992年的14万日元,从1993年开始逐年减少,目前已降至8万日元左右,占日本居民食品消费支出的9%,比最高峰时的14%减少了5个百分点。

二、水产品供给水平的变化

20世纪70年代以前,日本国内水产品产量基本能满足消费需求,很少从国外进口。但日本水产品产量经历了高峰期后出现大幅减少,国内水产品供求缺口日益增大。仅以食用鱼贝类为例,1976年产量达到最高值后,生产量与供给量逐步减少。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渔业环境恶化及从业人员老龄化程度加深,加速了日本水产品生产的衰退,造成产量与产值逐年减少。水产品产量由最高值的769万吨减少到2010年的428万吨,产值于1982年达到最高值29 000亿日元后开始逐年减少。

国内生产不能满足消费需求,许多品种只能依靠进口,因此日本水产品进口量和进口额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迅速增加。1973年的水产品进口量首次超过出口量,从此日本逐渐成为水产品进口大国。1979年日本首次超过美国,成为水产品进口最多的国家。进口量增加导致日本水产品的自给率不断下降。1975年之前,日本水产品的自给率基本达到100%,之后持续下降,至2010年降为54%。按进口国别看,日本每年从中国进口的水产品数量最多,2010年从中国进口的水产品总额为2 421亿日元,其后依次是泰国、美国、智利和俄罗斯。日本进口的水产品主要是虾类、鲑鳟鱼、金枪鱼、鲐鱼、鱼糜和鱿鱼等。

三、日本水产品消费的演变及特点

在国民整体消费水平、消费方式不断变化的基础上,日本国民的水产品消费行为也相应地经历了复杂多变的过程。

1.品种结构多样化。日本家庭对不同水产品品种的偏好随时间推移有所变化。1965年,日本家庭购买最多的品种依次是竹荚鱼、鱿鱼、鲭鱼,20世纪60年代,这三个品种的消费量曾高达水产品消费总量的1/3。而到了1999年,三个品种的消费量已经减少到14%,取而代之的是金枪鱼、鲑鱼、虾、蟹等中高级水产品。与1965年相比,2009年鲑鱼、鲣鱼、秋刀鱼的人均购买量增加了1.5倍,而竹荚鱼、鱿鱼及鲭鱼各减少了50%。

按家庭年均消费金额衡量,与2008年相比,2009年只有虾类、章鱼、鲭鱼和贝类的消费呈上升趋势,其余品种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减少。其中鲣鱼、竹荚鱼、鱿鱼、蟹、秋刀鱼分别减少了20.5%、18.7%、15.5%、14.2%、7.5%,沙丁鱼、比目鱼、三文鱼、鲷鱼和黄尾鱼也有不同幅度的下滑。

2.消费形态多样化。20世纪五六十年代,日本消费者购买最多的鱼类产品依次是鲜活鱼类、鱼类加工产品和冷冻鱼类。随后鲜活鱼类消费量减少,冷冻鱼类增加,至20世纪80年代末期,购买最多的鱼类产品变为冷冻鱼类,其次是鱼类加工产品。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鲜活鱼类的消费比例上升,冷冻鱼类和鱼类加工产品的消费量略有下降,消费者购买最多的依次是鲜活鱼贝类、其次是鱼类加工产品。过去日本家庭购买的鱼类多带有头和尾,而现在出于调理方便的考虑,普遍要求去掉内脏和鱼骨等废弃物,因此鱼块、生鱼片、干鱼等半制成品更受消费者青睐。

3.不同年龄和收入阶层差异。从表1可以看出,1985—2010年,日本家庭水产品的平均消费量逐年减少,其中户主年龄在49岁以下的家庭减少幅度最大,50岁以上的中老年家庭减少幅度相对较小。从各年龄段的纵向比较看,家庭水产品消费量随户主年龄的递增而增加,户主为30岁以下的家庭,水产品消费量最少,户主为60岁以上的老年家庭消费量最大,户主为30~39岁的家庭,鱼贝类消费量只有60岁以上家庭的1/3。而且不同年龄阶层对品种的偏好有所不同,青年人倾向于消费鲑鱼,而中老年人群偏好竹荚鱼和沙丁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