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院前急诊护理存在的问题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 分析和总结一般医院急诊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以期能够为急诊护理风险的预防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通过文献检索以及临床经验等总结和分析目前急诊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到相应的解决方法。结果 医院急诊科护理工作中主要存在工作效率问题、技术行为问题、护患沟通问题、环境问题、工作人员压力问题等。结论 医院可以从引入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实施质量控制管理、建立良好的沟通平台以及良好的急诊室环境、加强急诊科护士培训及心理疏通等方面入手,完善急诊护理工作,实现急诊护理工作的安全有效。
关键词:急诊护理;问题;对策
护理安全问题是任何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首要问题和核心内容,也是引发医疗纠纷的常见问题。其中,院前急诊护理面对的多数是危、急、重症患者,相应的护理过程及安全问题更是不容忽视。为了提高院前急诊中的护理安全,减少护理风险,笔者分析和总结了一般医院急诊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以期能够为急诊护理风险的预防提供理论支持。
1存在问题
1.1 工作效率问题 一方面,急诊科接诊的患者往往病情较复杂,需要留院观察的患者越来越多,而相应的护理人员不能及时配备到位;另一方面,医护人员的经验和能力有一定的欠缺,导致整体急诊护理工作的效率偏低,这与急诊科急症需要及时得到诊治的需求是相矛盾的,容易出现护理问题。
1.2 技术行为问题区性 很多医院的整体的护士队伍存在着年轻化的趋势,这些年轻人处理问题的熟练度,综合能力差、临床技术欠缺、经验及能力不足,对部分医疗器械等的操作不熟练,导致诊治的延误、急救药品的使用不及时等,容易出现护理安全问题。
1.3 护患沟通问题 护理方,急诊接诊患者复杂,工作量大,没有精力在与患者的沟通方面做到面面俱到,有时甚至出现急躁情绪,可能会导致患者的误会,影响整个护理工作;患者方,挂号急诊的患者病情往往较急重,患者及家属情绪不稳定,自然有不安感与恐惧感。在双方都存在相对不安稳情绪的情况下,更加容易导致护患沟通的不顺利,甚至引发护患纠纷。
1.4 环境问题 急诊工作随机性强,突发事件多,相对空间小,造成环境紧张而嘈杂,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的徐国英[1]对急诊科护士长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65.0%的护士长认为急诊设施布局不当、环境嘈杂是主要的影响护理安全的因素。
1.5 工作人员压力大 急诊科本来就有病种复杂、节奏快、突发事件多、24h不分昼夜工作的特点,相应的护理人员压力大。而且,很多医院都存在急诊工作人员不足,护士超负荷工作,而且工作压力大,容易出现安全问题等。
2 对策
2.1 引入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又叫MEWS,由早期的预警评估系统EWS演变而来,是一种简单的可用于病情及患者预后情况的评估。主要依据心率、血压、体温、意识和呼吸等五项人体基本生理指标对患者进行综合评价,并按照相应的评分标准进行评分,通过分值的大小将患者的病情危重情况进行初步的分组,从而采取不同的医疗及护理处置。
谭雯[2]等通过对326例内科急诊留观患者采取MEWS评分基础上的护理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因此,这是一种可有效用于急诊护理中对患者状态进行预警评估,并在留置观察中使用同样的评分系统对患者的疾病转归趋势进行动态跟踪和实时评价的方法。通过分值化,能够有效指导急诊护士有条不紊地、有层次性地实施护理工作,及早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
2.2 引入SOP质量控制管理 李红梅[3]在急诊护理的质量管理中引入了质量控制,结果显示,急诊科接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由96.5%上升到99.5%,连续一年没有发生护患纠纷。说明质量管理在提高急诊护理有效率、降低护理风险及呼唤纠纷方面是有效的。
①应根据急诊护理的特点,建立一整套在紧急情况下对危重患者的护送、报告、检查、诊断、护理等质量管理体系,形成书面的标准化操作规程(SOP),并进一步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对能够良好实施SOP的护士进行表扬和鼓励,给予相应不能够良好实施操作规程的进行相应处罚;其次,要求护士对已经完成的护理工作进行总结和记录,并通过这些总结不断完善已有的SOP,以使其更加符合临床实际。②加强急诊护士的风险意识,向护士明确护理工作中的高危因素,并注意这些因素的预防以及对患者不同情况的个性化护理。
2.3 建立良好的沟通平台 护理工作的对象是患者,因此,良好的护患沟通是实现有效护理的基石。相关研究表明,78%以上的有利于疾病诊断、治疗和护理的症状是通过有效的沟通获得的。因此,有效的沟通有利于急诊病情的诊断及临床护理的质量,促进患者康复。
在急诊科应该建立良好的沟通平台,通过意见箱、院长信箱等,充分利用空间的、网络的途径,给患者一个可以充分表达意见的平台,并充分听取这些意见,尤其是已经出院的患者及其家属的对急诊医护工作的体会及建议,整合这些观点和建议,之后再应用到实际的医护实践中,再寻求意见建议,再实践,这样形成一个良性的、闭合的反馈机制,有利于加强与患者的沟通。
2.4 建立良好的急诊室环境 医院可以从以下方面试着改变现在可能存在的患者多、环境小、环境拥挤、布局不合理、环境嘈杂的情况,首先,保证接诊室、抢救室、监护室之间无障碍连接,节省抢救时间;其次,加强相邻留观室的隔音效果,保证患者相对安静的休息和治疗环境。
2.5 加强护理人员培训 急诊科接诊的患者往往情况比较复杂,涉及到的医学、护理等方面的知识面广,因此,需要加强对护理人员的技术及服务的培训,特别是年轻护士的相关培训和考核。
首先在技术方面,要在医疗器械的使用方面、常见急重症的诊断、治疗及护理方面以及对特殊患者及病情的特殊护理方面进行定期的培训和考核;其次,在服务方面,要加强护理工作人员服务意识的培训,尤其在语言服务、礼仪服务及与患者或其家属产生分歧时的处理方式等进行培训,加强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另外,要加强护理工作人员之间的经验交流,要求急诊一线护理工作人员每月对自己的护理工作进行总结,并与同仁互相交流心得,以实践为基础提高护理理论水平。
3 结论
急诊科工作重、难度大,对相应护理工作的要求高,且一个急诊科的护理质量也能够在侧面反映一个医院的总体水平,因此,加强急诊护理工作的管理,减少甚至杜绝急诊护理安全问题的出现,是当务之急。可以从引入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实施质量控制管理、建立良好的沟通平台以及良好的急诊室环境、加强急诊科护士培训及心理疏通等方面入手,完善急诊护理工作,实现急诊护理工作的安全有效。
参考文献:
[1]徐国英.急诊护理安全影响因素调查与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06,6(4).
[2]谭雯,侯丹,沈建华.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杂志,2009,26(11B).
[3]李红梅.质量控制在急诊护理质量管理中作用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