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痛风颗粒对高尿酸血症大鼠血清BUN\Cr\UA及XOD的影响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痛风颗粒对高尿酸血症大鼠血清BUN\Cr\UA及XOD的影响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观察痛风颗粒高尿酸血症大鼠血清buncruaxod的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参照文献方法建立高尿酸血症的动物模型,随机分成模型组、苯溴马隆对照组、痛风颗粒大、小、中剂量组,并设立正常对照组,给予相应药物处理,共21天。检测大鼠血清BUN、Cr、UA、XOD。结果:模型在实验第7天出现血尿酸升高,第14天血尿酸下降,第21天血尿酸再次升高;实验第14和21天血尿素氮、肌酐升高,各治疗组血清尿酸水平有所下降,对血清肌酐、尿素氮无明显影响;血清中的XOD,模型组小剂量组比正常对照组、各治疗组显著升高。结论:痛风颗粒具有利尿和促进尿酸的排泄,改善肾功能,抑制XOD酶的活性,可能是降低血清中尿酸的作用机制之一。

【关键词】痛风颗粒;高尿酸血症;尿素氮;肌酐;尿酸;黄嘌呤氧化酶

【中图分类号】R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10-025-3

痛风(Gout)是遗传性和(或)获得性引起的嘌呤代谢障碍和(或)尿酸排泄减少所引起的一组疾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并且与高血压、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肥胖、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密切相关,已成为识别代谢综合征的早期标志,也是当今世界尤其是中老年男性的常见病[2]。高尿酸血症是痛风的前提与生化基础,因此预防和治疗高尿酸血症对痛风患者可起到积极的作用。本研究选用痛风颗粒观察药物致高尿酸血症大鼠模型的影响,并对其机制进行初步探讨。

1实验材料

1.1动物

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66只,体重200±20g,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1.2仪器

赛多利斯BP-1电子天平,分辨率0.1mg,德国赛多利斯公司生产;751型分光光度计,上海第三分析仪器厂生产;80―2低速离心机,上海手术器械厂生产;HW1型电热恒温水浴箱,北京市医疗设备厂生产。

1.3药物

①腺嘌呤片:每片10mg,天津力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号:0611010;②盐酸乙胺丁醇片:每片100mg,武汉中联集团四药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2020293;③苯溴马隆:成都华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产品,规格:50mg,批号20070601;④自制药痛风颗粒(生石膏、知母、甘草等)(鄂药制字(2001)第BZ05-037号),课题组提供,1g颗粒相当于5.33g原药材。

2实验方法

2.1造模

参照文献[3,4]造模方法及预实验结果。随机抽取66只SD大鼠,用腺嘌呤100mg.kg-1、盐酸乙胺丁醇250mg.kg-1溶于10ml蒸馏水中配制成混悬液,按体重10ml.kg-1造模剂灌胃。

2.2给药

大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按随机分为6组,每组11只,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苯溴马隆对照组、痛风颗粒大、中小、剂量组。对照组给予常规饲料,4组连续灌胃给药21天,将每日予腺嘌呤100mg.kg-1和乙胺丁醇250mg.kg-1,于2ml蒸馏水中,造模组灌胃,每日灌服2ml,对照组灌服等剂量的蒸馏水。给药:开始造模即给药,痛风颗粒大剂量组、中剂量组和小剂量组灌胃中药颗粒,实验动物用药量按动物体表面积比率换算等效剂量换算[5],有效剂量折算:大剂量组为1.8mg.kg-1(按生药量计为95.4mg.kg-1)、中剂量组为0.9mg.kg-1(按生药量计为47.7mg.kg-1)和小剂量组为0.45mg.kg-1(按生药量计为23.9mg.kg-1),苯溴马隆为0.022mg.kg-1。

2.3检测指标

分别于实验第7、14天眼球采血检测尿素氮(BUN)、肌苷(Cr)、尿酸(UA)、黄嘌呤氧化酶(XOD),第21天取血检测BUN、Cr、UA。

2.3.1血清尿素氮、肌苷、尿酸

血尿素氮、血肌苷、血尿酸测定取2mL血分离血清,用岛津72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

2.3.2黄嘌呤氧化酶

XOD活力取1ml血,以3500r/min,离心10min分离血清,取澄清上清液,751分光仪比色法测定并计算。

2.4统计分析

所有的数据均采用(-x±s),采用SPSSv15.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各组数据均以(-x±s)表示,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有意义的再作两两比较q检验。

3结果

3.1一般情况

模型组大鼠随着灌胃的日数增加,而出现体重增加缓慢,表现多饮、多尿、皮毛干枯、畏寒拱背、精神萎靡。治疗各组大鼠症状均较模型空白组轻,但不如正常对照组动物健康。

3.2痛风颗粒对高尿酸血症大鼠血清第7、14天的血清BUN、Cr、UA的影响(见表1与表2)

第7天血清中的UA,模型组较正常对照组和大、中剂量组明显升高(p

3.3第21天对血清BUN、Cr、UA、XOD的影响(见表3)

第21天血清中的的UA,模型组模型组较正常对照组和大、中剂量组明显升高(p

4讨论

现代医学将高尿酸血症根据成因分为生成增多型和排泄减少型,并依据肾功能情况选用抑制尿酸生成药如别嘌呤醇或促进尿酸排泄药如苯溴马龙、丙磺舒、苯磺唑酮。尽管这些药物有明显的降尿酸作用,但也有相当大的不良反应,如皮疹、发热、肝肾功能障碍、造血功能异常、痛风发作等,因而限制了其应用的范围。而对高尿酸血症所致间质性肾病,现代医学尚无有效治疗方法。因此,用能降低血尿酸、无明显不良反应的中药成为治疗高尿酸血症的重要课题。

高尿酸血症中医无相应的病证名,根据其导致的疼痛、水肿等症状,以及肥人多患此病等现象,多属于“痰浊”、“瘀血”范畴。中医认为,先天肾气不足,气化、排泄水液功能减弱,后天又过食肥甘厚味,伤及脾胃,致水湿运化失常,湿浊内蕴是高尿酸血症产生的病理基础。痛风颗粒原方来源于武汉市中医医院张荒生教授临床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经验方,在其基础上,我们参考现代中药药理研究结论,确定出由生石膏、丹皮、赤勺、白茅根、全虫、车前草、土茯苓、甘草等组成的痛风颗粒固定方,具有清热利湿,通络止痛之功效。实验结果显示本方具有利尿和促进尿酸的排泄,改善肾功能,在各治疗组XOD值明显比模型组低,其可能为具有抑制XOD酶的活性,但也不排除与血清尿酸的降低相关。

本实验参照文献[3,4]并在预实验基础上予大鼠腺嘌呤、乙胺丁醇灌胃造模,该模型在实验第7天出现血尿酸升高,第14天血尿酸下降,第21天血尿酸再次升高;实验第14和21天血尿素氮、肌酐升高,与文献报道一致。

方中石膏具有解热、中枢镇痛及解渴作用。石膏解热而不发汗,作用快而维持时间短,Ca2+可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对机体免疫有一定促进作用;还具有解痉、抗炎和抗过敏作用,并有利尿作用[6]。知母[7]具有解热作用、抗血小板聚集作用、降血糖作用、磷酸酯酶抑制剂、抗炎作用(知母芒果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降低转氨酶作用,以及其他可使交感神经-肾上腺系统功能活动降低等作用。土茯苓[8]具有抗心肌缺血、抗动脉粥样硬化、β-受体阻滞、细胞免疫抑制、利尿、镇痛作用和解毒作用等。甘草[7]有肾上腺素样作用能促进水钠潴留,排出钾离子,甘草中的甘草甜索和甘草次酸具有糖皮质激素样的抗炎症作用,甘草次酸盐对大鼠甲醛性关节炎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全虫、赤芍及丹皮三药具有抗炎、镇痛、抗凝、抗血栓作用、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对红细胞聚集有明显抑制作用、能降低血淤大鼠的血液黏度、纤维蛋白原的含量和红细胞聚集指数,减少红细胞压积,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9,10,11]。宗上所述,本方具有抗炎、消肿、解热、镇痛、利尿及细胞免疫抑制作用;利尿能促进尿酸排泄;抗炎消肿可以抑制尿酸结晶的炎症反应过程;细胞免疫抑制作用为选择性地抑制致敏T淋巴细胞释放淋巴因子以后的炎症过程,即选择性地抑制细胞免痤反应,而不抑制体渡免疫反应,这一特点对于临床治疗细胞免疫性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结果显示痛风颗粒具有利尿和促进尿酸的排泄,改善肾功能,在各治疗组XOD值明显比模型组低,其可能为具有抑制XOD酶的活性,但也不排除与血清尿酸的降低相关。痛风颗粒具有利尿和促进尿酸的排泄,改善肾功能,抑制XOD酶的活性,可能是降低血清中尿酸的作用机制之一。维持正常的机体功能代谢,为治疗高尿酸血症的治疗提供新的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 邵继红,莫宝庆,喻荣彬,等.南京市社区人群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流行病学调查[J].疾病控制志,2003,7(4):305-308.

[2] 张瑞芬,赵晶.痛风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实用药物与临床,2007,10(4):

244-246.

[3] 张超,曹克光.高尿酸血症及尿酸性肾病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应用[J].实验动物科学与管理,1999,16(4):18-21.

[4] 熊湘明,曲竹秋.大鼠高尿酸血症模型建立[J].天津中医学院学报,2001,4(12):28-29.

[5] 陈奇.中药药理研究方法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103.

[6] 张方元,贾传春.生石膏的合理应用[J].临床研究与报道,16(1):33-36.

[7] 倪梁红,秦民坚.知母资源化学及药理研究进展[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5,24(4):16-20.

[8] 罗拥军.甘草性状鉴别及药理作用[J].中华现代医学与临床,2006,5(4):49-51.

[9] 雷田香,彭延古等.中药全蝎的研究进展[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6,26(4):60-61.

[10] 林巧,杨大国.赤芍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J].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06,6(6):642-644.

[11] 张健萍,李连珍.牡丹皮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概况[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6,21(5):295-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