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莉佳与帆船的世界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莉佳与帆船的世界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打开电脑,输入http://chn106,spaces.live.com,“莉佳与帆船世界”缓缓地浮出。这是一个十九岁女孩的博客,在这里,大量的文章记录了她在帆船世界的欢乐,梦想,奋斗,艰辛,在这里,众多的图片资料让我们体验到帆船世界的鲜活与生动。这个世界既是现实的一个缩影,更有可能是一个延伸。现在,让我们走人帆船的世界,体验莉佳的别样人生。

惊艳绽放

历时六天的世锦赛完美谢幕,12轮竞赛也如期完成,我提前一轮拿下了冠军,这似乎和我赛前所预料的有着天壤之别。赛前预案中我详细地制订了一份计划,而在成绩上的目标是希望进前十,如果超水平发挥,或许有可能力争前三。

——摘自徐莉佳博客

8月6日,对于中国帆船帆板运动来说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在美国举行的2006年世界帆船帆板激光级锦标赛上,中国上海小将徐莉佳以提前一轮的绝对优势夺得激光雷迪尔级世界冠军.这也是中国大陆选手在帆船帆板项目上夺得的第一个奥运项目的世界冠军。徐莉佳的夺冠着实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一一激光级项目一向是欧美人的天下,而徐莉佳从欧洲级转到激光雷迪尔级只有短短的八个月时间!

7月的洛杉矶阳光普照,风力条件极佳。这是年轻的中国队员第一次参加激光级的世界锦标赛,比赛吸引了31个国家和地区的8日名顶级选手参赛;冠军,并不在她的预期之内。

帆船比赛偶然性较大,第一天的比赛结束,她排名第六;第二天一下子跌到第十六;第三天,又升至前三。天公作美.连续三天都是中小风,这正是徐莉佳所擅长的天气。但是第四天,突然碰到了加州几个月难得一见的大风天,莉佳的心理掠过一些胆怯:以前几次大风天的比赛留给她的心理阴影太深了!同欧洲级相比,激光雷迪尔级帆船船大、帆小,操作起来灵敏度要差一些;在大风天,完全靠自身压船,人很快就会累趴下,因此对运动员的体能要求相当高;而体能又一直是徐莉佳乃至中国运动员的弱项。她暗暗告诉自己不要怕,为了这次比赛,她已经准备很多了。终于,她“拼”到了最后一刻.以排名第一的成绩结束了前八轮的比赛。

还有四轮。天气重新变得风和日丽。比赛的气氛越发浓烈了,徐莉佳感到自己的心理也出现了一些微妙的变化:她开始想赢了.人也有些紧张了。幸运的是.在一些顶尖高手因为过于紧张相继出现失误的时候,这个“初出茅庐”的“小将”反而顶住了压力。

还剩最后的两轮。那一夜,徐莉佳与守候在国内的家人一起失眠了:她知道,自己要赢了。

今年6月一号,在北京办签证的时候,徐莉佳和队友特地到天安门广场去看升旗。当五星红旗在北京的天空冉冉升起的时候,徐莉佳专注而庄严地凝视着,她的心里突然翻滚起一种强烈的情绪:什么时候自己也能让五星红旗在国际帆船比赛的赛场迎风飘扬呢?

她做到了!

青青花蕾

今天是我19周岁的生日,也是我第一次阳历和阴历碰到一起的日子。我于1987年8月30农历七夕这天来到了这个世上,现在已经是快要奔二的成年人啦。时间真的过得很快,帆船从10岁开始便陪我一起度过了这9个经历了无数风风雨雨的年头。

——摘自徐莉佳博客

1997年6月27日,徐莉佳仍然清楚地记得这个日子。那天,刚刚结束了四年级的期末考试,爸爸开车送她到青浦淀山湖的上海水上运动场。短短一个多小时的车程从此开启一段新的旅程.10岁的小莉佳显然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不过她有一种莫名的兴奋:这下.可以两个星期不用去练游泳了吧?

一起试训的有五十多号人。两个星期之后,大批学生被退了回去,只留下了七个。小莉佳原本是抱着好玩的心态去的,可能是此前天天和水打交道,水性比较好,没过两天她就可以独自操OP级帆船了,而且方向掌握得也挺好,风感也不错。

将徐莉佳从少体校游泳队一眼“拎出来”的启蒙教练张静仍然清晰地记得当年的情景。“每次我讲话.一队孩子中,总有一颗脑袋探在最前面,我一看,就觉得这孩子有股特别的认真劲.对她就格外关注。”然而张静并不清楚,徐莉佳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她的右耳听力有缺陷。了解了这一点.张静犹豫了,她思忖再三.最后还是把这个特殊的小姑娘留了下来。

OP级帆船船体小.易于操控.它要求参赛队员的年龄在15岁以下,因此,它更像是一个少年项目或基础项目。在教练的悉心培养下,身体条件好.领悟力高、训练刻苦的徐莉佳很快大有起色,在2001年和2002年的OP级帆船(非奥运项目)世锦赛上两次夺冠.成为OP级选手中的佼佼者。

然而,在收获喜悦的同时,问题也接踵而至。

14岁那年,徐莉佳的身高已经突破了1.70米,这引起了教练的担心。OP级是帆船项目中船体最小的,高个子队员在狭小的船舱里活动起来很不方便。一查她的“出身”.有教练大叹“投资失误”——徐莉佳的父母都是搞体育的.爸爸身高1米80,妈妈身高1米74——一般来说,这小姑娘很可能超过1米74,而对应的体重搏在60公斤以上!对OP级选手来说,1米74的个头会影。向转帆的灵活性,60公斤的体重则会使小船吃水加深,直接影响航速,在小风天气中尤其吃亏。

最佳的体露应该是52公斤左右。没办法,只能减肥。徐莉佳每天眼巴巴地看着别人香喷喷地吃着美啸.自己只能靠喝汤吃蔬幕维持营养。十几岁的小姑娘.哪个不对零食情有独钟?她却只能一口一口地吞下“馋水”。所以,在这个生性乐观的小姑娘眼里,快乐的源泉竟是如此平常:饿久了,大吃一顿。

终于有一天,徐莉佳忧心忡忡地同教练商量:不练OP了,练欧洲吧!欧洲级是成人项目,它要求运动员有较大的体重。亚运会将至,张静舍不得爱徒放弃比赛的机会,她告诉徐莉佳:“你有亚运会夺金的本钱。”还是懵懂年龄的小姑娘不清楚自己的本钱究竟是什么.她想得很简单:那就再坚持两个月,到时候我就可以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了!果然,她拿了金牌,教练的第一句话就是:“你可以去吃饱饭了!”就这样,一手将徐莉佳带进帆船世界的张静把她交给了自己的丈夫一一上海欧洲级帆船主教练刘小马。

刘小马从事帆船运动多年,经验丰富,在徐莉佳看来这位教练有许多独特而实用的训练手段。如果说张教练帮她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刘教练则将她的技术推上了更高峰。正是这对夫妻教练携手成就了莉佳的帆船世界。

大海的眷顾

这几天不知道怎么搞的,我的精神面貌超差,连续一个星期都睡不好觉。每天晚上都会腿疼,搞得我训练也大打折扣,真心烦!腰也在隐隐作痛,害得我天天要趴在床上用电脑。我到底是怎么了?我的健康到哪里去了?有过一丝害怕的感觉,害怕上天再次把我和帆船分开,分成两个世界,让我没 有机会再去为我的梦想而拼搏。因为我三年前已经经历过这种感觉了,住在医院的体验是不好受的,见不到大海的心情是糟糕的,碰不到帆船的感觉是郁闷的。

——摘自徐莉佳博客

文章中所提到的三年前的那次经历是可怕的,它险些让徐莉佳永远地告别自己热爱的大海和帆船。2002年,忙于备战亚运会的徐莉佳感觉自己的左腿膝关节隐隐作痛,一心想着比赛的她没有时间也没有心思去顾及这些,便咬牙忍着不说.直到亚运会结束才去检查。结果是脂肪瘤.医生建议手术。

“休息半年,那岂不意味着我没法在雅典奥运会上有出色的发挥了?”

15岁的小姑娘对生命中突如其来的危险毫无预感.在医生和领导的坚持下她心事重重地上了手术台。事后医生告诉她:不是脂肪瘤,是肿瘤,再过两周,没准儿就转为恶性的了,那样她的左腿就要被截肢了。

在医院的日子里,大海成了她梦中的背景:远离喧嚣的波涛,生命显出几分落寞和单调。这段日子让她深刻地体验到:帆船,已经成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了。

手术,在她的腿上留下了一道明显的疤痕.然而更令人心疼的似乎还不是这个。19岁的女孩,该有一双怎样的手?白皙、柔软、小巧;徐莉佳有一双怎样的手?黝黑、宽大,看起来比男人的更粗壮;伸出来,手心累累伤痕,勒破的伤口化作道道白线,永久地刻进掌心。

起帆、装好调节绳、装舵、然后不断地根据风速调整绳索——这便是她每天的功课。当她做这些的时候,你完全可以把她想像成一个水手或者渔夫。在茫茫的大海上,夏天是毒辣的日光,每天五六个小时的暴晒足以毁掉一个人的皮肤。防晒措施是必须的,隔离霜,防晒霜.最好还要抹层粉.即便如此还是被晒得黝黑,满脸痘痘。冬天,海上又阴又冷,身体里仿佛有一个巨大的冰洞,寒气从里向外冒,即使穿着保暖服.仍然瑟瑟发抖,麻木的手脚连操纵船只都变得僵硬起来。

大自然在赋予这项运动独特魅力的同时也带给她更多不同寻常的风险。莉佳12岁那年,帆船队在福建集训。一天,天空阴暗,队伍出海不久就遇到风暴,周围一片漆黑。小莉佳迎着两层楼高的巨浪,坐在满是海水的小船上,举目无亲,急得直掉眼泪。往日遭遇风雨,选手们都会被教练船拖回,而那次,教练的船也翻了,一位队友的船被浪花翻卷着;中向了礁石。徐莉佳哭得稀里哗啦的,不断地想着“老天保佑啊,让我平安回去吧”。大海保佑着这群热爱她的孩子.神奇得很.全队居然没有一个人的器械发生故障.大家奋力划行.终于脱离险境。

这样的险情是刻骨铭心的,然而更大的磨练来自另一个敌人——单调。天海茫茫水天一色,能够点缀这单调乏味的或许只有她们自身了!在极度的疲乏和枯燥中——徐莉佳对那种感觉的表达是令人心痛的——她说,恨不得一头扎进大海,再也不要浮出来。

扬帆远航

第一场比赛已经过了一半,在法国的生河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忙碌+劳累”,每天早出晚归忙比赛,回到驻地后又要忙两餐,手艺倒是学了不少,呵呵。忙碌中也有乐趣每天过得都很充实。

——摘自徐莉佳博客

徐莉佳在这段文字中记录了她今年四月、五月在欧洲训练的一些感受。在将近两个月的时间里帆船队的足迹遍布法国、荷兰、澳大利亚等一些欧洲国家.大量的比赛和训练让她感到自己的体能几乎到了极限。

从OP级到欧洲级再到激光雷迪尔级,徐莉佳不断地调整着。OP级帆船训练为她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体能、对帆船的控制感,对大海的水感和适应力等.这使得她在级别转换中比较得心应手;而欧洲级和雷迪尔级之间也具有一定的共通性。尽管如此,运动员在具体的训练和操作中,在技术和体能方面所面临的挑战还是很大的。

幸运的是这一代运动员有了更多学习的机会,“走出去”大大拓宽了他们的眼界。最近一年徐莉佳就参加了十几个比赛,仅这次欧洲之行就有三场非常重要的赛事.一些世界高水平的选手纷纷亮相。

比赛使徐莉佳很容易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比如她看到国外高水平选手比赛结束之后立刻进行营养补充,这是他们保持体能的手段之一;还有一个显而易见的好处:比赛本身的刺激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日常训练所累积的心理倦怠,在同一些世界高水平运动员的同场竞争中,求胜的欲望被点燃了,运动员的素质大大地得到了提升!

快言快语的徐莉佳思路灵敏。反应迅速。有人说:玩帆船帆板的人都不是一般的聪明。也难怪,在变幻莫测的大海上什么事情都能碰到,没有机敏的应变能力不可能应付得来。由于这项运动本身受自然影响很大.因此.运动员对一些相当专业的理论知识也要有所掌握,比如气象学、空气动力学等等。除了这些,徐莉佳还坚持自学英文。

英文同样为她打开了另一个世界的窗口,她上专业的帆船网站,看原版帆船技术书籍,她用英文写博客,用流利的口语同国外帆船好手交流技术和比赛心得。这次世锦赛拿了冠军,国外记者这样评价她:“这个冠军并不会让她在中国像姚明一样受欢迎,但她的英语却比姚明要好上很多。”

难能可贵的是这个19岁女孩的自知,在自己的文章中她这样写道:“我必须澄清和坚定地告诉大家,这一次真的只是我运气好,老天把最好的机会都留给了我,而并不是我的竞技水平已经达到了世界高手的行列,因为我深知,我离对手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是我为我有更多、更大的技术提升空间而感到高兴。”

年少时的莉佳曾经惧怕过风浪.然而现在.她渴望风浪,渴望着风能让她扬帆远航,尽情地享受那种无边的自由与心灵的荡涤!大海有时美得让人心醉,白色的海鸥在碧蓝的天地间飞来飞去。徐莉佳,这个驾着帆船的女孩就像是一只海鸥,在不断地飞翔。

责编/柏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