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气管切开护理体会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气管切开护理体会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3-0239-01

随着气管切开术适应证的逐渐增加,气管切开患者数量逐年上升,因此,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与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颅脑重症患者由于意识障碍,咳嗽、吞咽反射减弱甚至消失,并且有部分患者可伴有肺部损伤、呼吸不畅、肺部感染等,气道分泌物无法自行排出,造成患者气道通气不畅甚至梗阻,加重脑缺氧、脑水肿,加重原有颅脑病情。气管切开术在颅脑重症患者中是一项重要的有效的治疗措施 [1]。它能够有效地改善呼吸,保证呼吸道通畅。但若操作、护理不当,则可加重原有病情,甚至造成严重并发症。我科2005年1月~2011年1月6年间共对260例颅脑重症患者实施了气管切开术,术后对患者进行严格的护理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2005年1月~2011年1月,我科共行气管切开260例,其中男145例,女115例,年龄12~78岁,平均45岁。其中所患疾病为:重型颅脑损伤123例,高血压脑出血137例,平均置管时间21天。

1.2 术后观察及处理:专人进入重症监护室护理,多参数监护仪24h动态监测呼吸、心率、血压及脉搏血氧饱和度,动态观察瞳孔,高热患者采用冰毯或冰帽、冰袋降温,呼吸不规律者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定期做痰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

1.3 结果:死亡8例,6例自动出院,4例切口皮下气肿,32例伴有肺部感染病例在配合敏感抗生素治疗下症状得到控制,其余病例无因护理不当而发生切口或肺部感染。

2 护理体会

2.1 术后的护理观察及处理气管切开的前几个小时应有专人守护、密切观察,观察的内容主要有:(1)生命体征的观察,主要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意识。(2)并发症的观察,主要包括观察有无皮下气肿、有无出血等。(3)气道是否通畅的观察,主要包括有无脱管、堵管等情况。术后48小时内,患者床旁必须备好无菌气管切开包一个,以防发生意外时及时应用。如果在此期间发生脱管,及时请耳鼻喉科医生处理,不得擅自将套管插回。(4) 密切观察伤口有无渗血,及时更换喉垫。出血量多时应及时静脉或局部给予止血药,仍不能控制时需请耳鼻喉科医生处理。

2.2 术后的护理技术

2.2.1 切口护理:目的是预防切口周围皮肤感染,观察导管位置。由于切口属开放性伤口,易发生感染,应根据切口敷料的具体情况,伤口每日换药一次,为预防感染可在伤口部适量应用庆大霉素等抗菌素。

使用金属套管时,内套管应每日清洗、消毒一次。外套管在术后7~10天伤口形成窦道后,每2~4周更换消毒一次。

2.2.2 吸痰护理:气道内盲目地吸引,只能吸除气管分叉部附近的痰液,而不能除去末梢支气管部的痰液,还会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

支气管哮喘者会因吸痰刺激而诱发支气管痉挛。因此掌握有效的吸痰方法非常必要。注意无菌操作:吸痰过程对吸痰管和气道的污染,会给患者带来肺部感染。因此,吸痰时必须做到无菌操作。掌握吸痰指征:呼吸困难、血氧饱和度下降、剧烈咳嗽、喉部痰鸣。要选择合适的负压:成人以40.0~53.3kPa,小儿

2.2.3 气道湿化护理:气管切开后,使患者失去了鼻腔等上呼吸道对吸入气的加温加湿作用。气体直接进入气管内,并且机械通气时,被送入流速、容量较大的气体,使呼吸道失水,痰液变粘稠;损伤粘液纤毛系统的功能,使清除气道分泌物的能力大大降低,痰液不易排出,甚至阻塞人工气道。因此人工加温加湿,对保护呼吸粘膜纤毛及腺体功能的正常发挥是非常重要的。采用生理盐水250ml+庆大霉素8万U+地塞米松5mg配置采用输液的方式直接滴入气管内,调滴速为4~5滴/min。这样可减少污染的机会,达到气道持续湿化的目的,减少了痰痂的形成,减少刺激,同时减轻了护理工作量。同时要对气道进行超声雾化吸入,每6~8h1次,有利于润湿呼吸道、稀释痰液使之易于咳出。

2.2.4 环境的管理:保持病室的安静、清洁,通风效果好,室温宜,调节在18℃~22℃,湿度在60%~70%为宜。病室每日用紫外线灯照射30min,每4~6h开窗通风1次;每日用2%过氧乙酸擦地面2次。

2.2.5 口腔及皮肤护理:每天为患者进行早晚各1次常规护理;每天为患者温水擦浴2次,每2h为患者翻身叩背,促进排痰。预防褥疮,保持皮肤完整。

2.2.6 拔管的护理:当患者意识逐渐恢复、咳嗽有力、吞咽反射存在、分泌物减少,且无肺部感染时,可行堵管、拔管。拔管后24h内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要警惕瘘口的出血、粘连、肉芽增生等造成的气道梗阻情况,一旦有异常表现应立即通知医师进行处理。

参考文献

[1] 刘则杨,侯军华.气管切开护理与康复手册.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