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农家书屋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农家书屋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农家书屋给新农村建设增添了血液,提高了农民的文化素质,但在管好、用好农家书屋,提高村民阅读兴趣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针对问题,结合具体实际,采取有效的管理,才能发挥农家书屋的最大效益。

[关键词]农家书屋 问题 对策

农家书屋工程是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一项重大工程,旨在解决农民群众“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对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保障农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农家书屋给新农村建设带来了变化,提高了农民的文化素质,促进了良好村风的形成,但在管好、用好农家书屋,提高村民阅读兴趣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

一、农家书屋运行中在的问题

农家书屋工程包括建设、管理、使用和维护四个部分,农家书屋是由政府按照一定标准统一建设的,农家书屋建成之后,按照自主管理、自我服务的模式运行,由于一些客观条件的限制,导致运行过程中出现了以下几个问题:

1 管理人员的问题

目前,农家书屋的管理人员多数由村干部兼任,由于村务缠身,导致其投入到书屋的精力有限,无法保证书屋的开放时间,加上自身缺乏专业知识,业务不熟,不利于图书功能的发挥和阅读活动的推广。个别书屋设有专职管理人员,但受村办公经费限制,这些管理人员几乎没有报酬,缺乏工作的动力和热情。

2 管理制度的问题

图书入库登记不规范,摆放混乱无序;书屋开放时间不规范,随意性较大;图书损毁、流失现象时有发生。借书者都是街坊邻居,碍于面子,无法采用收取押金规范借阅的登记办法,造成一些农民读者借书后有意无意迟还或不还,一些好书、实用书有借无还。另外,受到自身素质的影响,一些归还的图书出现缺页、损页、乱涂乱画的现象。缺少一套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

3 资源匮乏,借阅率低

现在村里青壮年出外打工,留下的大多是妇女、儿童和老人,这部分人是书屋的主要阅读群体,而书屋中涉及农村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的书较多,真正适合他们的读物却很少。再加上这部分人本身缺乏阅读习惯和阅读时间,导致图书的借阅率低。

二、对策与建议

只有在管理人员、管理职责、制度建设、发展机制上不断改进与创新,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才能更好地发挥其社会效益。

1 科学用人,规范管理

对于那些有薪酬支付能力的行政村,可以通过公开招聘的形式,从身体健康且有一定文化素质的村民中加以选拔。为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应该给予适当的薪酬待遇。

那些没有薪酬支付能力的行政村,不可滥竽充数。可将农家书屋并入当地学校图书室,同时挂农家书屋牌子,由学校图书管理员兼管。这样做有很多好处,一是学校图书管理员正常上下班,服务稳定,与农家书屋的管理要求十分吻合。二是学校图书室书籍和农家书屋所配备的图书可以相互补充、相得益彰。村民和学生可以相互借阅图书,提高学校图书室和农家书屋的利用率。三是建设农家书屋的开支就可以省下来,用于其他的相关事业。

2 建立科学的图书管理制度

2.1坚持免费借阅制度

农家书屋的性质是免费为地方社会读者服务,须坚持其公益性。具体操作的时候,可以收取借书押金或信用保证金,待读者归还图书时再归还。这样既可以保证借书的免费性,又可以保证图书的完整性。

2.2保持“有效的”开放时间

农家书屋的服务对象都是农民,尤其是现在的情况下,留守农村的大都是老人、妇女和儿童,再加上农村的经济生活节奏不同于城市,有明显的农忙和农闲区分,因此,在农忙时可以适当增强开放时间的灵活性,在农闲时则必须保证开放时间的稳定性。

2.3健全的借阅制度

农家书屋的藏书毕竟很有限,读者的借阅册数和借阅期限都要控制好,以实现村民对农家书屋信息资源的平等利用。借阅期限不宜太长,以便加快图书流通;人均借阅册数不宜太多,以便更多的读者能享受到有限的资源。

2.4信息资源组织制度

在有限的条件下,一定要做好图书的编码和分类摆放。农家书屋管理者要保证读者对本书屋已有文献的指定获取,而且在较短的时间内能找到,或知道已经被别人借走或预约,为此,农家书屋可以借鉴图书馆的相关信息组织方法,做到管理有序,保证读者对本书屋已有文献的指定获取,而且在较短的时间内能找到。

3 整合资源,培养兴趣

3.1大部分农家书屋都面临资源有限的问题,究其原因,除了农家书屋本身规模小、图书数量有限以外,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统一批次的书屋图书种类雷同,甚至完全相同,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可将农家书屋和市(县)图书馆联动运行,把农家书屋作为市(县)图书馆的分馆,将农家书屋的图书作为馆藏图书进行管理,组织图书流动车将馆藏图书定期调换到农家书屋,使农民群众始终有新书可看。

3.2依托农家书屋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与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读书用书活动,引导村民到农家书屋读书用书,增强农家书屋的吸引力,努力培养农民群众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