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探究式教学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力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 案例背景
在日常的数学教学中,经常听刚说完课的老师说:“现在的学生什么也不会,明明讲过很多遍的题目,一变数值或问题,又卡住了,唉!越来越不会教学了”.学生则经常向老师诉苦:“本来这个题目我懂了,但题目一变又不会了”.究其原因,主要有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学生的领悟内化能力,教师的启发诱导,题目的灵活多变等各方面的因素,其中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是最为关键的.在课堂上教师要避免“满堂灌”,使学生一直处于被动的接受状态,没有发言,表现的机会,这样的教学效率肯定不高.学生的数学学习不能仅限于接受,记忆,模仿,联系,要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形式,教师应让学生去体验,去探索,去感悟,还学生一个:“思考探究的课堂”.
二、 案例回放
师: 同学们,我们看这样的一个探究题:
(人教版课表实验教材《数学》八年级上13.2轴对称变换)如图(1),要在燃气管道上修建一个泵站,分别向A、B两镇供气,泵站修在管道的什么地方,可使所用的输气管线最短.
请同学们讨论一下.(本题是以基本几何图形为背景,主要考查轴对称变换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应用,以及在图形变换过程中对基本图形的识别).
3分钟以后同学们纷纷举手
生1:找出点A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A′,连接A′B,与直线l相交于点P,即点P就是所求.
师:请你把图形做出来,再给大家解释一下这样做的依据好吗?(生1去黑板作图)
生1:由图(2)可知直线l是线段AA′的垂直平分线,所以PA=PA′即PA′+PB=PA+PB,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此时点P一定满足“到A、B两点的距离之和”最短.
师:非常好!本题实质就是已知直线l及l同侧两点A、B,要在l上找一点P,使PA+PB最小,利用轴对称性来解决,这是一个基本的数学模型,在实际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学们,如果我把这个题目变一下呢?
如图(3):“要在燃气管道上修建两个泵站M、N分别向A、B两镇供气泵站修建在管道的什么地方,可使所用的输气管道线AM+MN+NB最短,且M、N两站间的距离为1000m?”请同学们讨论(这时学生来了兴趣,有的在沉思,有的还迫不及待的作图,有的在激烈的争论,不一会班上一位成绩中等的同学举手.)
生2:我认为还是作A点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A′连接A′B,交直线l与M在直线l上截取MN=1000m,即M、N就是所求.(下面一片哗然,一部分同学举手赞成,但有部分同学反对老师,这种做法没有依据,老师喊我……)
师:你能说出你的依据吗?
生2…….(笑着摇头)
师:谁有更好的见解吗?自己站起来说一下.
生3:老师我认为求输气管道的最短路线,实际就是求MA+NB的最小值.如图(4),过点B作l1//L,在直线l1上截取BP使BP=1000m,相当于将MN平移至BP的位置,实际上,不论MN 在直线L 上任何位置,四边形PBNM始终都是平行四边形,则有PM=BN,此时,只需MP+MA最小,这样下面求点M就转化为第(1)种情况,作点A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C,连接CP交直线l与M ,在M点的右侧直线l上截取MN=1000m,即MN就是所求.(教室里响起热烈的掌声,向该同学投出了崇拜的目光)
生4:老师,我还有别的想法.
师:请你到黑板上来演示一下好吗?
生4:如图(5)先作点A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C,过点C作L2//L,在直线L2上截取CD=MN=1000m.连接CB交直线L于点N,在直线L上N点左侧截取NM=1000m,,得点M即点M就是所求.
师:很好,这个同学在解决本题时,动脑筋去思考了,同学们,你能验证他的作法正确吗?在上题的基础上,同学们很快验证了学生4的做法是正确的.
师:同学们,这两个同学的解法虽然不同,一个是先平移再作轴对称,一个先作轴对称,再平移,但他们的实质是相同的.利用数学作图中最基本的模型,通过几何图形的平移,轴对称的变换,紧扣“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这个不变量,实现解题思路的正迁移.(看到同学们对此问题已经掌握,解决了,我趁热打铁拿出九年级数学导学案《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的最后一题.)
师:同学们,你能利用学过的知识解决这一问题吗?如图(6)村庄A,B位于一条小河的两侧,若河岸L1//L2,现在要架设一座与河岸垂直的桥CD,问桥址如何选择,才能使A村到B村的路程最近.请同学们先讨论一下.
很多同学在前面例题的基础上,短时间内就解决了这问题.
三、 分析与反思
(一) 分析
要确定例2中线段的问题,是在例1 中确定的位置的基础上,通过线段的平移,将求线段的问题转化为求点的问题,体现的是一种思路上的延续.这样降低了起点,延缓了坡度,提高了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通常情况下,研究几何图形的基本思路,关键是探寻“变化过程中的规律性”,解决的一般方法是“先定性,后定量”本节课例题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二) 反思
数学教学本身就是思维的教学.波利亚说过数学教育“应给学生发现事物的机会”,“学东西的最好途径是亲自去发现它”.新课程提倡采用“创设情境——数学建模——观察联想——猜想证明”的探究式学习方式,应该说,从“创设情境”到“数学建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能把自己的想法强灌给学生,而是放手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的过程,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发展他们的思维探究能力.
“摘桃子”是教师在教学设计时最常用的比喻,很多人都了解.它说明教学过程的基本特征是它的层次性,这种层次性经常表现为一系列的梯度,而梯度的“潜在”距离往往能左右训练的效果.距离太远,学生会断了念头,距离太近,学生就会少了胃口.比如,对于一个非常难理解的问题学生没有一定的基础,绞尽脑汁也想不出来,但有的教师还要组织学生直接去探究,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其效果当然不好.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认真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基于学生的知识起点和思维起点,切实把握好“已知区”“最近发展区”和“未知区”三者之间的距离,只有距离合理,不同层次的学生才能吃到“桃子”,才能得到有效的训练.
探究式教学并非削弱教师的作用,反而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在教学中介入挖掘思维的过程,引导学生采用不同的手段去解决数学问题,增强学生的基本数学活动经验.教师要不断地探索、实践、反思,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研究水平,才能在探究式教学中成为优秀的引导者,组织者、设计者、启发者、适时适地运用自己的点睛之笔,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创造性地得到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法,使探究式教学真正成为学生高层次思维发展的良好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