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探寻阅卷者的心理预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探寻阅卷者的心理预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高考作文题饱含了命题者的思考,阅卷者对考生作文的心理预期,基本上与命题者相重合。把握阅卷者的心理预期,才能切中题意;超越阅卷者的心理预期,才能写出个性。探寻阅卷者的心理预期,是每个考生面临的首要任务。还原出命题者(以及阅卷人)的心理预期,并进而完成一篇与阅卷人的心理预期高度吻合的应试文章,获得阅卷人的心理共鸣,这种作文方式,不失为一种积极、稳妥的方法。

关键字:高考作文;阅卷者;心理预期;探寻

中图分类号:G633.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1)02-0008-03

高考作文是典型的命题作文,尽管命题方式多种多样,并非完全以指定题目的形式出现。

从理论上来讲,任何命题作文,都蕴含着出题者的某种目的。也就是说,任何一个题目,之所以被命题者拟出,是因为命题者觉得这个题目最能符合出题的规范,达到考试的目的。换言之,在命题者确定题目之时,他的心目中已经有了一种(或一类)最为贴切的范文存在,我们可以把这种目的(或符合这种目的的范文)称之为命题者的心理预期。

高考作文,担负着考查考生观察、思维、归纳及语言表达能力等综合素质的重任,在复杂的命题过程中,高考作文题饱含了命题者的思考,蕴含着丰富的信息。这些信息,有些比较明显,体现于具体题目(包括说明、阐释、相关材料等),但也有部分隐含信息,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完全体现出来,而需要应试者在具体的语境中去体会、领悟。

对这些信息的处理,从审题的角度,是解读隐含信息的过程,而从整个作文考试的过程来看,其实是一个考生在试验、修正、契合出题者(具体体现为阅卷人)的心理预期的过程。

由于高考规模的巨大,阅卷人的数量远远超出了命题者(实际上,由于高考的操作规定,阅卷人与命题者在具体人选上没有交集)。因此,高考命题者的心理预期,并不能完全传达到阅卷者。既然阅卷者不能完全领会命题者的心理预期,因此,在高考作文评阅中,考生所契合的,并不完全是命题者的心理预期。

但是,命题者与阅卷人的心理预期有高度的重合性。这是因为,第一,他们面对的是同一题目;第二,命题者对于高考作文题目的心理预期,可以通过相关的渠道(如阅卷工作之前的学习等)传达给阅卷人。尽管由于信息的模糊,以及受众的规模庞大,每个阅卷人对于命题人的心理预期有着不尽相同的领会与理解,但基本点是大致相同的。

所以,考生的第一步就是要准确把握阅卷者的心理预期,这是保证作文切中题意的“第一刀”。2009年四川省高考作文题目是“熟悉”, 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的高考考生黄蛉逃写了一篇被网民称为“最牛高考作文”的作文,通篇用甲骨文、金文、篆体字等古文字写作。这篇“最牛高考作文”因为刻意用古文字写作,所写内容与“熟悉”无关,严重偏离阅卷者心理预期,得了一个很低的分数。

当然,考生对试题的分析,可能会超过命题者或者阅卷人的心理预期。这是因为,命题者和阅卷人,预设了若干标准,但是广大考生却有无限的可能。试题的包容性,作品的丰富性,正是命题人和阅卷者所期待的。高考作文评分标准,把“丰富”和“有创新”列为发展等级的重要标准。要做到“丰富”和“有创新”,就要对命题做出超越命题人和阅卷人预期的解读。但是,这一解读,需要符合逻辑规律,不要超过命题的内涵,否则就是偏离题意了。

阅卷人的心理预期,既是相对明确而具体的,同时又具有相当的包容性和开放性。考生应试作文,既可以努力去探寻阅卷人的心理预期,同时也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调整阅卷人的心理预期。阅卷人在调整自己心理预期的同时,便获得了一定的自由。从某种程度上说,越是偏离预设比较远的作文,越能契合阅卷者选拔优异作文的预期,越能得到高分。

把握阅卷者的心理预期,才能切中题意;超越阅卷者的心理预期,才能写出个性。探寻阅卷者的心理预期,是每个考生面临的首要任务。

我们以2010年高考作文为例,对这一点进行说明。

在十八个高考作文题中,给定题目的只有3个,给定题目并稍加解释的有3个;而剩下12个给定材料的题目中,有2个给定题目,有4个限定了一个较大的范围,还有6个只给定材料。

我们重点审视六个给定材料却没有给定题目的高考作文,因为这种命题方式考生享有的自由度较大,因而在探讨阅卷者的心理预期更难。

全国统考试卷1给的是一幅漫画,画面非常简洁,四只猫坐在桌边,对应四盘鱼,左边第一只猫盘中的鱼只剩下鱼刺,它双手抚摸肚皮,一脸满足;第二只猫瞪着眼看第三只猫,而第三只猫则指向正在纵身捕鼠的第四只猫,回头向第二只猫说:“都什么年代了,有鱼吃还捉老鼠!”

从画面上看,两边的猫,分别代表了两种生活,左边第一只猫,安享优裕的生活,坐在桌边吃完了鲜鱼,右边第一只猫则离开餐桌去辛辛苦苦地抓老鼠。猫吃鱼与猫捕鼠,本无冲突,但因第三只猫的疑问而起争论。出题者即希望考生对此做出评判与解释。

陕西卷则给定三则小材料:一为一种小鱼在小鱼缸中只能长得很小而放入大水池中则可迅速长大;二为狼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因此顽强地生存下来;三是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的试验。这三则材料的共性较多,都强调环境对人与动物的影响。命题者唯恐考生写成纯生物学或心理学的论文,还特加说明:以上现象启发认识到人才成长是有一定规律的。这个说明,实际上暗示,在命题者心目中,最理想、最切题的作文,应该是谈环境对人的积极影响,即有助于人才的成长。――果然,满分作文,基本上都是谈鼓励、眼界对人才成长的重要性。

福建考题给定的材料是《格林童话》的出版,说格林兄弟认识到了民间故事与人类历史的联系,他们整理出八十六个传说,但仍旧没有找出这种联系,无奈之下只好将其搁置,后来偶尔被朋友发现,结集出版,顿时风靡世界。

这个故事是否真实,具有一定的争议性。但应当承认,这个题目的指向性并不是特别鲜明,同陕西卷相比,福建考生的思考余地极为宽阔。探讨偶然与必然的联系,或者转换思维角度重新审视自己或对象,亦或证明是金子总会闪光,诸如此类的话题,都可以成为考生讨论的对象。

安徽给定的选材是阮元的《吴兴杂诗》一首,这首诗描写的是一副和谐的江南美景。因为诗中写到流水及深浅各异的水域中所种植物,实际上暗含着作者的主观评判:各得其所,和谐共处。相类似的还有上海的高考作文材料,也比较简单,是说丹麦人钓鱼常将小鱼放回河内,等小鱼长大,同时,我国孟子也说过类似的话。

比较复杂的是辽宁的高考作文题目,假借托尼三个时期的三件事让学生阐明道理:一是3岁时托尼伸手进瓶子拿糖果,因为拿得太多而无法取出;二是20岁时托尼去农场工作,因主人允诺可以带走一筐水果,托尼拿不动大筐,转而拿走一小筐;三是58岁的托尼,在老板宣布悬赏10万英镑追回一笔30万英镑贷款时,他向对方要回了21万英镑,从而完成任务并获得1万英镑的资金。

这三个故事都紧紧围绕着“得”与“失”的关系,告诫人们,要主动放弃才能有所得。但是,对于一个涉世未深甚至是尚未涉世的高中毕业生而言,这样的人生感悟,未免有些隔膜。

以灵活性最大的给定材料作文为例,我们可以看到,为了考查考生的人生观、分析能力、表达能力等综合素质,高考命题者是如何尽可能地将自己的主观倾向藏起来,而留下大量的空间让学生发挥。广大的空间,当然有利于综合素质较好的学生将潜能充分发挥出来。但是,正如我们前面所说,偏离阅卷人心理预期越大的作文,获得极端分数的可能性也越大。由于没有了心理预期的标准评价体系,阅卷人必须凭借自己的个人观点去独自作出评判,这种纯粹的个人标准,用来评价主观性极强的作文,很容易见仁见智。

例如,以福建考题为例,有考生作文以《我与真善美诗意栖居》为题,着重谈《格林童话》,“这些传说的真谛,格林兄弟们苦苦寻觅的与人类发展史的联系,于无言处彰显。那便是亘古以来不变的人之血脉――真、善、美。”应该说,从大多数人的角度,并没有将重点放在《格林童话》本身上,但该生认为,《格林童话》本身所体现出来的真善美,是它能够最终获得人们青睐的决定性因素,这在某种程度上又与“是金子总会发光的”这个判断联系起来。但是,如果该生没有将这个基本意思讲明白,或者阅卷人稍微疏忽大意,没有仔细领会该文的主题,很可能会获得偏题的印象。

因此,对于大多数考生而言,依照大多数人的观点,写出契合阅卷人心理预期的作文,是一个稳妥的选择。

在结定材料的作文中,隐藏起来的主观性仍然存在,考生如何在看似漫无涯际的区域寻到命题者(及阅卷人)的心理预期,这是一个非常艰辛的过程――材料越灵活,探索的过程越艰辛。

不过,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些基本的规律仍旧可以把握。比如,从内容上来说,一些关涉时政的问题、以及一些当下的热点问题,有可能也是作文命题者的关注热点。因为这样的问题,既可以看出考生对生活的关注,同时也可以看出考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2010年的高考作文题目中,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和谐、环保,这些热点问题,同样在考试中高调出现了。江苏的《绿色生活》、上海、安徽的考题,都是与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有关;天津的《我生活的世界》、广东的《与你为邻》、重庆的《难题》也都可以直指当今社会;相类似的,如江西的《找回童年》、浙江的《角色转换之间》与全国1卷的漫画,都是跟当前社会重大问题及观念息息相关;而山东、四川的《人生的角度》、陕西、辽宁等省的考题,更是与人生的话题有着密切的关系。

读懂作文题目所含的字面信息,以及相关的隐含信息,从而还原出命题者(以及阅卷人)的心理预期,并进而完成一篇较好的、与阅卷人的心理预期高度吻合的应试文章,获得阅卷人的心理共鸣。这种作文方式,对于时间紧迫、针对性强,而又不容有失的高考作文而言,不失为一种积极、稳妥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