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技巧技巧原则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康德认为人是教育的产物,教育的目的在于塑造人,在于人的全面发展。席勒强调审美教育要培养完美的人性,造就审美的人。硕士论文审美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学思想的核心应该以人为本,以人的和谐发展为本。语文教学中施行审美教育,就是借助语文教材及教学活动中客观存在的美的因素,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感知美、鉴赏美、体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起到“以美引善,以美启真,以美怡情”的作用。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是全面素质教育的极其重要方面,对于培养和造就完整的、具有创造性的个性的人,具有十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语文教学中强化审美教育策略,讲求审美教育技巧应该把握以下三个原则:
第一个原则是领悟形象的直觉妙用。朱光潜认为,形象直觉就是美感经验,能引起美感经验的事物,才算是美。美感经验,就是欣赏自然美或艺术美的心理活动。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认为,直觉认识是对个别事物的认识,是凭直观、任意象而产生的认识,这个意象是孤立的、无沾无碍的。而这种直觉又最易引发人们的审美联想与审美想象。虽然美感经验是与生俱有的,但不加以调养,仍有消失的可能。美感具有共同性。一种是对自然美的欣赏。
人类具有共同的审美要求和审美标准。法国雕塑大师罗丹说:“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自然之美随处可见,海洋、高山、云朵、星辰、日出、日落,这些无一不美;另一种是具有“永久魅力”的美,如希腊的艺术美,还有爱情、友谊、正义、思乡等。许多完美的艺术作品能为不同民族和阶级共同欣赏,达到了思想内容同高超的艺术形式的完美统一。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王维在《山居秋瞑》这首诗中,凭着对晚秋时节雨后山中景色的直觉认识,产生了美感,通过联想用诗的形式表现出来。诗句描绘了晚秋时节雨后山中的情景,用明月照松林,清泉流石上,浣女喧闹竹林,渔船惊动莲叶这几个连续的动景来衬托秋夜的寂静。这种以动衬静的手法,历来为人们所赞叹,苏轼评价这首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人们读到这首诗,便有一种直觉的形象认识,达到了审美的效果。
在审美教育过程中,形成审美想象与审美意象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由于审美意象的推动,审美理想的引导,引起多种心理功能紧张的活动。感知提供表象,表象诱导和激发出情感体验,情感体验又促进了对表象间内在联系的理解,从而使想象更加活跃、更加丰富,而活跃丰富的想象又进一步激发出新的创造欲望。庐山瀑布,使李白产生了强烈的创作冲动,“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审美情感成了表象运动的直接动力,凭借想象对表象间自由关系的理解,使表象按照情感的逻辑加工制作,终于构成了新的审美意象。
人的审美创造本质上是一种实践活动。李白在对自然、对社会的实践活动中,凭借怪伟奇绝的想象,卓异神奇的夸张,再加上非理性因素的介入,灵感突发性的到来,常为审美意象的完成平添几分意外的机缘。由此,李白创作了大量清新自然、雄健奔放的诗歌。其作品如“风行水上,自然成趣”,又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形成了“大江无风,波浪自涌;白云从空,随风变灭”的浪漫主义风格。李白的诗不愧是审美联想与审美想象的楷模,更是审美创新的典范。
第二个原则是保持心理距离。审美距离说是本世纪初瑞士心理学家、美学家布洛提出来的。他认为,审美主体与客体对象之间保持适当的心理距离,是审美活动的一项基本原则。心理距离是人们在审美过程中必要的心理条件,这种距离不是简单地指时间或空间的距离,而是强调审美活动的特殊心理状态。“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在平凡的生活中,人往往会掉入生活的陷阱里,无法抛开现实的目的和需要,所以无视于眼前的娇红嫩绿,无感于周围的良辰美景。人们对自己周围的景物习以为常、司空见惯,审美心理逐渐淡化,因而对它的美的感觉也就模糊、迟钝、视而不见了。只有在心理上保持适当的距离,才能游走于形象的直觉里。由于有适当的距离,才能做出审美的反映,将极平常的景物变为很美的意象。生活在北方的人,面对江南的小桥流水人家,会发出由衷的赞叹;生活在南方的人,见到北方景物的粗犷雄浑,无不惊异万千;生活在城市的人们,进入森林、草原、山村也会流连忘返。距离产生美,有适当的距离,才能做出审美的反映。对自然美的欣赏是这样,对文学艺术的鉴赏也是如此。文学艺术家的长处,在于能够把事物放在某种距离外去观照,由于有适当的距离,才能做出审美的反映,将极为平常的景物,变为很美的意象。因此,优秀的文学作品,总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元杂剧《窦娥冤》中的窦娥,临刑前发下血溅白练、六月降雪、三年大旱的誓愿。窦娥死后三桩誓愿果真应验,尽管主观愿望不可能成为客观现实,但这种距离,却产生出了强烈的美感,使得人心大快。直到今天,窦娥的形象仍能在人们心中产生强烈的震撼。
第三个原则是移情作用。所谓“移情”或者叫做审美的移情作用,是指主体在聚精会神地观照一个对象时,由物我两忘,达到物我统一,把人的生命和情趣“外射”或“移注”到对象里去,使无生命的、无情趣的外物具有人的生命,使客体对象具备了感彩,达到物我交融。《庄子・齐物论》中写庄子梦见自己变成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忽然醒来,自己竟然不知是庄周做梦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庄子创设了一种浑然忘我的物化理论。这种随物宛转,达到了“吾丧我”的境地,就是移情效果。
庄子与惠子站在濠水的桥上,庄子说水里的鱼很快乐,惠子不以为然,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很快乐呢?”庄子回答说:你又不是我,你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很快乐呢?从审美角度来看,水中的鱼是庄子产生移情的物质基础,产生了“以人度物”,“寄情于景”,“托物寓意”的作用。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以我观物,物皆注我的色彩。”从审美移情的角度来看,庄子已经达到了物我交融的程度了。
移情现象是一种特殊的美感。这种移情是以具体形象为依托,以联想为前提,由形象刺激感官引起了联想,从而产生了移情。孔子听到《韶》乐,三月不识肉味,可见他对音乐的热爱已经到了浑然忘我的地步。白居易面对琵琶女高超的演奏技巧,浮想联翩:“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曲终收拨当心划,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诗人、客人、听众沉浸其中,浑然忘我,与音乐浑然一体,达到了超然物外的审美效果。
移情又是以客观的物质条件为基础,以联想为纽带的。“一切景语皆情语”,大自然的景物最能影响人的心境,也最能使人触景生情。孔子面对滔滔的河水发出“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叹。杜牧将看到的深秋的红叶与江南二月的春花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写出了“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诗句。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如现眼前,使人感到秋天犹如春天一样的美丽。《西厢记》中的崔莺莺送张生赴京赶考,在依依惜别时刻,看到秋天的红叶,触景伤怀,发出了“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的感叹,抒发了长亭送别那撕心碎胆的离别伤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