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文体不限”何以沦为“文体不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文体不限”何以沦为“文体不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没有文体的文章是不存在的,文章的体裁是由文章的表达方式和内容决定的。现在作文考试中的“文体不限”不等于“文体不练”。面对“文体不限”,反而要文体多练,甚至要一对一地指导学生进行不同文体的写作训练,切实解决“文体不限”带来的难题。

关键词: 写作教学 文体训练 训练方法

中学生的写作能力、思维发展水平各不相同,但大体上看,学生总是由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因此,安排写作,一般总是小学生、初中生以记叙文或故事文为主,高中生以写议论文为主。过去是这样安排的,纵观世界各国的中学语言教学大体亦是如此安排的。因此,从“文体意识”不强到具有自觉的“文体意识”是写作训练的必经过程,这对中学生来说是一种进步。如今提倡“文体不限”,结果出现什么样的局面呢?导致写作教学中随意性过大。教师在文体训练教学中要么无所适从,要么无所作为,将“文体不限”处理为“文体不练”,作文教学缺乏循序渐进的训练序列,从初中到高三的作文写作训练没有多大区别,高三考“话题”作文,甚至初中也流行话题作文。因为缺乏科学严谨的写作训练序列,初中三年的作文训练在同一个平面上反复进行,评价的标准很随意。学生写了许多文章,究竟有没有进步?下一步该如何改进?学生心中“昏昏”,教师未必“昭昭”。

造成作文训练中种种弊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从教学角度看,写作训练中的文体意识不强难辞其咎。笔者认为在以后的命题或写作教学中应该提倡归真返璞,提倡自觉的“文体意识”。可以允许在中考中写各种不同文体的文章,但规定必须明确具体文体要求,让学生自己选择。

没有文体的文章是不存在的,文章的体裁是由文章的表达方式和内容决定的。“文体不限”不等于“文体不练”。在文体上不加限制,是让学生自己选定最拿手的最擅长的文体,也就是最能显示写作才华的文体。这就要求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写作禀赋,给予有针对性的训练。因此,面对“文体不限”,反而要文体多练,甚至要一对一地指导学生进行不同文体的写作训练,切实解决“文体不限”带来的难题。笔者认为,常规文体(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的写作必须先从规范开始,打好扎实的基础,尤其是初中生的写作训练更应以“规范”为目标。在此基础上可以让学生依自己的兴趣和自身所长,专功某一文体。从学生未来的发展来讲,规范文体是最起码的要求。

在文体写作教学的整体训练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正确理解题意,因题选体,明辨文体得失,量体裁衣;让学生了解不同的文体有自身的表达优势,也有其不足之处,对选用的文体可进行创造性改造,艺术性地加以运用,但要慎重持之;具体地个别指导学生选择文体,使学生明白自己的性情专长,素材积累的表达优势;指导他们在准确理解题意基础上确定文体,在自己熟悉的文体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比较,权衡优劣,选定最佳的写作文体。

【案例】“不倒翁”话题作文教学实录片段

师:好,5分钟时间,大家开始做不倒翁。(学生做不倒翁。5分钟到)

师:哪名同学向大家描述一下自己做的不倒翁?

生:圆圆的身子,高高的帽子,一双微眯的眼睛,一张向上微翘的嘴巴,这就是我做的不倒翁。

生:我做的是一个不倒翁小妹妹。(众生笑)她穿着白低红点的花裙子,梳着两条小辫子,大大的眼睛,弯弯的眉毛。推一推她,她就会“咯咯”地笑个不停,似乎在喊我:“小姐姐,快来玩呀!”

生:他浑身又圆又胖,披着一件红色的官袍,戴着一顶扁扁的乌纱帽,又滑又亮的额头下的小眼睛滴溜溜地转着,大嘴巴上还有一撮小胡子,一翘一翘的。

师:同学们描述得都非常生动。下面,哪名同学向大家介绍一下你制作不倒翁的过程?

生:首先,要把橡皮泥均匀地粘在鸡蛋壳的底部;其次,把纸裁成一面扇形,再把扇形纸折叠成圆锥,底部用透明胶粘在鸡蛋壳上;最后,在圆锥体上画上自己喜欢的面具就可以了。

师:制作程序介绍得比较清楚,其他同学还有补充吗?

生:在介绍制作步骤之前,还应该先介绍材料,尤其是鸡蛋壳要打破小头力保下部完好要说清楚。

生:我认为制作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也要介绍清楚,譬如,把纸裁成一面扇形,扇形的底部必须与鸡蛋壳直径最大处的大小相等。

生:还有橡皮泥该填多少也应该说清楚,因为太多它不容易倒下去,太少有不容易站起来,大约填到三分之一就可以了;另外,橡皮泥还要压实,与鸡蛋壳粘紧,否则,橡皮泥就会在鸡蛋壳里滚动。

师:这样一说,就更清楚了。刚才我注意到同学们在做不倒翁的时候表情各异,那说明同学们心里想的也不会一样。大家都说说,你们想了些什么?有什么感悟?可以动笔写一写。

生:我感到“小事不可轻视”。老师要我们做不倒翁,我从开始就觉得简单极了。1分钟时,我漫不经心地往鸡蛋壳里塞橡皮泥;2分钟时,鸡蛋壳被我不小心弄破了一点;3分时,扇形纸面截小了,我得重新找纸。我偷眼看了一眼同桌,他已经画眉毛了;4分钟时,我手脚忙乱又把纸撕破了;5分钟时,老师拿着一个同学的作品在展示了;6分钟,时间到,彻底失败......我静心自问,是什么原因让我这个初中二年级的学生在这个小问题上栽跟头?那就是一开始我小看了它,轻视了它。

师:好,观点鲜明,还有真情实感。

在上面的案例中,笔者巧妙地利用情境教学,依次要求描述、说明、谈感想,将不同文体的要求寓于其中,学生由此了解了不同的文体各有表达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