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共生视阈下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探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通过对共生概念进行解读,剖析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相同与不同之处,探究共生理论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理念耦合之处,提出两者科学合理地对接的策略。
【关键词】共生 校园文化 企业文化 对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9C-0025-02
实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是深入践行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鲠手段和关建环节,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也是众多学者关注的焦点。而将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纳人共生理论的视野下,是一种全新的研究思路与范式。
一、共生内涵的解析
在国内,共生是现代生物学、哲学、社会学、教育学、经济学等领域共同关心的问题,只是各个领域的视角和借用的理论基础不同而已。生物学家洪黎民认为,广义的共生认为自然界就是一个共生体,其中的动物、植物与人类之间中需要相互和谐,才能共生共荣。而狭义的共生是指由于生存的需要,生物之间按照某种模式互相依存与相互作用地生活在一起,形成共同生存、协同进化的共生关系。哲学家李思强认为共生是指事物之间或单元之间形成的一种和谐统一、相互促进、共生共荣的命运关系,同时他借鉴《易经》中的“太极图”构建出独具民族特色的“泰慧图”,并在此基础上创建了“共生构建说”的哲学理论。社会学家胡守钧认为社会共生是人的基本存在方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存在互补性和利益冲突,而人的个体为了生存和发展,又必须与他人合作,这导致了共生的可能,并最终提出了“社会共生论”。教育学家张诗亚以自然与人文独特视角提出共生教育理念,同时指出“共生教育”需解决两个问题:一个问题是人类自身的生长同它外部世界的良性发展形成一个共生互补的系统,另一个问题是在与其他民族、其他文化相处以及对待自己的文化和现代化发展这些问题中形成的文化“共生”。一个是人与自然“共生”,一个是文化上的“共生”,这两个问题解决好了,我们才有可能解决我们的教育问题。以上学者关注的是不同领域下共生概念的解析。
在国外,研究共生(symbiosis)这一范畴出现在生物学、哲学、工业生态学以及社会学等领域。德国植物病理学家德贝里(Debary,1831-1888)认为“共生是不同生物密切生活在一起(live together)”;日本哲学家尾关周二在《共生的理想》一书中认为共生是以异质性为前提,当事者在价值、规范、目标等方面的差异才建立起的“相互生存”关系;丹麦卡伦堡(Kalund-borg)公司出版的《工业共生》一书中认为工业共生是以共生理论和工业生态学相关理论为基础,通过企业间的合作关系,共同提高企业的生存能力和获利能力,实现对资源的节约和环境保护。以上学者关注的是不同个体之间的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关系。
综观国内外学者关于共生理论的剖析可知,大家对共生概念都有自己的理解,但是他们有以下共同点:首先,共生是现实社会的诉求。竞争只是一种生存状态,不是社会化的最终目的,人类社会的最终目标是共生。其次,共生存在于自然界及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它具有本体论的内涵。再次,共生具有方法论的价值,共生不仅是一种生物识别机制,也是一种社会科学方法——共生方法。基于此,我们可以对共生的内涵予以概括。所谓的共生是指在允许异质化基础上的相互适应,共同生存与发展,不同主体在自己的“生态位”上发挥不同作用,从而实现总体上和谐。共生的基础是个性、差异,而共生的实质是求同、协调。共生具备三个特征:一是交互性。共生涉及两种或多种主体之间的相互交往、相互依赖,共同存在与发展。二是互惠性。互惠性是共生最显著的特点,它是指相互作用的主体双方能从共生关系中实现利益共享,使双方得以发展。三是开放性。共生各方是不确定的,它是处于不断发展与变化的过程中,最终实现共生双方的有效整合。
二、校园文化与工业文化异同性剖析
(一)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差异性分析
校园文化的建设主体是师生,而企业文化的建设主体是企业员工,因此两者在价值观与建设目标要求上等方面存在一定差距,这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差异。
在价值观方面,学生主要偏向于个人价值取向,创新意识、成本意识、质量意识与安全意识相对缺乏,在人际关系方面,注重与同龄人交往,而企业人则更加注重与企业相同的价值观,他们的成本意识、质量意识、交货期意识与安全意识非常强烈,注重产品的质量,时刻关注成本,按期、按要求交货,经常与不同人生观、价值观的人打交道。
在建设目标要求上,企业主要强调责任感,注重结果,倡导激烈竞争与企业认同感,注重业绩与优质的服务,企业文化建设目标是为社会提供更好的服务的同时追求利润和效益最大化。学校则是强调使命感,重过程,倡导宽松、民主、和谐与浓郁的学术氛围与精神文化,从而培养高素质与高责任感的未来社会需求的人才。校园文化建设目标重点是校风、教风、学风等精神文化建设,它以和谐的校园环境、丰富的文化生活、浓郁的学术氛围、科学的人文精神为目标,使学校形态、文化神态、办学实力、文明魅力相辅相成,促进学校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地发展。
(二)工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相同性分析
工业文化与校园文化虽然有诸多不同之处,但它们都是一种组织文化与管理文化,是文化的下位概念,属于亚文化范畴。它们以人为中心与着力点,具有培养人、塑造人、引导人、感染人的功能,目的都是为了提高管理水平,增强其在社会中核心竞争力,促进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都具有导向、规范、协调、激励和凝聚作用,同时两者都包含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四个方面的内容。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学校主要培养适应社会生产需求与企业文化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这就要求校园文化在注重自身文化建设的同时,也要吸收企业文化的要素,以此共同促进人才素质的提高和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三、校企文化对接相关理念与共生理论的耦合之处
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相关理念与共生理论的耦合,表现在两者对人才的要求在本质上是一致的。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是面向生产、管理和服务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直接服务于企业,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这意味着学校学生毕业后将到企业就业。但如前所述,企业文化和学校文化在某些方面存在一定差异,从而导致毕业生不能顺利地从“学生”向“企业员工”的角色转变,最终不能适应企业的管理环境或被企业淘汰。这就要求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时,要充分发挥与挖掘学校的特色文化,同时还要将企业先进的文化理念、管理制度与核心价值观等有价值的元素渗透到校园文化中,使之成为新的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而逐渐缩减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差距,使学生能一定程度上了解、认识、熟悉并认同企业文化,进而实现校企文化的对接,以便更好地服务学生成长与发展,培养未来社会事业的接班人与合格的国家公民。
从以上的论述可以看出,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理念与共生理论存在着诸多的耦合,虽然出发点不同,但目标都是一致的。即以育人为本,深入挖掘学校与企业共同点与不同点,使两者相互依存,共同发展。
基于共生理论视阈下探究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关键在于确定和实施有效的教育教学策略。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作出努力。
第一,以学校为主体,把企业文化融入校园,实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出发点与落脚点是职业学校。因此,校企文化对接必须以学校为主体,在充分挖掘学校自身文化特色基础上,还要吸纳优秀企业的经营理念、管理理念和核心价值观,以培养企业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为办学目标,树立“企业化”的办学理念,在学校中不断营造企业文化氛围,努力构建企业化的校园文化,使企业文化的价值观与校园文化的价值观共存。
第二,以文化互渗为途径,推动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互渗,是两者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的结果。在建设校园文化时,我们可以将先进的企业文化理念和科学的管理制度引入校园,从而丰富校园文化内涵。同时通过毕业生到企业就业,进而实现校园文化对企业文化产生强烈的辐射与促进作用,最终产生积极的影响。
第三,以互建实习实训基地为平台,深化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实习和实训是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和职业素养的有效路径。通过校园实习实训基地的企业化,把学生的实习和实训放在企业进行,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体验企业的经营理念与操作流程,接受浓厚的企业文化的熏陶和严格的职业训练,从而在培养学生某种技术或技能的同时,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意识与职业素养。同时,企业通过学生的实习实训,了解学生运用知识与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招收高素质的企业员工打下基础,最终实现企业与学校双赢。
第四,以课程改革与课堂教学为媒介,夯实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课程是学校教学的核心,要夯实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学校要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考虑将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纳入课程改革之中,使教材开发与设置、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等方面凸显出企业的要求。学校还要进行社会调查、人才需求预测和专业发展的预判,在此基础上由学校及相关行业和企业的专家共同参与,合理设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教学计划,科学地开发与安排课程,按照行业和企业的要求组织课堂教学活动。同时,学校还可以参与企业的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达到校企双赢。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宣讲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使学生对企业文化的理念、内涵和精神有所认识,同时要进行教学方式与方法的创新,力戒生搬硬套和照本宣科,可通过案例教学、现场教学等形式实现企业文化与教学内容的融合,让学生在模拟的环境中感受到企业文化的深刻内涵与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