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汉字中的“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汉字中的“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手”在汉字的演变过程中千变万化,形虽然发生了变化,义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拟就“手”在汉字中的形变做初步的探讨,希望对我们的语文学习有所帮助。

【关键词】手 形变 意义联系

【中图分类号】H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01-0130-02

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很多方面都用到手,于是,汉字中含有“手”的字就有很多。“手”在汉字中形体上有很多变化,辨析一番,有趣更有益。

手( )(括号内表示篆体的写法,下同),字形原像伸开五指的手。在合体字中,“手”大多在左边,且变成形旁——扌。如打、捡、排、扬等字,这些字的意义与手相关,是显而易见的。“手”在合体字中处于下方作字底,有时不变形,如拳、拿、摹、攀、挈等字。在上方或左边,有时只稍作变形,如拜、掰、看。“看”字从手从目,是会意字,表示手放在眼睛上面看东西的动作。“拜”的右边实际上是“手”和“下”合写变化而来的,两手向下,不就是拜吗?

“手”在不少字中变成“又”,篆文写成 ,以三指代表五指,像右手形。从“又”的字多与手有关,如支、鼓、取、曼等。叉,手指间夹有东西。及,从又从人,意思是手捉住了前面的人,本义就是追上、赶上。支,手持枝条之形。鼓,左边是一面鼓,右边是手拿鼓槌之物去敲打左边的鼓的样子。殳(shū),小篆的形体是 ,上部是一支弯柄的器械,下部是一只手,就是手拿器械的意思。含有“殳”的字,往往与手持器械去撞击、打杀有关,如殴、毁、芟(割除杂草)等字。“手”变成“又”,而“又”在有的字中又变成“”。例如“左”( )字,上面是一只手,下面是木工用的矩尺,以帮助手做工,表示帮助、辅佐的意思,后来主要用左字分担表方位的意思,表帮助、辅佐的本义时,就写成“佐”。又如“有”字,手持肉之形,以此表示有的意思。

攴( ),音pū,下部是手,上部是开杈的木棍之类的东西,手持木棍,就是扑打的意思。《说文解字》:“攴,小击也。”寇,从宀,从攴元,闯入别人的屋子(宀),扑击(攴)别人的脑袋(元),真是凶暴,还不算“盗匪”吗?“攴”又可以变成“攵”,由“攵”组成的字,大多与手持棍棒去扑、击有关,如攻、放、教、收、救等。

叙字有两个异体字: 、 ,这里很明显地看出,又、攵、攴,都因“手”而表意相同。

爪( ),多像手指朝下抓东西的样子。凡由爪组成的字,大都与手或手的动作有关,如采、爬、舀等。觅,从爪从见,寻找东西要用手找,用眼看。受( ),上面是一只手(爪),下面的“又”也是一只手,中间的“冖”是由盘子变形而来的,两手同“受”一物品,一手给(授予),一手接(接受)。受就兼有接受和授予两义。后来在受字左边加上扌,用来专表授予之意,这样,“受”“授”就有了明确的分工,再不会受、授不清了。

( ),手的模样还依稀可辨,事、隶(古“逮”字)等字里面都含有手。秉,本意就是一把禾稻或手拿着禾稻。《诗经·大田》中“彼有遗秉”,就是“那边田里还有掉下来的禾稻”的意思。由手拿禾稻之义引申为拿着、持着之意,就很自然了,如“秉烛夜游”的“秉”。“兼”的本义是一手持两株禾,由此引申为同做两件或两件以上的事及其他相关意义。

盥( )字中,手又变了形,这个字下部是盛东西的皿,上部的中间是水,两侧是左右两只手,双手在皿中洗的意思。《红楼梦》第三回中“盥手毕,又捧上茶来”中的盥,正是洗手的意思。印( ),意为用手按得一个人弯腰曲背。后来,“手”(即“爪”)放到左边,形状也变为“ ”,“人”(卩)放到右边,印的本义就是按的意思,又引申为按的图章。

手字变形为“ ”,祭( )便是典型例证。此字表示手持肉举行祭祀之礼。此字在“察”等字中变成了声旁。注意,“祭”的上部不能写成“癶”,“癶”本是两只脚的形状,“登”就是双脚往上走的意思。

手又可变形为“寸”( )。这是个指事字,意思是手掌下一寸的位置,此处叫寸口,寸口距手掌的长度为一寸。从“寸”的字,大多与手的动作或尺寸标准相关,如付、守、寻、封等字。又如“得”( ),手持贝(古时货币)在路上行走,表示有所得。

两只手同时向上,就变成弄字底或兵字底:廾, 。进入汉字,它们的位置一般在下。廾,音gǒng,与今“拱手”的“拱”字的音义相同。含有“廾”或“ ”的字,多与两手的动作有关,如开、弈、弃、具、共等字。弄( ),两手拿着玉,表赏玩。兵( ),两手举着长柄斧头,表示武器,引申为士兵等。再看“舆”字,应有四只“手”了,是的,篆文正是这样的: ,表示四只手在举一件东西。舆的本义就是举,如《战国策·战策三》中有:“百人舆瓢而趋,不如一人持瓢而走。”当舆字的上半部中间变成“车”后,又指车厢或泛指车,如“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荀子《劝学》)“舆”字又有众多之意,这是从“众手共举”之义引申出来的,而“舆论”就是众人之议了。

一双手都用上,且书写时位置偏上方,就变成 。如“承”( )字的两边和中间各有一只“手”,本义是捧,又引申为接受、承受等。丞( ),两边也各表示“手”,中间表示一个向左弯腰屈背的人陷入坑中,左右两只手拉着这个人出来,因而“丞”的本义是救,如扬雄的《羽猎赋》:“丞民乎农桑”(用农桑之业来拯救百姓)。这里,“丞”实际上是“拯”的本字,读作zhěng。“丞”从救的本义又引申为辅助。丞相,辅助皇帝处理政事的官职。秦汉以后,“丞”往往指各地方官的副职,如副县令称为县丞,副知府称为府丞。

手在汉字中还有一些变形,当然主要的是变为“扌、、、又(攴、攵、殳)、爪( )、 、廾、 ”等。但请注意,不要在汉字中一见到这些部件,就认为都是手字变化来的,而去做牵强附会的解释。像“鸡、圣、难”等字都含有“又”,“卉、奔”等字含有“廾”,可这些“又、廾”与手却不相干,貌合而神离。

手在汉字中变化多端,认真体会,对我们的语文学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