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试析数字化校园环境下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试析数字化校园环境下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当今社会,信息和知识的数量成倍增长。大学生必须掌握获取信息的捷径,提高有效利用信息资源的能力,力求在专业学习和职业生涯规划方面达到预期的目的。本文通过调查,针对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 个人知识管理 知识创新

个人知识管理(PKM,Personal Knowledge Management)的概念最早是由Paul Dorsey教授在1999年提出:“个人知识管理应该被看做既有逻辑概念层面又有实际操作层面的一套解决问题的技巧与方法。”个人知识管理是一种新的知识管理的理念和方法,能将个人拥有的各种资料、随手可得的信息变成更有价值的知识,最终利于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通过对个人知识进行管理,大学生可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信息素养,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体系,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竞争力,为实现个人价值和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1 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现状调查

笔者采取调查问卷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抽样调查了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二至三年级的学生,共发放调查问卷106份,收回有效问卷97份,回收率91.5%。本调查主要从大学生对个人知识管理的认识、获取、交流共享、利用创新以及大学生对学校课堂在个人知识管理获得方面的情况进行了调查。

1.1 大学生对个人知识管理的认识情况

大学生在学习上具有很强的自主性和选择性。大学普遍实行学分制,在完成专业必修课的前提下,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大学生学习知识又具有广泛性和前沿性的特点,学校提供网上电子文献,举行学术活动,邀请社会名士到校演讲。大学生获取知识的多样化,让很多大学生无法取舍,容易产生混乱,从而不能有效提取和运用知识,更难达到知识的创新。在本次调查中,对个人知识管理有一定了解的大学生占15%;不了解的占85%。大学生在个人知识管理工具的选择上,选通讯录的占72.5%;选文档的占92.5%;选博客的占55%;选个性化多页面浏览器的占47.5%;选邮件E-mail的占65%;选其他的占12.5%。相比之下,文档、通讯录、邮件比起其他工具较为大学生所熟知。

1.2 学生个人知识获取的情况

现今社会信息超载,大学生除了从课堂、实验和实习中获得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外,还从图书馆、互联网、报纸、广播电视、学术讲座、同学互相学习等多种渠道获得大量的信息,但大学生不知如何从众多的信息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并将它们转化为知识。同时,大学生对已经获得的知识不知如何管理,不懂得高效地提取和利用知识。通过调查,在获取知识时,大学生能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知识需求的占27.5%;有一些认识的占57.5%;不清楚的占15%。在回答大学课堂中的知识学习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时,认为课堂知识丰富,可以满足需求的占5%;认为课堂知识浅显,课后查找资料进一步学习的占32.5%;认为课堂知识太少,会通过各种方式来丰富自己的占45%;而没有想过这个问题的占17.5%。在遇到不理解的专业词汇时,大学生所采用的方式方面,找周围朋友讨论的占10%;利用网络搜索的占85%;选择不去了解的占5%。在网上看到一些信息时,多看几次,将信息记在脑子里的占17.5%;记在笔记本上的占17.5%;保存在电脑里的占57.5%;不采取任何行动的占7.5%。

1.3 大学生个人知识的交流与共享情况

数字化校园环境下,大学生面对大量的知识和信息,很多人迷失在“知识的海洋”中。大学校园是一个培养人才、知识传播、知识创新的主要阵地,而大学生是未来知识工作者的主要群体,他们对知识的组织和处理的方式与他们的学习质量直接相关。当前高校的大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较宽,而知识的甄别能力较弱。调查显示,在平时学习中,大学生一般采用的交流方式为:面对面交流占85%;电话、短信占87.5%;利用E—mail、QQ占50%;通过博客留言的方式占5%。大学生知识分享情况方面,经常将获取到的知识分享给别人的占40%;偶尔的占50%;很少的占10%。调查还发现大学生和同学进行知识交流共享存在困难,认为没有交流平台的占25%;认为经常不见面、没有机会交流的占42.5%;认为因为觉得别人不愿意和自己交流的占10%;而认为因自己表达能力不好、不好意思和别人交流的占22.5%。

1.4 大学生个人知识的利用和创新情况

大学生信息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个人知识的利用和创新,一些大学生信息素养低,信息意识淡薄,信息处理能力较差,缺乏对知识信息的识别、获取、更新、开发、利用、评价等能力。调查显示,在获得知识后,大学生对自己存储或学到知识的利用情况,经常提取利用的占42.5%;偶尔的占45%;很少的占12.5%。在记录了某些专业课的课件或笔记后,在需要时提取知识的情况,能很快提取找出的占35%;提取有一点慢的占52.5%;很慢的占10%;根本找不到的占2.5%。在建立个人知识库和对知识库更新维护方面,能够对获取到的知识加以归类和组织,并建立个人知识库的占45%;建立个人知识库并且定期对知识库进行维护和更新的占22.5%;很少会维护更新的占32.5%。在知识创新方面,知道什么是知识创新的占32.5%;知道一点的占42.5%;不知道的占25%。

1.5 大学生对学校课堂在个人知识管理获得方面的情况

课堂是学校传授知识的主要阵地,更是学生获取知识最多的渠道之一。调查显示,在课堂教学中,大学生认为老师讲授过个人知识管理内容的占37.5%;没有讲授过个人知识管理内容的占62.5%。可见,学校缺乏对学生个人知识管理的教育和指导。大学生在对待个人知识管理的态度上,认为个人知识管理重要的占72.5%;认为一般的占10%;认为无所谓的占17.5%。大学生评估自己在个人知识管理应用情况上,评价没有应用的占5%;很少有应用的占32.5%;认为应用一般的占42.5%;普遍应用的占14.5%;非常普遍应用的占5.5%。

2 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许多大学生对个人知识管理有较大的需求,认为它重要并且必要,而现在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的现状却不容乐观。

2.1 大学生对个人知识管理缺乏认识

调查发现,很多大学生对个人知识管理不清楚,有些学生仅限于知道个人知识管理是一种对知识的管理。在平日学习中,用来管理知识的工具,如通讯录、文档、博客、邮件、浏览器等,都有接触运用,也利用它们来存储知识或与他人交流。但对这些工具的运用仅仅停留在存储信息,知识仅限于其基本用途,没有将它们的功能应用到知识管理上。由于缺乏对个人知识管理的认知,对管理工具不能全面运用,进而对实施个人知识管理没有一个系统的认知。

2.2 大学生知识利用率低,不能及时更新个人知识库

大学生在获取知识后,对知识的利用率低,在需要某些知识时,又不能快速提取。不能快速提取知识的很大的原因是大学生没有对知识进行合理的归类,形成系统知识,自己所获取的知识,仅仅停留在习得的层面上。有些大学生虽然能够建立个人知识库,但这个知识库结构简单,只能算是自己获得知识的一个累积库,而且对于自己建立的这个知识库缺乏知识更新和维护,所以,认真说来,并不能算是建立了知识库。

2.3 大学生个人知识的交流与共享的条件不足

知识与他人分享交流,不仅可以更新知识,还能增加其他知识。知识共享可以实现知识的部分价值,也可以深化自有的知识。从调查结果来看,学生对知识的交流并不缺乏,并且更愿意通过面对面、电话、短信交流。但是,通过电话、短信交流毕竟是有限的,还有可能造成交流的失误或失真。采用面对面交流的同学认为缺少交流平台,同学见面机会少,阻碍了他们进行知识交流与共享,面对面交流就因此变得困难,大学生个人知识的交流和共享缺乏条件,缺乏环境。

2.4 大学生对个人知识需求不清楚,缺乏知识创新

大学生对自己所需求的知识不是很清楚,不能甄别哪些知识是自己所需要的,尽管大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多种多样。在课堂知识方面,大部分同学懂得课后进行补充,但依然不清楚自己需要什么类型的知识。创新能力是当今社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能力之一,个人知识管理就是为了达到知识创新,从而提升自身素养,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大学生对知识创新的认识不足,对知识创新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没有把进行知识创新列入自己的学习规划和目标。

2.5 大学缺乏相应的个人知识管理课程和学习指导

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是大学生个人对知识的识别、获取、存储、学习、利用、创新的管理过程,目的是提高大学生个人的创新能力和应变能力,以增强个人竞争力。大学生利用个人知识管理的管理工具,通过有意识、有目标的学习和对知识的有效管理,对所学知识进行创新应用,提高个人的价值和竞争力。学校课堂教授和运用个人知识管理远远不够,缺乏这方面的课程,缺乏系统具体的教授和学习指导,没有形成要求,学生的个人知识管理就比较薄弱。

3 提高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的对策

个人知识管理有助于把握学习的本质和过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信息素养,完善专业知识体系,提高学习能力,是终身学习的有效途径。

3.1 主动认识个人知识管理,有效利用管理工具

要做好个人知识管理,大学生就应学习个人知识管理的方法和内容,熟悉操作工具,充分发挥管理工具的功能。大学生要主动认识个人知识管理,有效利用管理工具,而不是不仅仅停留在管理工具本身的基本应用上。通过对个人知识的管理,去发现、理解、整理、使用知识。通过对已有知识的分类、激活并对新获取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综合,使个体的隐性知识得以发掘和显化,从而使个体的认知结构得以扩充,知识也能得到更好的理解和更清晰地表达。

3.2 善于获取所需知识,维护和更新个人知识库

获取知识是进行知识管理的重要前提和保证。当代大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多种多样,大学生必须掌握获取和利用信息的有效方法,提高有效获取和利用新资源的能力,要通过人际交往资源、个人文档、个人的专业资料、个人心得体会、网络资源等建立个人知识库,使之从无序到有序、从零散到规范,便于在学习和工作中使用并进行分类管理。知识的价值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知识价值有增有贬,入库的知识也非全都正确,也存在不必要的、重复的冗余信息。在学习过程中,随着认识的深入,对某些问题可能出现完全不同的看法,这就要求对知识库进行定期的维护与更新,调整与优化,对知识进行增添、修改、删除,使知识库的管理科学合理,更好地发挥其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及专业技能的重要作用。

3.3 参与知识交流和共享,建立和完善个人专业知识体系

人与人在互相交流中,知识可以得到增值,与人交流不仅是学习的过程,同时也是实现自身知识管理的过程。通过有效的个人知识管理,可以提高个人信息意识和对信息的敏感性、选择能力及消化吸收能力。大学生应当创造条件并善于把自己的知识和他人交流分享。要建立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就必须对获取的知识进行管理,可以利用电脑、软件等工具进行存储和整理。通过有效的个人知识管理,把获得的分散、零碎的知识,形成系统知识,增强个人知识的实用性和操作性,从而不断完善个人专业知识体系。

3.4 提高大学生对知识的利用率,鼓励知识创新

个人知识管理通过对学习过程中所反馈的信息的提取、筛选和反思,从而有效地做出计划和决策,促进思想到行动的转化。具体而言,个人知识管理激发个体对知识的需求,利用丰富的信息资源、熟练掌握信息检索方法和先进的知识管理工具,采用逐步构建个人知识库等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主动、有效地实施个人知识管理,提高大学生对知识的利用率,使个体知晓已有的知识,在需要时有效使用,将新知识融合到已有的知识体系中,并对知识进行大胆创新。

3.5 分析知识需求,开设相应课程,指导学生建立个人知识管理系统

知识需求是个人知识管理实施的起点,大学生需要对个人在学习中所需要掌握和以后工作中所要应用的知识资源进行具体的分析,从而确定相关知识的分类和知识类别下的知识要素的类型。大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应该有一个清晰的规划,进而准确把握自己的知识需求。大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特点、兴趣以及最有可能的就业方向,搭建起个人的知识框架,这个框架的主体部分越早定下越好,不宜进行大的调整,枝节部分可以随着自己的学习不断深入,加以调整。学校应开设相应课程,指导学生建立个人知识管理系统,实施个人知识管理可以整合和更新个人的信息资源,使个人的学习、应变和创新能力得到提高,从而提高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刘咏梅,王琦,彭连刚.中国知识管理研究现状综述与趋势分析[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9,(02).

[2]霍艳芳.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初探[J].图书馆学研究,2007,(02).

[3]杨丽娜.BLOG在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的应用研究[J].计算机与信息技术,2008,(09).

[4]凌冬梅,沈治宏.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的方法[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7).

[5]韦春伊.浅谈研究生个人知识管理[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