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烧伤患者创面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性护理措施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烧伤患者创面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性护理措施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目的 探讨烧伤患者创面感染相关因素预防性护理措施。方法 本次实验以我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所收治的56例烧伤患者为实验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的临床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临床护理基础上,接受创面感染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经过临床护理,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其中,实验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和死亡率都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实验数据对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

【关键词】 烧伤患者;创面感染;相关因素;预防性护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391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2724-01

烧伤为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外科疾病,大部分烧伤患者经过及时有效的临床治疗,能够度过急性治疗期,然而,在患者恢复过程中,有很多患者会因创面感染问题而引起病情的进一步恶化。烧伤会导致患者自身免疫能力显著下降,皮肤低于微生物的自然屏障遭到破坏,进而增加了微生物感染的发生几率,同时,坏死的皮肤也是微生物繁殖和成长的主要场所,若得不到良好的处置,会增加创面感染的危险。为了降低创面感染的发生几率,研究创面感染的影响因素,本院对烧伤患者实施了创面感染临床护理,并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现对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实验以我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所收治的56例烧伤患者为实验对象,男性30例,女性26例,患者年龄范围在18岁至68岁,平均年龄为(42.5±1.4)岁。患者的有创动静脉检测结果为:左心房压力无显著提高,氧合指数(PaO2/FiO2)在200mmHg以下,中心静脉压在5cmH2O以下,肺动脉契压在18mmHg以下。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浅静脉充盈不良、烦躁不安、尿量减少、脉搏细弱、心率增速、呕吐、恶心、肢体发凉等。患者的烧伤原因主要包括:化学烧伤6例,电流火花烧伤3例,蒸汽烫伤9例,火焰烧伤28例,开水烫伤10例。烧伤程度分级为:Ⅱ至Ⅲ度混合烧伤25例,Ⅱ度烧伤31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8人,并保证两组患者不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建立静脉通道,及时补液,纠正低蛋白血症、电解质紊乱和酸中毒症状,同时给予吸氧和通气等综合性的辅助治疗,并接受血气分析和血电解质检测等临床检查,密切监测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呼吸、脉搏和心跳等情况。

实验组患者在上述临床治疗和护理措施基础上,实施创面感染护理,具体措施为:第一,环境护理:根据患者烧伤情况的不同,为患者合理安排病房,保持良好的室内环境,定时开窗通风换气,使用空气净化器保持空气质量。将病房内的湿度控制在40%至60%,温度控制在28至32℃之间,每天实施两次空气消毒,每周进行一次空气培养,将室内空气的细菌总数控制在500个/m3以内,使用高压蒸气灭菌技术每天对棉垫进行消毒处理,并定期更换[1]。床单被套等物品均需要经过高压蒸汽消毒后再使用,且每周更换两次以上,避免无关人员随意出入病房,患者床上用悬吊烤灯和保温架要保持干燥,在与创面相接触时要铺垫无菌纱布,若发生污染或潮湿需及时更换。第二,规范操作:严格执行感染和消毒管理制度,落实安全责任,树立无菌操作理念,定期对医疗用品进行消毒处理。医护人员在进行创面操作时,要保证手部清洁,强化自身防护措施,操作前后都要进行仔细消毒,防止造成患者之间的交叉感染。在开启液体时做到消毒液一人一用以及器械和敷料的无菌化处理,在换药要戴无菌手套、口罩和帽子,对于大范围烧伤的患者,在更换药物时要穿好隔离衣,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范,避免换药时对机体造成损伤,如有必要,则需在不同患者换药之间对空气进行消毒,以保证创面的干燥和清洁。若创面敷料发生污染或潮湿,则要立即更换敷料,并尽量采用暴露疗法,使用克霉挫软膏涂抹创面,或使用两性霉素B喷洒创面。严格掌握各种药物的不良反应、适应证、用量、用法,在联合使用多种抗生素时,要注意药物配伍禁忌,进行静脉滴注时要做到药物现配现用,保证药物的时效性和血药浓度。第三,饮食护理:烧伤后患者机体的蛋白分解和代谢都处于旺盛状态,易导致热能的大量消耗,形成负氮平衡,同时,患者免疫力和抵抗力的下降,也会增加感染危险。所以,在临床护理过程中,要加强患者的营养供给,多食用富含纤维素、高蛋白、高热量的易消化食物,增加水分的摄入量,从而降低肠源性感染的发生率,维持肠道功能和结构,预防菌群失调,保护患者的胃肠道黏膜功能[2]。

1.3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用卡方检验两组患者之间数据资料,对计量数据使用t检验,如P

2 结果

经过临床护理,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其中,实验组28例患者中仅有1例患者发生了感染,感染发生率为3.5%,无感染死亡病例;对照组患者中有3例发生了感染,感染发生率为10.7%,1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3.5%。两组患者的实验数据对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

3 讨论

烧伤指的是由腐蚀性物质、强辐射、高温或者接触电流所导致的机体损伤。烧伤的程度会受到温度的高低和时间的长短等因素的影响,烧伤深度一般可以划分为Ⅰ度、Ⅱ度和Ⅲ度三个等级。Ⅰ度烧伤指的是皮肤无水疱,剧痛发红,且有轻度水肿;Ⅱ度烧伤指的是皮肤呈白色或红色,充满黏稠或清澈的液体,且有水疱;Ⅲ度烧伤指的是皮肤呈炭化皮革状、黑色、变软或表面发白,其主要原因在于皮肤的末梢神经受到破坏。Ⅲ度和Ⅱ度烧伤,尤其是深度大面积烧伤,经过临床治疗后,新生的皮肤会较薄,且耐磨性降低,常发生糜烂、水疱,进而形成残余创面,如创面得不到有效处理,则真皮内的汗腺和皮脂腺会被分泌物阻塞,进而出现潴留性小囊泡,最终造成皮肤感染[3]。

临床医学研究结果表明,烧伤感染的相关因素主要包括:第一,细菌寄宿于人体会逐渐形成致病菌,由于烧伤患者的自身免疫功能受到损坏,机体皮肤失去保护的屏障,内环境的紊乱以及各种病理生理变化,都会导致烧伤创面出现坏死或充血水肿,这也为致病菌提供了适宜的培养基,寄宿于患者体内或外界的真菌能够在此繁殖,最终导致细菌性感染[4];第二,重度烧伤患者由于皮肤失去保护屏障,创面会渗出大量液体,导致创面和床单潮湿,形成局部温湿的环境,促进了细菌的繁殖和生长;任何的侵入性治疗或操作,如深静脉穿刺置管输液、气管插管、导尿管、长期留置胃管等,都会导致细菌入侵和细菌感染的发生;第三,在严重烧伤患者使用广谱抗生素或局部抗菌药进行临床治疗时,会导致菌群之间的关系遭到破坏,部分抗生素能够形成对细菌生长的抑制作用,患者自身菌群间也会失去平衡关系,因而细菌会被逐步杀死和抑制,这一过程会改变患者体内的微生态环境,进而间接促进真菌的生长[5]。

综上所述,对烧伤患者实施创面感染护理不仅能够促进新生皮肤的生长,而且能够控制创面感染的发生,加快创面的愈合速度,有利于巩固临床治疗效果,加快患者康复速度,同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为其制定出针对性的抗感染辅助治疗。

参考文献

[1] 宋芳.控制烧伤患者创面感染的护理措施[J].齐鲁护理杂志,2009,9(1):441.

[2] 周继涛.糖尿病烧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5):325.

[3] 方方.烧伤浸浴治疗的护理[J].实用临床医学,2009,7(1):119.

[4] 夏美华.烧伤创面感染103例预防性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13):180.

[5] 罗影.烧伤患者创面感染的相关因素及管理对策[J].辽宁医学院学报,2009,30(5):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