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艺术的时代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艺术的时代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就好像我们总是将艺术这张侧脸从混沌世界的参差百态中挑出来仔细鉴赏一样,现在我们所做的又是从当下的时代中挑选一些年轻艺术家来鉴赏。尽管他们并不足以完整描绘中国当代艺术的全貌,甚至并不作为典型或者代表,但他们身上的特征以及看待世界的眼光或多或少都带着属于这个时代的气息。时代的更迭让艺术家们不得不经历被时间冲刷的过程,经历历史的大浪淘沙,一些人会在历史中留下印记,一些会作为构成当下的一部分。在众多对艺术家的评价中,有一点是我们一直看到却无人提及的精神,我认为非常珍贵,那就是年轻人在艺术面前的那份沉静,还有什么比一个精力旺盛甚至躁动的身体耐得住寂寞更令人感动的呢?

唐炬推荐:陈飞、谢郴安、刘向东

黄燎原推荐:洪绍裴、郑维、宋陈

陈海涛推荐:宋元元、马轲、周轶伦

王丛卉推荐:陈飞、金钕、洪绍裴

姜楠推荐:张鹏、王光乐

鲍栋推荐:黄然、赵要、杨心广

杨敏推荐:孔令楠、闫珩

夏彦国推荐:梁硕

李东妊推荐:张宗元、黄静远

黄燎原――北京现在画廊负责人

专长木刻的郑维以板子作为他创作的重要媒介,加之各种各样如颜料、磁带等这样的元素,形成了他比较独特的艺术语言;洪绍裴的作品也一样是从平面上凸出的,但不同的是那些突出的部分是以颜料来完成的,并不是直接用现成的材料,这其实是一个非常革命性的举动,因为从早期火热的现代主义年代,艺术家们就试图把绘画从二维空间转化为三维空间,但他们在转化过程中用的是现成物,比如磁带、小提琴、信纸、毛笔附着在画面上,而洪绍裴完全是用颜料来完成,使它变成了类似雕塑式的绘画作品。如果发展顺利,他在美术史上会成为一个很重要的人;同样,宋陈刚开始也是用一些树枝和泥土作立体的画,后来都变成手工制做了。

艺术的鉴赏角度

我推荐的年轻艺术家作品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立体,这些画都从平面凸出来,这算我近期的审美情趣和方向。其实判断一个艺术家所谓的好坏都是个人标准,而且每一个艺术家的特点都很不一样,很难有一个什么公理。从我个人来说其实很简单:观看、阅读、道听途说和思考,然后形成自己的一个说不清道不明的标准。众多客观因素形成了自己主观的审美感受。

个人认为美术史上每一次革命都是技术的革命(包括观念的革命)。比如印象派的光、野兽派的变形其实都是完成了技术上的革命。摄影、建筑艺术也是技术上的问题,所以技术革命非常重要。对年轻艺术家的欣赏我更注重独创性,因为学术已经进入萝h白菜各有一好的混乱状态了,我认为无论是阅读书籍、音乐、舞蹈还是当代艺术等事物的时候,其实很多人也都有这种独创性,但得看它是否在你的审美范围之内――以你的审美去判断,既有延续性又有独特性,它是会有未来的,这很重要。

从我推荐的艺术家来说,他们更多的并不是做装置实验,而还是不约而同的在做和传统绘画相结合的实验,有时难以定义作品到底应该算什么类别,但归根结底还是在研究绘画的范畴,探讨的还是绘画的问题,而好多艺术家如今已经脱离了传统的绘画。

当代年轻艺术家的气息

年轻的艺术家身上大多都有独创性,但有的人玩着玩着就不玩了,对于这些年轻艺术家来说关键就看能不能坚持了,这个特别重要。每个时代都有属于那个时代的潮流和气息,这是历史的潮流,其实用材料创作作品也有一个世纪了,但在现在这个时代的年轻艺术家身上慢慢地开始越来越突出了。现在对于媒介材料的研究和运用已经成为当代艺术的一个重要课题。

追潮流你就落后了!每一个好的艺术家应该是开风气之先的,只是这只能等到历史来作证,但重要的是每个人最起码有个很明确的方向在走。每个时代的艺术家应该是继承和开拓相结合的。

市场好坏对艺术评价的影响

评价艺术是需要考虑市场的,市场和艺术创作是一母双生的,缺了谁都不行。所有的艺术都要过商业这一关,不商业的艺术不是艺术。因为它永远躲在未知的地方,最后就没有人把它当艺术了。对于艺术家来说,一件作品只有进入流通渠道才算最终完成了。这和做音乐一样,不停做实验但是没有人承认、没有人吸取你的元素、你没有影响到后代,那自然就被淘汰了,我们根本不知道它存在过。所谓的大师都是对后世有很大影响的人,他们启发了很多后人,变得很重要,是市场决定了它的重要。而市场需要时间慢慢培养,随着历史的尘埃落定,有些人慢慢地就不在了,而真正有价值的那些就会留下来。

我想对青年艺术家说……

在当下市场不是特别好的情况下,埋头苦干。也许艺术家的黄金期就这么长,在没成名的时候把东西做好了,未来就是你的。就像梵高最后被挖出来便影响了很多人一样,成了大师。人多经历一些事情总是好的,你们都还年轻,当老了以后盘点自己的生活也不至于一片空白。

唐炬――艺术品收藏家

这三个艺术家的作品都有收藏。这几个年轻人所拥有的气质很适合绘画,这从他们的作品中就可以看出来。那些怪异的所谓当代艺术的东西影响了很多年轻人,但他们并不被现在的所谓“潮流”影响,只是按照自己内心的感受、喜好和欲望去努力创作,这是很难得的。比如当时在拍卖会上看到陈飞的作品,顿时感到眼前一亮,他的线描和所用的造型手段很少见,绘画语言上怪诞而特别。尽管不太了解画家本人,但画面所带来的感受却非常深刻;而刚开始并不关注的刘向东在几年以后对东北民俗生活极致描绘的作品真令人刮目相看。

艺术的鉴赏角度

对于作品的欣赏还是以个人的审美和感觉为主,是扑面而来的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就这样抓住你了,具体无法说出来,或者说宁可不说。但绘画基础和功底是必须的,必须基于这一点再谈艺术家的天赋、修养和他的思考。这种评价标准还和个人偏好有关,我偏好绘画这种传统形式胜于装置、影像。我认为年轻人还是应该延续和继承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

当代年轻艺术家的气息

因为时代不同,年轻人信息获取的渠道更丰富,能够看到的接触到的更广泛这是优势,但也有可能会变成一个劣势,往往不能集中精力了。就如拿压力和压强的关系来做一个比喻:同样的压力下,面积越大压强就越小。而架上绘画需要一个人非常大的投入才能达到一种高度,否则便难以预见他将来还能走多远。我从来不用“写实”这样的框框作为甄选艺术品的条件。所谓当代艺术对应的应该是现代艺术;写实对应的应该是抽象、表现主义。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的架上绘画基本面貌就是写实,中国的画家并没有将现代艺术作为课题去研究,也没有投入力量去做,从现代艺术上去做一个阶段性的发展,所以中国的架上绘画滞后于西方。然而突然就到了当代艺术了,强调观念、强调一些很悬很虚的东西,很多人觉得不需要在艺术史的背景下,只要有想法有观念也能行,于是造就了不少肤浅的艺术家。在艺术鉴赏方面其实我无所谓当代不当代。

市场好坏对艺术评价的影响

以我的收藏来看,从不太考虑市场这一因素,选择往往就是抱着“喜欢就行”的心态。因为我真正在收藏的是艺术,而不仅仅只是做为一种投资,一旦遇到需要的作品我就会想去拥有他,当然也要量力而行。并不考虑这一因素的原因还有我反而觉得,年轻艺术家的作品价格太高并不是一个好事情,要给将来留足空间。

我想对青年艺术家说……

“我不希望艺术家把这件事情当成一种谋生的手段,只有发自内心喜欢,创作的时候才会感到真正的开心,这样当有进步才会充满成就感。如果单纯是为了获得一些财富,在这个世界上过的好一些,以这样的观念维系艺术的道路是会有问题的。架上绘画要能耐得住寂寞、沉得下心,坚持长久做下去才能达到一定的高度。希望年轻人更专注的做这件事情,不要涉猎的太多将力量分散。如果能真正的有一些好的构思和巧妙的想法,那么多种形式是可以接受的,而不是学一些皮毛刻意搞极端标新立异,制造一些有悖于人正常审美取向的噱头,更应该从智慧方面给人一种启发,或者从人文关怀的角度让人感受一些东西。智慧和爱才是有意义的。”

姜楠――艺术经纪人、批评家

艺术的鉴赏角度

我们生活在当下这个时代,因而不自觉地更关注属于这个时代的当代艺术,因为它往往与我们自身的生存体验和成长经验存在着紧密的关系。这种陷入自发性的关系的背后,其实表达了每个关注当代艺术的人的一种态度,有时是一种需要,有时也是一种追求。我推荐的两位年轻艺术家,用以创作的主要媒介分别是影像和绘画,其作品也不但几乎没有类比之处,反而在作品风格上反差极大。而正因如此,他们在我看来却都非常完整地呈现了在当代艺术领域关于年轻艺术家表达自我与人性,普世与现世的问题上的多种可能。这样的殊途也恰恰表现了年轻艺术家的创造力和与世界对话的能力,即发现了在社会快速成长的过程中被忽视的和被伤害的问题,以近乎残酷的呈现和以近乎修行的自持都是唤醒人类对本体身份的思考。这样的方式或许还有更多。

我认为绘画的技术是必须具备的,它可以帮你更清晰和完整的表达你的思想与感情。但对艺术创作而言,想象力才是最重要的。我平时有很多时间和年轻艺术家在一起,我认为多聆听他们的声音与看到他们的作品一样重要。很多年轻艺术家目前还处在艺术创作的适应期和调整期,他们的作品面貌还不能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所以多与他们沟通聊天,在这个过程中你慢慢能感受到哪些年轻人更有能力完成自己的理想。从作品的角度来说,我喜欢年轻人把作品当作自己在每一个当下的出口,把你了解的世界呈现出来已足够了。毕竟真诚的表达自我是最关键的,要相信你的声音是独一无二的。

当代年轻艺术家的气息

年轻人身上具备坚持,勇于承受,不妥协,不追随权力。这些都是我很欣赏的特点。我很早就开始收藏他们的作品。每一个艺术家在创作期,都在经历其“当代”的时期,而当代艺术的每一个当下都是不断变化的。尤其是在现在这个快速消费的社会转型期,除了艺术上的创造力的问题,对社会事件的质疑和表态更是一个评判自我与社会关系,剖析多重价值与审美观念,确立正义人格与独立艺术观点的重要问题。市场好坏对艺术评价的影响

我可能更在乎他(她)的作品在什么样的地方被展出,我不主动打听谁的作品卖得怎么样,除非有人告诉了我。我很早之前买过几张年轻艺术家谢墨凛的作品。当时他刚刚回国住在黑桥艺术区,现在慢慢他的作品也在“空间站”做了个展,前几天在佩斯也有展出。有时候见到有意思的画就压根不会考虑它是否升值的问题,我觉得都很正常。我基本上也不会刻意去保留或出售谁的,出售作品有时也是为了推动市场的关注度。

我想对青年艺术家说……

注意身体,少熬夜。

鲍栋――艺术批评家

这几个艺术家都来自不同背景。央美毕业的杨心广从小在北京的氛围下长大,对创作有自由放松的态度和风格;赵要学的实际上是设计,虽然学院会摧毁独立性,但却能保护创作的纯粹性,使艺术保持在不受社会以及市场干扰的状态;黄然在国外受的教育使他不再去强调民族美学,不再有强烈的身份感,这能够从他的作品中自动呈现出来。现在很多艺术家都在国外受教育,他代表了这样一批人,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类型。

艺术的鉴赏角度

“要有特殊的经验以及对这种特殊经验的处理能力。”这种经验是不同时代所带来的,但是并非每个人都够敏感,能够抓住它并让它成长起来。现在我们处于网络时代,学习和生活方式和以前不同,就要看对此的敏感性了。当然并不是形式上的体现,不是单纯手段方法上的更新,而是真正对实质的把握。

我偏好能够有“自觉”的艺术家和思辨性的作品。关键是在作品中能够看到艺术家运用什么样的方法和对这个方法的自觉性。内容和观点并不是最重要的东西,重要的是对这种语言方式和意识的控制和把握。艺术家的能力就体现在对这种不同媒介特有语言的把握和推进上,要对这种语言有自己的特殊之用和贡献。艺术史就是艺术家带来的一种特殊的语言,是在不断把原有的艺术语言拓宽的过程。

现在的观念艺术中,用什么样的媒介不再是看问题的方向了,关键是你要有一个用这种媒介的理由。绘画有一些画的好的标准,但其实这个标准是不存在的,所有的标准都只是一种习惯和趣味。

当代年轻艺术家的气息

将艺术家以特定的年代划分,并抽象出共性是不对的。就如同观念艺术对媒介的忽视是一直就有的,这是历史的后射效果。曾经已经种下的种子,现在发芽开花让我们看到了。回头追溯就会发现,那些真正敏感的人其实已经做了这个时代大部分人才开始做的事,不管什么时代都一样,关键是每个时代的人中有谁能做到二三十年之后可能影响青年大众的东西。我们以前总觉得打字是一种特别的技术,而现在却不这样认为了。之所以成为“技术”背后都有一个共同的评价标准,但当这个标准不存在的时候,它就变成了一种必备的经验共同体了。所以不只是技术好坏的问题,关键是不是在一个自觉的观念下,对自己所做的事情很清楚而不能处在一个观念不明的状态下。

市场好坏对艺术评价的影响

艺术品具有艺术价值和市场价值,这是两个不同的标准。二者各自有各自的价值,并没有什么联系。历史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作品卖得好不好只是体现了在艺术市场的价值而已。而传播艺术的途径很多,市场并不是唯一的途径。虽然市场的权利变得越来越大,但其实30年前甚至更早的时候根本不存在,它是新自由主义发展出来的一个结果。有一些艺术家并不是通过卖自己的作品来养活自己,市场不能反应任何价值,这就是为什么最好的美术馆收藏艺术品从来不根据市场来的原因。

我想对青年艺术家说……

无论是其他人还是艺术家自己,都不要把‘青年’这个概念独立出来或者去强调它,好像是要特别关注你一样――哦,你是青年人!艺术家要保持独立和清醒、保持对经验的敏锐感知力、保持自我维信。我做这件事情只为这件事情本身,不是为了别的目的,也不管这件事情会带来什么样的客观结果,要一直坚持保持一种‘自我’的状态。

李东妊――Force Gallery(韩国)艺术总监

张宗完、黄静远的作品从视觉上来说可以看到做工很精细;从作品内容上来说,很多艺术家都在表达对社会的否定或者对现实的不安,而他们跟这类艺术家有很大不同。他们把眼光放在积极地追寻那些很多人并没有试图去追寻的东西,以及对未来的渴望。他们眼中的那种美好有时甚至让人感觉像是处在现实社会中不存在的乌托邦式的梦境中。他们的画是属于可以挂在家里欣赏而不是仅仅作为收藏品放在某间被冷落的房间里的。它能给

人一种美好而向上的启发。

艺术的鉴赏角度

首先是绘画基础。对于欣赏一个艺术家而言这个因素占了很大的比重;其次是内容和主题。我的审美所偏重的是那些对现实持肯定而非批判态度的艺术家,在他们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他们似乎有着一种逃脱世俗的世界观。我非常在意一幅画带来的感受,喜欢视觉冲击力强的作品。而对运用什么样的材质和媒介并没有太多限定和束缚,恰恰多元的媒介会给她感觉作品不显得单调而是充满趣味。作品的欣赏,通过和艺术家的交流,真正知道每个人的想法,已经不自觉的和艺术家的品德、性格甚至整个人紧密联系在一起,而不仅仅停留在作品本身。对于艺术鉴赏的眼光也被中国的审美所“同化”了很多,甚至中意那些风格极具中国意味的韩国艺术家以及他们的作品。

当代年轻艺术家的气息

青年艺术家身上有种新鲜的气息,他们还很年轻,对自己的未来并不肯定造成对生活的不安,这种感觉从作品中是可以看出来的。在通过各种渠道接触的众多年轻艺术家中,发现他们的作品和他们的本性是基本相符的。韩国的青年艺术家的作品特点是精致,而中国艺术家在内容和感情表达上更丰富一些,能留给人们非常丰富的想象空间。

市场好坏对艺术评价的影响

画廊这一外界跟艺术家之间的桥梁角色注定了无法不考虑艺术家在市场中获得的反映,但这并不作为挖掘艺术家的方式,她更多的是考虑艺术家的构想究竟能有多大。作为外资画廊,进入中国艺术市场的滞后导致对艺术市场的了解远远不够,对艺术家审视显得踏实、质朴、纯粹。她认为新的艺术家没有得到市场的肯定,从本源出发挖掘一些艺术家,给他们广阔的平台和空间。

我想对青年艺术家说……

青年艺术家们不要着急。太多因为商业因素急于求成而偏离轨道的艺术家,一旦有好的画有广泛的受众,能得到大众的认可,就很有可能会去疯狂模仿,这是非常混乱的一种状态和风气,在这样的风气下根本不可能出现真正好的东西。画廊要找的是真正在做艺术的艺术家,要是你的作品足够好,总有一天会被发现的。不要轻易地改变自己所朝的艺术方向,即便有坎坷也不要放弃自己的艺术梦想。

王从卉――永乐拍卖当代艺术部专家

陈飞是以创造新时代背景下的人物肖像表达来进行有意思的自我探索和发现的年轻艺术家的典型代表,既具备扎实的功底又具有自己的语言元素,令人过目不忘;颜石林、金钕是80后写实雕塑的金童玉女,扎实的学院派功底和清新的表达使得他们成为当代雕塑新一代代言人;洪绍裴是个特别的艺术家,他执着于探索,打破了架上艺术二维平面的表达形式,他展示了绘画的另一种可能性。他们都具备自我鲜明的标志。

艺术的鉴赏角度

对于收藏者来说,年轻的艺术家的选择,虽然个人趣味和喜爱会占到很大的决策比重,但是如果作为更理性的判断,确实是有些硬指标。也是我们在为藏家甄选艺术家时的判断标准。

首先,我们这里说的年轻艺术家不是指刚刚专业院校毕业甚至还在读的艺术专业学生,而是基本在毕业3年以后的新人。他们都具有严格良好的专业教育背景,技法扎实,学术功底过硬。因为在一级市场画廊已经进行了一轮专业的市场选择。就年轻人的潜力价值来说,其中最重要的衡量标准当然仍然是学术积累的层面,这些方面很多画廊已经做的很专业,包括策展水准,展览质量,价值批评,国际收藏及公共收藏等部分。

另外,我们也关注品质和审美。其实就是将能带来视觉愉悦的审美标准放在其应有的位置上。我觉得中国当代艺术在以往由于话语权由国际市场以意识形态为主的标准下,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基本的审美一直被忽视着。但是对于处于新的社会生存环境下更年轻的当代艺术家来说,审美和艺术品的精良标准将回归成为一个重要的价值判断标准。这也是对于新进入市场的藏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准。

当代年轻艺术家的气息

我最看中70、80后的新一代艺术家们回归自由表达的精神特质。具体说,是在接受到良好学院派训练之后,敢于丢开繁复的技巧炫耀,返璞归真,直奔自己的内心而去。不害怕被误读就是一种勇气,一种具备大师潜力的气质。所以我们几乎毫无悬念的更关注新生代艺术家。上一代中国当代艺术已经作为一种运动发生过去了,价值阶梯基本确定。但是更年轻的艺术家的市场序列才刚刚开始。太多新的可能,新的动态,新的价值正在发生和被创建。

市场好坏对艺术评价的影响

从艺术的本质上来讲,创造力和表达力是最重要的。年轻艺术家的市场真正意义上并没有全面启动,自从2008年下半年全球当代艺术市场进入调整期后,一级市场仍然保持着新鲜和活力。新生代艺术家们开始反思并逐渐摒弃浮躁、回归基础、实力与品质,这是市场重整并激发新一轮活力的前兆。尽管有不少很好但是仍然还“不火”的年轻艺术家,但“不火”是因为他们还处在培育和成长的过程中。从这个层面看,中国的年轻一代的铺垫和积累才刚刚开始,潜力无限。所以不能只看目前的市场,而是着眼未来。

杨敏――杨画廊负责人

艺术的鉴赏角度

很看重艺术家作品中的技法,这是首要的条件。无论是绘画还是装置,归根结底还是艺术家手上的功夫要好,需要是专业出身,有比较深厚的绘画功底,对艺术有比较敏锐的感知和想法;另外,我要看艺术家所要表达的内容跟他自己内心是否是一致的。于是我一定要跟艺术家聊天,包括了解到他喜欢哪些方面的书、喜欢去什么地方旅游等方方面面。和艺术家的沟通能让我了解到他的创作来源,自然也就知道他创作作品这样的举动是否和内心一致。通过了解艺术家这个人,完全能够感受到他对艺术的那种热爱绝不是为了生计而把它作为一个工具。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内心的初衷很重要,然后回到作品上来看画面的美感。我们现在的方向是瞄准年轻艺术家,没有参与过太多纷繁复杂的商业运作。

我关注艺术家内心的东西,当他内心中有某些东西能打动我的时候我就会特别关注他。我会以长远的眼光来看他未来的前景是怎样的。单凭一两张画其实看不出什么,不管用的是什么材料、以什么样的表现形式,我很注重的是是否真诚,要有能打动人的元素。

当代年轻艺术家的气息

年轻的艺术家以他们特有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创造出很多很感人的东西,我并不认为他们是众人所说的很浮夸的一代,也并不见得不踏实,不管从作品还是和他们聊天中我都会发现,他们其实思维非常灵活,他们有对世界和自身独特的视角和观点,因为我也是80后,我和那些年轻的艺术家都是经历相似的同龄人,因此我和他们沟通不会有太多障碍。

市场好坏对艺术评价的影响

不可否认市场因素当然会影响到对他们的评价,这牵扯到学术和商业到底怎么平衡的问题。艺术家和画廊只不过是各司其职,艺术家专心搞学术,具体的商业运作画廊来做。尽管画廊是进行商业运作,但这也是建立在对学术的认真考究上的,对一个艺术家的评价终究是要从学术角度着眼的,如画廊向藏家推荐艺术家的作品同样是需要从学术上来向藏家讲述的,藏家花钱买艺术品绝不只是为了卖掉,这和艺术品本身的价值是密切关联的。只是作为画廊的角色注定了我们必须是以市场这种方式将艺术家推向大众。

我想对青年艺术家说……

“年轻艺术家要把眼光放长远一些,不能只看到眼前的利益。从前几年市场红火的阶段到如今的金融危机,整个过程像过山车一样起伏跌宕。我亲历了众多年轻艺术家的起起落落,这种宝贵的经验我非常希望和年轻艺术家分享。虽然不一定将自己创作什么样的主题或者用什么样的媒介形式定位死,但需要有一个长远的规划,这是一种大方向上的把握,就是我一辈子都要做艺术家的决心和坚持,而且要自信,相信这样的坚持总会有人发现。但是这种坚持也是需要有天分的。年轻人要对自己有准确的定位,考虑太多市场会让创作变得不专心。尽管艺术家很多,但真正称得上大师的人却很少,甚至好的艺术家也很少。所以真诚很重要,必须客观的审视自己。其实这和做人是一样的道理,把人做好了,加上天赋和努力,这艺术家估计也就成了。”

陈海涛――站台中国总监

艺术的鉴赏角度

从几个方面。对一种语言媒介的控制力,包括一个艺术家把握语言的能力和魅力是基本底线,还有对整个艺术史的贡献,有的人会把艺术史向更宽阔的边界拓展,触及别人没有触及到的领域,人格的魅力会在作品中凸显出来。每个艺术家会占不同的类型。技法是语言能力,不同的媒介会有不同的技术领域,比如语言结构不是技法性的东西,还有作品的魅力也不是技法呈现出来的。我是一个在行业里看过很多东西的人,当代艺术是什么,很重要的一点是更具有新的实验性的可能,一定是留意我们经验和标准以外的东西,看过很多东西以后,我们用经验去评判经验以外的事情,这是一种重要的方式。任何的东西没有那么纯粹,原创往往是在一个基础之上往前推进的,很难有没有基础的原创。从前也是有基础的。我更多的是看人,看人身上有没有一种可贵的东西。再加上有相应的对语言的理解和技术我都会感兴趣。如果人没有精神力就做不出作品。

以对作品的挑选流程来说,我会先看作品中哪些元素打动我。简单的来说,我看到任何一件作品是用语言的角度进入,首先是读,因为艺术是语言化的,是一种特殊的语言,一定是用你掌握的语言进入到他的语言系统,进入就是检验和阅读语言的过程,阅读语言过程的时候会感知他语言的信息,多方面的信息,包括语法、精神性你都会看到,都会有你感兴趣的点。具体到不同的媒介中有具体的分析,最终你会读到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会关注他对艺术本体怎么去理解。在通过语言进入以后,挑选会有很苛刻的要求。

当代年轻艺术家的气息

每个时代都会有不同的人。跟上一辈的人相比特别坚韧的品质越来越少了,90年代的时候做艺术没有前景,没有生存可能性,但依然很多人在热情的追求。那份执着现在的人是越来越少了,现在的人目的性非常强,而且也确实看到了希望和看到成功的榜样,从属性上看差异很大。普遍来说是这样的,但年轻人的自觉性要超过之前的人。70、80是经过集体价值观的教育,有的人有天生的反叛,恰恰是这种反叛会对自我产生过度的强调。当代年轻人没有社会主义集体价值观的教育,天性自我,强调自己的感受和判断,包括身体经验。所以任何东西都具有两面性。

我想对青年艺术家说……

不要过于盲目的做艺术,“艺术是不是必须要做的事情”,这是首先要想好的问题,如果不是就不要轻易去做。即便在艺术领域,其实最基本的还是回归做人本身的问题,是不是一个有着强悍的精神力的人是最根本的东西。当代艺术并不是可以像当年齐白石那样,可以背对社会去创作,而是需要面对现实,面对这个世界的一切。所以在当代艺术中,人性的光辉和力量成为能不能做好艺术的根本。

夏彦国――艺术评论家、独立策展人

艺术的鉴赏角度

其实对作品的评价并没有一个统一的、确定的标准。时代不同,媒介不同,艺术家不同时期关注的点不同,每个作品的指向性不同,另外看作品的角度也多有不同。比如说有的艺术家实验性比较强、有新的想法,有的问题意识很强,有的绘画绘画性比较强。看一个人的作品,往往应该从整体上去看,艺术说到底是艺术家个人的东西,有时候艺术家本人的思想比作品更重要,我们应该从纵向上去看待艺术家每个时期的作品,看他是否有进步。也有些艺术家现在看来似乎没有什么新意,但是他具有很大的潜质,即可能做的更好,所以看待一个艺术家应该看整体,人和作品综合起来看。另外,横向跟别人的比较,跟其他艺术家比,是不是从语言、形式、内容上有没有突出的特征。再者,要看艺术家与当下的关系,每个作品都不能脱离时代背景,他的作品可能跟艺术史没有太多的逻辑关系,但是对于新时代新语境一样具有新的价值和意义。

以绘画为例,人的才气和创作力会通过绘画的完整性来展现出来。技术、情感、对艺术和社会的看法,能整体的融入到绘画中来。画面的能量和气场是一体的,而不是分离的,没有联系的。仅仅简单描绘一个事物或者把事物从生活中直接搬到画面上来,是没有意义的,这也是我们现在很多艺术家不好的一面。画一张画,好比作家写一个小说,故事情节和人物特征、语言风格等等整体统一,细节讲究,这一切都能反映出艺术家的思考是否清晰、深入。

当代年轻艺术家的气息

现在的年轻艺术家不可否认他们思维活跃,形式创作力很强、多样化。但是他们欠缺对所关注事物的态度。就是你对这个社会、对艺术、对你自己的生活等等,有什么的看法。或批判,或认可,对错无所谓,有看法很重要。有的人没有看法,所以避而不谈,另一种有看法但选择避而不谈,前者是自己思想不清晰,后者是自己没有一定的社会担当。艺术创作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表达自己的价值判断,但这并不代表你没有价值判断。所以我觉得国内年轻艺术家普遍在对现状以及自己创作,也包括对市场的认识上,不是很清晰。形式上多样化,但内容上雷同,真正有自己想法的还是少数。

市场好坏对艺术评价的影响

国内市场还是喜欢写实的作品,这是个过程,国内当代艺术收藏还处于写实的审美水平,所谓画的“很像”,这只是技术层面。我们不能反对市场,市场是个好东西,更多人喜欢当代艺术也说明了社会的进步,文化的进步,但是如果艺术家一味迎合市场,或者说把大部分精力放到市场上,那就是大问题。好的作品,不管是什么媒介,都应该打动人,首先是艺术家自己的情感注入到作品中。市场让中国艺术从观念回到了审美,这是事实,我们抛开对它的历史性批评,不说进步还是倒退,仅从作品本身来说,不能打动人的作品不能说是好作品。

我想对青年艺术家说……

不必道听途说,不用太多关注市场,做好自己的东西最重要。但这并不是说你只关注自己的生活片面或者想法,对外界不了解。我这样说是针对国内现状说的,艺术家应该从生活中去扑捉、抽取、发现你所能使用的日常事物作为载体来创作。有自己的判断,有自己的态度,然后用熟练的、恰当的艺术语言清晰的呈现出来,而不是随便拿个画个什么或者取个现成品就以为是艺术,这是很糟糕的。另外,不能局限于现在的判断标准,多实验,至少真诚于自己。艺术的真诚性这是上世纪初讨论的问题,而我们现在的艺术创作,真诚性非常弱。另外,我们现在的艺术家有时候过于“理性”,在创作之初,已经考虑好所有的受众以及他们的感受,有太多企图,创作上不纯粹。所以从这

个角度讲,创作还是应该稍微感性一些。让自己的才情和能量在一个自由的状态下发挥出来。

李宜斐――北京以太空间艺术总监

我喜欢的年轻艺术家很多,李青、贾霭力、王光乐、仇晓飞、胡晓嫒、梁远苇、陈哲……但如果要推荐,我想选一个新人。池磊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艺术家,个人身份也很复杂,从音乐到设计,从时尚到媒体都有涉足。我喜欢他身上那种混杂的时代气息,以及他在创作作品时全无界限的挑战方式。他最新的作品是一组摄影装置,时代带给他个人的伤痕与残酷感暗藏于拍摄的日常静物与尖锐延伸出的铆钉之间,同时在表达形式上也突破的摄影的单一方式,他的越界综合能力总是能在创作中轻巧随意地展现开来。

艺术的鉴赏角度

首先要看作品是否真诚,其次,我很看重年轻艺术家对全球艺术、文化等多方面信息的捕捉、获取及包容能力。绝对“原创”的作品几乎不存在,如今我们已很难另辟蹊径,找到一个从未被涉足的领域进行开发,但是人云亦云的盲目跟风是不能被称之为真正的艺术的。不论是观点、观念还是技术,都不应是对过往作品的简单复制。我不排斥用团队方式运作的艺术工作室,这是从现有社会背景中衍生出的一种艺术创作的状态,这也不是区分作品优劣的必要评判标准。同样,艺术家的年龄也不是评判作品好坏的必要因素,真正能将时代背景在作品中展现得淋漓尽致的艺术家是很罕见的,所以我更关注的是作品本身传递出的信息质量。对于艺术品的挑选,还是要靠眼光。一线搏杀拼的就是眼光,足够的见识对一个人的鉴赏力与判断力是有巨大帮助的,评论家的话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了解艺术知识也很重要。

当代年轻艺术家的气息

用年龄区分艺术家的创作,不如看每个时代生存背景的变化。对于出生在五、六十年代的前辈艺术家,书本是他们获得信息的主要来源;而八十年代之后出生的艺术家,对网络获取信息的方式则是驾轻就熟的。他们可以轻易的捕捉到不同领域内自己感兴趣的信息点,也更容易运用不同的领域来表达自我。对于这些年轻的艺术家,艺术门类间的界限已经模糊,而对于前辈艺术家来说,尊重界限是他们在创作时非常注重的一个部分。两者各有优势,只看他们在自己站立的那片领地上,谁做的更登峰造极,谁的表达更彻底。

市场好坏对艺术评价的影响

市场好坏不能作为评价艺术作品好坏的直接标准,当然你无法否认市场波动一定会对艺术家本身产生影响。在这种影响中,要看艺术家的内心是否足够强大,是否能够在波动中将影像的力量转向正面。我喜欢看到艺术家对时代中的种种因素进行挑战、调戏,喜欢他们的思辨与批判,但我不得不说,有些艺术家刻意地将市场作为创作的对立面是一种自身虚弱的表现。在对艺术家的选择上,市场反应不是首要的判断标准。任何艺术家在起始时都是未介入市场的,创作永远先于市场交易,况且,在反映艺术品价值上,市场的反馈往往是滞后的。

我想对青年艺术家说……

到目前为止,我还未曾见过哪个好艺术家是被迫去当的。既然你选择了它,首当其冲的就是保持艺术给你带来的冲动和愉悦感,你做它,就要用真心,真心与否是会非常直接地从作品中流露出来的,言语间的“真心”骗不过犀利的眼光,同样也骗不过市场,那些在波澜中倒下去和站起来的艺术家就是最好的例子,一个场子洗牌很容易,一辈子不出局很难。在做好作品的基础上再谈“身外之物”。我希望青年艺术家能够明白市场是日常生活中非常正常的一个部分,不应向其献媚,被其绑架,或对其感到恐惧。我也希望青年艺术家能够明白,画廊不是什么暴利机构,不信的话可以给你翻翻账簿,看看有多少投入都放在了大家共有的那点儿艺术理想上。真正好的画廊与艺术家之间是共生关系,在这个已不是个人英雄主义即可有为的时代,良好的合作精神很重要。

付晓东――批评家、策展人、空间站负责人

艺术的鉴赏角度

即便访问过很多工作室,还是不能说谁是青年艺术家“之最”。艺术大奖的空缺,是一个准确的结果。作为一个观察者,只能给出事实的呈现,并非一个决定或判断。作为一个研究者,看到的是一个充满了矛盾和复杂性的客观事实。我更喜欢不被理解、没被开发的审美经验。如果艺术家能够跳脱我的知识系统,越过我对艺术的理解之外,无疑值得关注。

德勒兹在《什么是哲学》中认为,哲学是对概念的创造。用视觉图像对世界进行描述,提出新思考,艺术就与哲学一样。好的艺术能够创造出新的视觉经验,提出新的理念,有对以往观念有所挑战,艺术形式上的探索,语言上的推进,甚至突破艺术边界的尝试……,创造力并不是那么简单,而是建构在艺术史的框架之上,推进才是有效的创造。只有技法上的熟练没什么意义,永远无法成为划时代的“大师”。

当代年轻艺术家的气息

一、巴塔耶的理论与“死亡美学”。将巴洛克、死亡、性感和神圣结合到一起的混杂美感。黄然、史金淞都是这个趣味的代表,这种美学受到欧洲基督教压抑已久的异教文化的大众化泛滥的影响,比如LADY GAGA的走红,是青年文化区别与以往的断裂性现象。

二、帝国的反抗。青年艺术家反抗“商业帝国”和“政治帝国”的实践,是一种无权者的反抗。艺术不再是美术馆里的陈列物,而是将艺术事件嵌入到媒介文化和社会生活中,让艺术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比如这两年比较火热的“自我组织”群体。商业帝国的反抗,则是进入其内部系统而令其崩溃。

三、日常体验性。年轻艺术家厌倦了大资本、大制作的国际化风格,把日常生活和感觉经验转化成作品,一个被忽视的垃圾场景经过诗意的转换,从另一个世界观和价值观去体验,从而使日常平庸生活的体验升华。艺术家作为一个普通人身体力行的感受传达,给观众以切肤之感。

四、玩乐主义。一种在视觉上尽量做得轻松,彩色,让人充满愉悦之感,注重视觉愉悦和感官享乐;另一种回到内心的沉静和修炼,回到东方禅学和传统文人的自我超脱。在视觉上也有完全不一样的视觉经验。

五、新的性别意识。同性恋文化和女性主义发展产生对“男色审美”的知觉,以及“正妹文化”。对男性身体和气质的关注,成为新的美感对象。

市场好坏对艺术评价的影响

市场对我不会有什么影响。艺术价值是客观的,价格只对外行有影响。最畅销的作品总是非常像照片的唯美而忧郁的作品。归根结底,当代艺术骨子里还是精英文化,是需要有更多闲暇时间去教养的文化阶层,需要懂得艺术史,有一定阅读,并有精神追求的一类人,才能懂得如何欣赏当代艺术。

这与电影一样,导演为了迎合大众,照顾票房,拍娱乐电影,也总有搞实验电影的前卫的导演,忠实于内心真正想要表达的东西,做电影探索。艺术创作是更加个人化的事,更容易操作,有可能产生推动人类文明和艺术史向前发展的动力。也许这个时代的大师,我们还没有人认识他呢。

真正引领时代的永远是个人化的品味,如果有能力把个人的想法变成现实,而且足够准确,足够充分,“蝴蝶效应”也可能影响世界。这种个人化偏执的存在,非常敏感而微小,甚至不可能被大多数人在当下所认同。这个划时代的起点,也许在你我目前能看到和理解的所有东西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