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一房一价满月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穿透房价暗箱
对许多购房者来说,房价如同一只“黑箱”开盘时标了“均价”“起价”,实际签价却又突然拔高;虽是同―楼盘,一些待售房源的价格却是“无可奉告”……
目前,国家发改委及各地价格部门陆续出台的商品房明码标价规定已经“满月”,成效到底如何成为各大网络的热点话题。网民们期盼这一政策持久坚持下去,坚决杜绝执行“打折”,从而真正穿透房价“黑箱”,还市场以透明和规范。
一盼
“一房一价”条款“对取得预售许可或者力办理现房销售备案的房地产开发项目,商品房经营者要在规定时间内一次性公开全部销售房源,并严格按照申报价格明码标价对外销售”,“对已销售的房源,商品房经营者应当予以明确标示。如果同时标示价格的,应当标示所有已销售房源的实际成交价格”,等等。此外,中介服务机构销售二手房的明码标价也要参照规定执行。
(网民心声)“一房一价”能否控制随意涨价,搜房网近期组织的一次网络调查中,有12.7%的网友认为“能”:有52.1%的网友却选择“不能”,因为“开发商在定价时‘高开’销售时‘低走…;有35.1%的网友则认为“难说”,“要看政府的监管和开发商的执行”。一些网友担心,开发商会先报高价申请预售,然后再打折卖房,从而把价格调节的余地控制在自己手中。
(记者调查)采访中,上海外环线外一楼盘销售人员对“中国网事”记者表示,房价是商业机密,不能公布,“比如说一期房价公布后,购房者就会有心理预期和比较样本,二期三期房价涨得过高,购房者就不买了”。另有售楼人员告诉买房者“购房者在购房前只知道均价,只有选中了一套之后,才会告知具体价格”。
国家发改委日前已要求全国各级价格主管部门在近期集中组织开展商品房销售明码标价执行睛况专项检查。上海市物价局人士告诉“中国网事”记者,已先期组织商品房经营者二手房中介等就“一房一价”进行诺训,并将启动检查落实情况。中国房产信息集团分析师薛建雄说,
“这对捂盘惜售虚假销售哄抬房价等违规行为将有所限制,但关键还是要看执行情况。如果严格执行,开发商‘饥饿式’营销将很难得逞。”
二盼处罚力度形成足够“威慑力”
“一房―价”条款“商品房经营者不按照本规定明码标价和公示收费,或者利用标价形式和价格手段进行价格欺诈的,南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围价格法》《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关于商品和服务时亍明码标价的规定》《禁止价格欺诈行为的规定》等法律法规和规章实施政处罚”。
(网民心声)不少网友建议,对违规企业要“狠狠罚”“不能走过场”,提高法规的威慑力。网友“Tony”就建议,要进一步把违规的后果明确下来,给企业以警示。网友“罗松涛”也认为,一定要依法重罚,不能“挠痒痒”,提高法律的成溉力。
记者调查房地产开发企业违反明码标价规定未实行“一套一标”,按有关法规规定,每套处5000元罚款。构成价格欺诈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5倍以下罚款般有违法所得的,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要责令停业整顿,或者南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此前,国家发改委还对北京十余家未全面执行有关规定的房企予以点名通报处罚。
上海德佑地产研究主任陆骑麟说,“一房一价”的规定出台后,要防止开发商对项目的报价过高而偏离实际市场价为其未来价格上涨做前期准备的情况,“这类‘高报低开’的结果不仅将使‘一房一价’政策变样,反而会造成房价上涨的预期”。
业内专家还提出,如果“一房一价”惩戒力度不够大,开发商违规成本远低于获利,那么效果就会大打折扣。为此,要有更多的制度设计确保“一房一价”的执行落到实处,为“居者有其屋”保驾护航。
三盼价格之策“降服”房价“更给力”
“一房一价”条款根据国家发改委的文件,此次要求商品房明码标价是“为了规范商品房销售价格行为,建立和维护公开公正透明的市场价格秩序,保护消费者和经营者合法权益”。地方物价部门人士告诉记者,“一房一价”主要是为规范商品房经营者的价格行为,对促进房地产市场交易透明化,遏制开发商“坐地起价”将有成效,但并非直接指向“高房价”。
(网民心声)网友“吴其伦”在微博上写到明码标价,开发商中介就没办法进行欺诈了。网友们认为开发商制造热销气氛,令消费者冲动;利用神秘价格,令消费者难有议价空间:利用不透明价格,谋求不正当收益;而“一房―价”后,“房价持续上涨的假象将得到抑制”。网络上,“‘一房一价’能否遏制高房价”“‘一房―价’能否锁住房价‘咽喉一’等帖子被数十家乃至上百家网站转载,多家网站开出专栏吸引网民集中讨论。网民纷纷冀盼此价格之策能“降服”不断上涨的房价,期望之高,高出政策制定者的初衷。
(记者调查)自2010年以来,楼市历经四次宏观调控,虽有成效,但“抗药性”也越来越强。复旦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尹伯成认为,调控政策必须要有连续性和联动陛,即从土地税收金融市场等各方面打出“组合拳”,而各项调控政策之间也要联动,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一些专家建议,应当从资金土地这两个根源入手,从严限制违规开发商贷款和拿地。
“一房一价”政策满月追踪
针对开发商坐地起价这一顽疾,发改委要求从5月1日起,所有楼盘必须一次性公开全部销售房源,并做到明码标价一套一标,不得擅自涨价。
一个月过去了,“一房一价”政策执行得如何?曾经扑朔迷离的房价能否摊在阳光下?记者在深圳广州等房地产热点城市进行了追踪采访。
开发商三招应对“一房一价”规定
国家发改委《商品房销售明码标价规定》,要求从5月1日起商品房销售实行一套一标,并明确公示代收代办收费和物业服务收费,商品房经营者不得在标价之外加收任何未标明的费用。商品房销售价格明码标价后,可以自行降价,打折销售,但涨价必须重新申报备案。
然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记者走访调查发现,针对发改委的明文规定,开发商通常采取三个“招数”应对。
一是“遮遮掩掩”。记者走访了多个楼盘销售中心发现,只有少数楼盘严格按规定在显著位置放置标价牌。某在售楼盘的营销中心就没有明显的标价牌,但销售人员表示他们已执行“一房一价”规定,每套房子都有价格。但购房者只能通过销售人员口头得知自己看中的房子的价格。
二是“阳奉阴违”。最近记者以购房者身份走访了某楼盘,在销售现场看到,3栋6CD的公示价格为每平方米33583元。而记者在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网站上查询发现,该房备案价格为每平方米26400元。两个价格之间的差距非常大。
三是“高报低开”。面对明码标价的要求,很多开发商玩起了价格游戏,把商品房备案价格定得远高于销信价,而两者之间的价差就是开发商坐地起价的空间。这样,他们就可以在不高过备案价格的情况下,隔三岔五地给房子涨涨价。
“有形之手”果断出击才能管好楼市调控
出台“一房一价”政策的初衷是要构建―个公开透明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从而让房价逐渐回归理陛。但从深圳广州等城市的落实情况来看,这一政策已出现了被架空的危险,政府“有彤之手”没有果断出击是重要原因。
中国综合开发研究院旅游与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宋丁认为,当“一房一价”遭遇无人能管的“高报低开”,沦为了“走过场”的形式时,管理房地产市场的行政之手应在此特定时期有所作为,积极介入商品房定价环节。
北京大学经济管理研究中心研究员韩世同说,在1998年到2003年,楼盘销售其实已经是明码标价。随着房地产市场不断升温,开发商才耍起了滑头,玩起“躲猫猫”的游戏。对此,政府应当干预,还消费者以知情权。财税部门掌握开发商的成本利润情况,应该与房管部门合作,监控行业动态,维护房价的合理定价。
专家们指出,“一房一价”是落实国家楼市调控的重要举措,各地各部门应当尽快从两个方面抓起:
一是尽快出台“一房一价”实施细则,将备案价格与房价控制目标挂钩,比如将房价控制目标分解到各个片区,每个楼盘的价格都不得高于该片区房价控制目标。同时赋予执法部门更多的监督查处手段,对于屡教不改的开发商实施重罚。
二是加强协作,防止推诿扯皮。楼市调控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国土房管工商物价财政税收等众多部门,如果不能齐心协力形成台力,就会出现“九龙治水”的尴尬。当前楼市调控已经进入由量缩转为价跌的关键时期,只有扎紧篱笆,堵住窟窿,调控措施才能奏效,群众的期望才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