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技工学校专业课“主题导学”课堂教学初探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技工学校专业课“主题导学”课堂教学初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技工学校专业课主题导学”式教学是在“行动导向”教学理论框架下的一次教学改革探索。其课堂教学基本过程由主题展示、主题活动、主题交流三段组成。在课堂教学中形成主题引领、形式开放、动态生成的特点。

关键词:专业课 主题导学 课堂教学

技工学校的学生需要什么样的课堂?这是每位技工学校课任教师都在思考的问题。目前,在技工学校的课堂上,普遍存在着学生“低着头、板着脸、无作为”的现象。如何改变这一现象,让学生在课堂上“抬头、微笑、有作为”,使技工学校专业课课堂真正成为“学得会的课堂、有价值的课堂、有活力的课堂”。为此,笔者借助“主题导学”式教学,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尝试。

一、“主题导学”式教学的界定

1.主题

根据行动导向教学理论,项目课程、任务课程和案例课程都是一种围绕某一主题展开的课程,即主题课程。其主题指向往往是项目、任务和案例。“主题”是指行动的核心内容与基本路向,即行动主题(区别于内容主题)。也可以认为是教师在一定的教育教学思想指导下,对教材、学情深入研究后,精心创设的学生课堂活动方案和关键问题系列。它包括行动载体和教学因子两个方面。

2.“主题导学”式教学

“主题导学”式教学是一种根据学生的知识层次、技能层次和智力层次的总体水平,教师在行动导向教学理论框架下,构建符合课程特点的行动主题,学生在主题描述的引导下,激发一种有目标的学习向往,形成比较明确的行动路径,沿着问题的台阶,通过自我调节的学习行动来构建知识及经验体系的教学方法。

二、“主题导学”式教学的基本过程

根据“主题导学”式教学的理论描述,其课堂教学实施过程具有不同层次、不同专业、不同课程各自不同的特点。下面以二极管的测量教学为例,简要说明技工学校专业课“主题导学”式课堂教学基本过程。

1.主题展示——明确任务

教学中,教师通过主题创设,把所要学习的知识隐含在主题中,通过“主题展示”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行动向往。课堂上展示主题的方法有很多,常用的有:以问题为载体展示主题、以实验为载体展示主题、以任务为载体展示主题、以产品为载体展示主题等等。设计精巧的“主题展示”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在融洽与和谐的情境中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二极管的测量教学中,我们可设计这样的主题展示:课前准备三只同型号但状态不同的二极管,其中一只是正常完好的,一只是内部开路的,另一只是内部短路的(这种二极管不太好找)。我们用直流电源、开关、灯泡和二极管组成回路,来验证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三次演示呈现出三种不同的结果:“单向导电”;“双向导电”;“双向都不导电”。演示结束后,组织学生讨论“三个外表一样的二极管为什么会有不同的导电结果呢,从而引出本次课的任务“如何判断二极管的好坏”。

2.主题活动——完成任务

主题活动是指:学生采用一定的工具和工作方法,解决所面临任务的行动。主题活动的类型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学生独立活动,由单个学生自主独立完成任务。比较简单或单一的任务,可以采用这类活动方式完成。另一类是学生分组活动,通过小组讨论、协商,来完成任务。综合类或难度较大的任务需要更多地借助这类活动方式。

在二极管的测量教学中,我们安排的主题活动是,学生独立活动,用万用表分别测量上述三类二极管的正反向电阻值,并通过比较正反向电阻值的大小来判断二极管的好坏。

3.主题交流——提升认识

主题交流是指在主题活动结束后,引导学生对主题活动的过程进行交流。交流可以在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也可以在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教师根据学生交流情况,进行教学信息反馈。良好的主题交流活动的开展,能使学生的知识得到进一步升华。

在二极管的测量教学中,主题活动结束后,我们组织学生进行交流:上述三类二极管的正反向电阻值分别有什么特点。学生根据主题活动中得到的测量结果,马上就能得出结论。

三、“主题导学”式教学的组织

1.主题引领的课堂

“主题导学”式教学以主题为载体,通过主题的“诱思”和“体验”作用来引领学生学习。“诱思”是指主题的情境性,主题所引领出的问题,要能表现出较强的“磁性”,促使学生产生悬念,吸引、诱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体验”是指学生身体的参与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用脑子去思考,还要身体去亲身感受知识。因此,教师所创设的主题应具有如下特点:一是要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所要完成的任务应具有一定难度。完成任务的过程,不仅是对已有知识、技能的应用过程,还应是要求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在一定范围内学习新知识、新技能,解决过去从未遇到过的实际问题的过程。要让学生通过解决问题,来提高自身的技术理论知识与技术实践能力。二是要具有一定建构性。即所创设的主题应给学生提供自由发挥的空间,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和不断尝试,完成对知识的建构。

2.形式开放的课堂

传统教学强调课堂结构的完整性,强调学生在课堂上的统一性和一致性,教学程式一般是固定的。“主题导学”式教学要求教师从过度关注传统课堂模式的教条中解脱出来,强调课堂知识与工作任务的联系,强调让学生在主题活动中学习知识、感悟知识。在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打破理论课与实践课界限,将理论课与实践课融为一体。师生双方应边教、边学、边做,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直观和抽象交错出现,没有固定的先实后理或先理后实套路,而是要突出理中有实,实中有理的教学内容处理方式。要改变过去课堂上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任务教学相脱离的做法,要做到理为实所用,实为理所导。同时,在教学组织形式上,要把个人独立学习、小组讨论学习、班级集体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让学生在课堂上自己看、自己说、自己想,通过学生的不断尝试,使整个教学活动综合化。另外,课堂形式的开放并不等于教师上课时不管,上课时教师要更多地穿插于学生之间,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激励、解惑。教师不再是占据讲台的演员,而是组织学生的导演和节目主持人。

3.动态生成的课堂

“主题导学”式教学的过程是一个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但在学习过程中,每个学生由于家庭背景、知识经验、思维方式的不同,面对同一个问题,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见解也不尽相同。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能完全根据自己的预设进行按部就班的教学,而是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积极性,随着教学活动的展开,使教师、学生的思想与教学文本不断发生碰撞,产生出新的学习需求和方向。教师要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生成的新问题作为一种教学资源,通过对新问题的再分析、再学习,使学生对知识的认知和体会不断加深。同时,允许学习差异的存在,不强求所有的学生都按照教师的设想,在同样的时间内、运用同样的方法、以同样的速度达到一致的学习水平。“主题导学”式教学的过程应该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而不是一个教师全程预设的过程。

由此可见,“主题导学”式教学的过程,并不是一个把现成专业课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的过程,而是一个努力把专业知识融入到恰当的主题中,引发学生产生问题,促进学生思考,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活动,达到知识的形成,感悟学习快乐的过程。

(作者单位:金华市高级技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