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挖掘语文教学中的“语言美”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挖掘语文教学中的“语言美”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语文是语言的艺术,是灵气的勃发。教师的语言格外重要,它是教师劳动的工具,是教师的思维、道德、学识、情感、爱好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体现,其表达能力的高低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效果和职业成就,其表达色彩的倾向也直接影响着学生。让我们把语文这门文学的学科上出文学的色彩,使学生在文学的殿堂中提高语文能力和文学水平。

关键词:语文教学 语言 艺术

语文,叶圣陶老师为它定义为语言和文学。这也是一门应用最广泛、最接近生活、内容最丰富多彩、最富有情趣的学科。那么,语文应该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课程。然而,太多的政治色彩、应试色彩,牵强附会的主题拔高,七零八落的分块解析,给学生灌注了太多的沉重,窒息了学生美感的唤醒和美感的体悟。使理当充满文学色彩的语文,理当充满人性之美人情之美、最具有趣味性的语文,变成了枯燥乏味的技艺语文,知识语文,甚至畸变为应试而训练的语文。

细细分析近几年来的高考试卷,我们不难发现越来越浓烈的语文味。知识性与文学性融为一体的试题,注重心灵感悟和个性风采的评判标准,使我们不得不用新的理念和新的眼光去审视高考的警示和导向,让我们把语文这门文学的学科上出文学的色彩,使学生在文学的殿堂中提高语文能力和文学水平。

教师的语言格外重要,它是教师劳动的工具,是教师的思维、道德、学识、情感、爱好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体现,其表达能力的高低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效果和职业成就,其表达色彩的倾向也直接影响着学生。从语文教学的角度来说,语文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听说读写似乎都在其中,要唤起学生的语文感觉,把课讲的生动传神,就必须讲究语言的艺术和语言的技巧。从语文课本身来说,语文课应该是诗化的、渗透美的激情的启蒙课、召唤课,它要召唤自我、体味生命,感受神圣和崇高,假如没有丰富的情感和溢满审美清泉的语言,就使语文课显得干瘪、苍白无力,无法唤起同学内心的共鸣和昂扬澎湃的激情。

在语文教学的语言组织中,我认为以下三点非常重要:

一、尽量使用动情的语言,触发学生心灵的震撼

在教学过程中,感情是激励学生学习的起点,更是学生吸收知识、转化能力、陶冶性灵、形成信念的终点。所以“情”字是贯穿教学过程的一根主线。教师的教学口语必须感情充沛,真正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寓理于情,情理交融”。教师慷慨陈词,会激起学生的感情波澜。可以说,情感性是教学语言的特质。所以,教学语言必须具有情感美。情真意切的语言对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吸引学生进入教学情境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学生是用善感的心灵去体验世界的,是最容易被打动的。教学的语言达到一定的艺术性,并带有较强的情感性,才可以叩击学生的心扉,产生共鸣效应。

二、尽量使用形象的语言,开启学生想象的空间

教学语言的形象性是客观物质的实际反应,是教师审美动态、审美情趣、审美理想的产物。它要求教师必须对教材有深刻的感受、理解、想象、体验,才能准确、鲜明、生动的再现教材中的形象,使学生沉浸在一种特有的形象感受中达到学习的愉悦,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和美感体验。

要想使教材中美的形象深入学生灵魂,激感的共振,关键在于语文教师要以美妙的艺术、强烈的激情再现丰满的艺术形象,以情激情,激发学生情感。语文教师是美的教育者,如果没有活的激情,不能以形象的语言把文学作品中生动的文学形象进行精彩再现与演绎,就会把作者用血和泪、爱和恨写成的文章讲的苍白无力。学《屈原》,学生领会不了那震撼人心的爱国之情;“文章不是无情物”,它是作者情感意念智慧的产物和表现,语文老师只有善于把蕴涵在字里行间的情感形象生动的描述出来,讲解出来,教学语言能够让学生在脑海里形成画面和立体人物,才能使学生在愉悦的审美满足中接受知识接受教育。

文学作品的基本特征是形象性,之所以扣人心弦,就是寓形象、意境于形象的、意蕴的语言描述中,使不同的读者通过不同的创造性思维来完成对作品的理解。平直的没有文采的教学语言,建立不起所要表达的课体的生动形象,因而也就不可能使学生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直观效果”,这对以形象思维为主要训练任务的语文教学来说,无异于折断学生想象的翅膀,使他们失去了语言再造形象的训练。而教师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能够启发学生的创作智慧,打开学生想象的空间。

三、尽量使用艺术的语言,激活学生语文的感觉

“使用艺术的语言”,也许太笼统了一些,但是我知道,大凡课讲的好的老师,一般都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他们才思敏捷,缘情造句,各尽其宜,而且出口成章,富于文采,既能深入浅出的把知识讲的明白易懂,还能入木三分地揭示知识的本质和灵魂。“使用艺术的语言”,或许就是指作为一个称职的教师,除了需要语言的规范性、科学性、逻辑性之外,更主要的还是要讲究语言的策略性吧。把握好语言的分寸,真正做到该奔放时奔放,该纤巧时纤巧,该恬淡时恬淡,该诙谐时诙谐。让学生在语言艺术的魅力中,在语言创设的情感氛围中,得到语文的陶冶。

语言,的确是一门艺术。艺高者,一语中的,辞约旨丰。课堂上循循善诱于前,学生们孜孜求索于后,教师教得如鱼得水,学生学得兴致勃勃。艺低者,教学枯燥,内容干瘪。尽管课堂上使出浑身解数,可还是让学生如坠云山雾中,索然无味。老师和学生只能在“题海”中苦苦挣扎。

所以,语文是语言的艺术,是灵气的勃发。

(广西陆川县良田镇第二初级中学 537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