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教育信息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教育信息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何谓“终身教育”?简言之,即教育应贯穿于人的一生。终身教育是人类知识增长的无限性和人类个体知识接收能力的有限性矛盾冲突的产物。不仅现在的学生,而且包括作为教育者的我们,在学校学习的知识已远远跟不上新知识产生和新知识体系涌现的步伐和速率。

那么,语文学科无疑是“终身教育”中重要的一环,这是由语文学科自身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语文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和重要组成部分”。语文学得好,对学习其它各门学科必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在语文课堂内外培养的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能力,是一个人走向社会从事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基本能力和必备的素质。可以说,语文教育对提高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起着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用。

面对“终身教育”,语文教育该如何开展,语文教学该怎么进行,这是一个语文教师从事学科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选择。

一、革故鼎新,开展语文创新教学活动,为学生接受“终身教育”奠定基础。

1.摆正师生位置,转变教学理念,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在我国,传统的教育技术经历了漫长的历程,传统的教育技术无论在理论上或教学实践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许多一线语文教师仍满足于传统的教学工艺,适应于教本、备课本,粉笔、黑板,施行“一言堂”、“满堂灌”式的传统教学方式。语文课主要表现为教师的“讲”,学生被动地听和记。教师繁琐的课文分析多,学生实际获得少。语文教育要消除这种弊端,就必须推行素质教育,开展教育信息化活动推进语文创新教育,提高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在打好基础的同时,还要培养较强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课堂教学要突出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的活动,教师要变口若悬河的讲授者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和研究者,给学生提供一个自主探索研究的机会,把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

2.回归人文科学,创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

语文教学由于长期处在应试教育樊笼中,失去人文科学应有的特征。学生的语文学习形成了思维定势,潜在的创新意识被紧紧挤压着,创造性被泯灭。

语文教育应当尊重学生的需要,尊重学生的情感,使其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并能在个人自由生活的同时承担不可推卸的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的责任。以达到弘扬道德价值和审美价值,培养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时代风尚的关怀人生的终极目的。要实施创新教育,首先必须打破这种“理性的奴性”(荣格语)的被动教学方式,以学生为根本,从学生心灵深处挖掘创新潜能,培养创新意识,激发创新精神。构建成多向互动创新性语文课堂教学结构,让学生的语文学习得到延伸。

语文教育应突出人文科学的特点,通过不同渠道(最好的渠道应该是选择教育信息化),创设一种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处在无忧无虑的氛围中,使每个学生都有心理上的安全感而又没有精神压力的情境下开展认知活动。只有在这种氛围攻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才能形成和发展。

3.关注现实,注重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我们的传统教育偏重知识的传授而轻视实践活动,而实际上学生的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很大程度来源于生活积累,来源于社会实践活动,来源程序于开放的课堂教学建构。知识和兴趣是在实践活动中得到、产生并发展的。在语文创新教育活动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各种参加实践活动的机会,使其积累知识、丰富知识。比如督促学生阅读报刊杂志,关注社会热点;走出教室,研究发生在自己周围的一些事物,懂得用自己的眼光去观察理解社会现象和知识,打破了思维的定势,通过实践获得新的看法和思想。

教学实践证明,语文教师只有努力探索创新性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的同时,有意识地把创新思维的培养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在语文教育中落实,才能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本领,才能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为学生接受“终身教育”奠定基础。

二、面对“终身教育”,改革语文读写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终身教育”着眼于人的“可持续发展”,立足于人的一生,定位于使人“学会学习”。当今时代,我们培养的学生一旦投身社会,能否立身行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人的读写能力(不能排除听、说能力),因而,这对学校的语文读写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长期以来,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盛行以文章学为理论指导的“文章学阅读教学法”,一般是从文章结构入手解析“范文”,从积累语文知识入手整理范文所提供的内容要点和零碎的语文知识点。许多教师视课文为阅读和写作的共同观照物,因而出现了用文章结构分析来置换、代替读写信息处理的现象。人写作的角度解读文章,使语文读写教学处于尴尬境地。由此,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受到扼制,学生作文出现了千人一面、千腔一调不使人卒读的现象。

针对目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种种弊端,我们应该开展语文创新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学习,让其始终处于探索性、创造性的环境下,有效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习方式,把“知识”放在问题中,放到现实中,让学生通过一定的情景去收集信息、人杂质信息、处理信息和运用信息,主动地探索、发现、体验和解决问题,从而促使学生获取新知识和利用旧知识进行创新活动。

开展语文创新教育活动,必须把“探究性学习”或“研究性学习”作为一个重要环节。语文研究学习一定要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学生各自的兴趣、爱好和条件,选择不同的研究内容,独立自主地开展研究,坚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由选题,自主探究和自由创造”,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语文研究性学习在师生间建立了一种新的关系,那就是:以目的性为读写前提,以信息论为读写理信纸指导,以围绕读写日的准确、快速、有效把握文章的相关信息为基本原则,不断提高学生筛选、认知、处理语言信息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三、开展教育信息化活动,实施语文创新教育,为实现“终身教育”的目标而努力。

面对信息化时代到来,语文教学也应当有新的改革和突破。从适应信息化社会的要求看,语文的听、说、读、写能力应当属于认知能力、表达能力范围,这几种能力都与信息能力密切相关,因而,明确培养学生的住处意识和信息研究能力是很有必要,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和信息研究能力应当作为语文教学任务之一。由此,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为新型教学结构的创设提供最理想的教学环境。

在语文教育处于由传统教育技术向现代教育技术过渡的情况下,开展教育信息化活动,为学生创造了一个最佳的学习环境,并能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形象直观的特点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以达到从强调知识积累向强调发现创造知识方面的转变。由此开展语文创新教育活动可以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的情境,使学生展开认识、分析、综合、比较等学习活动,同时让学生通过信息技术提供的思考诱因加深学习的深度和广度,进而发挥创造潜能。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要抓住诱导学生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和思维的契机,使传统意义上的书本知识的内涵和外延得到极大的扩展,使学生在丰富的教学信息资源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为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自由广阔的空间。

时代的发展需求教育信息化,广大一线教师应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比如熟练地运用一些教学软件,通过计算机软件制作课件进行辅教学。近年来,针对学生的学习实际,制作了一些多媒体课件用于课堂教学,每当到多媒体教室上课,学生情绪高涨。比如我讲《诉肺腑》一课时,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制作了课件《红楼梦・诉肺腑》,总共18页,图、文、声并茂,加之影像,61.3MB。课堂上新旧知识结合,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解为辅,学生学得愉快,教师教得轻松。这节课若只凭借黑板粉笔,无论如何也完不成这么多信息量的。在利用课件教学中,对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教师还是要进行适当的板书,不然的话,长此以往,人们对汉字便缺乏感情了。

在语文创新教育中,适当地使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能综合处理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使教学信息的处理呈多维化、集成性和交互性:使教学信息的容量增大,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更能丰富教学的表现力。因此,在信息化社会中,我们要把语文创新教育根植于教育信息化最佳的育人环境里,为实现“终身教育”的育人目标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