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例谈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例谈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数学》“2011年版课标”总体目标明确提出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创新意识。在原有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基础上增加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这可以看出新课标除了关注“四基”外,还强调学生“四能力”的培养。

近期,我与有关教师共同研究了人教版根据《数学》“2011年版课标”新修订的一年级教材“解决问题”一课的教学,我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培养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 关注数学知识本质,帮助学生准确建立问题表征

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就是着把题中的图形、文字、符号与数学问题联系起来,建立起问题表征。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常常会忽略一些数学信息,为帮助他们准确建立问题表征,在教学时,教师需抓住数学知识本质,采用“看、记、说、比”相结合的策略,让学生在动态中经历简化题目的思维过程,促使其头脑中的问题表征逐步建立、不断完善。

如一年级上册第46页教材“解决问题”,教材呈现的是一幅活泼的动物情境图,考虑到这是学生第一次学习用加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第一次认识大括号“■”和问号“?”。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初步看一遍图,说说图里有什么,再让学生带着数学的眼光看一看图,找出图中的数学信息,并相互说一说。如有的说,图上有6只兔;还有的说,一边有4只兔,一边有2只兔,一共有6只兔子。为了加深认识,还可以让学生用手势比画,边比画边说。如:左边有4只兔(用手指左边),右边有2只兔(用手指右边),合起来一共有几只兔子?(用双手合拢)这样使问题表象完整而深刻,使学习解决问题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如果是文字叙述的题目还可以让学生边读题,边把重要的信息记录下来,为分析问题做好铺垫。

二、 关注数学学习经验,帮助学生在示意中深化理解

解决问题教学是引导学生获得数学学习经验的重要途径之一。有些学生在解决问题时会遇到困难,没有解题策略,主要原因就是缺乏分析问题的经验,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注意适时引导积累数学学习的经验。

例如在学生说出上例的题意后,可以用图或符号以直观图的形式将题意呈现出来加以引导,如有左边画4个兔头的,右边画2个兔头的;有左边画4个圆圈的,右边画2个圆圈的,再用一个大括号把左右两部分合起来等。这可以成为学生剖析数学问题的重要途径,能有效促进理解题意,使他们获得分析、理解题意的方法与经验。可能每个学生画的直观图不一样,有用图表示的,有用符号表示的,也有用数直接表示的,但都来自每一个个体的思考,这才是永远不会忘记的宝贵经验。

三、 关注学生学习方法,帮助学生建构数学模型

学生在解决问题时,不仅仅是关注获得问题的答案,还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对学习方法的掌握,帮助建构解决问题的模型。教材是通过 “图里有什么”“怎样解答”“解答正确吗”这三个基本步骤,来让学生感受解决问题的一般策略。在课堂学习中,不但要让学生学会分析、寻找策略,还要学会检验与反思。如上例的教学,让学生借助动作说题意,借助画图分析题意,借助小棒检验计算过程,引导学生有序思考,及时体验,感悟方法,一步步剥离表层信息,抓住深层数学信息,建构起用加法初步解决问题的数学模型。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还要注意学生学习方法的多元。如同样的题目变化呈现,就要使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体会解题策略的多样;相近的题目对比呈现,就要促使学生打破思维定势,厘清模型结构;不同的题目系列呈现,要使学生学会整合与优化,便于整体理解与把握。

总之,从“两能”到“四能”的转变,既是一个目标不断修正与完善的结果,更是一个过程与结果的融合。只要教师深入理解、悉心把握,相信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学习中,会变得更灵活、更智慧,获得更多的快乐。(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广南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