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基于环境主题的化学教学设计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基于环境主题的化学教学设计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探讨了基于环境主题化学教学的功能与价值,提出了基于环境主题的化学教学设计思路,并结合“硫及其化合物”的教学案例进行了示范。

关键词:环境主题;化学教学;教学设计

文章编号:1005—6629(2012)10—0039—04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环境问题种类繁多,但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紧密的环境问题大多是由相关物质及其变化引起的。化学在解决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环境问题、促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培养学生环境素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学化学中涉及大量与环境相关的教学内容,有必要基于环境主题进行化学教学设计,更好地实现化学教育与环境教育的融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

基于环境主题化学教学的功能与价值

化学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建立环境问题的认识框架、从化学视角认识和分析环境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环境价值观以及环境问题参与度和决策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环境素养。

1.1有助于学生建立环境问题的认识框架

大多数环境问题是由物质(污染源)引起的,化学作为一门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学科,能够帮助学生从物质的视角建立对环境问题的基本认识。通过化学学习,学生可以认识到造成环境问题的污染物产生与变化过程、物质变化特点,以及污染物的元素不变性。通过从元素观、物质观和价态观多个角度认识环境问题,了解与环境相关的基础知识,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认识框架,由“环境问题是什么”到“环境问题的形成过程与反应机理”,从“环境问题带来的危害”到“环境问题的预防和治理”。具备了环境问题的认识框架,当学生再面临环境问题时,能够知道从哪些角度去分析,能够更本质、更全面、结构性地认识环境问题。

1.2有助于学生建立从化学视角分析环境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学生不仅需要知道什么是环境问题,还应该能从化学的视角认识和分析环境问题。从物质、物质性质与物质变化的角度认识环境问题的产生与危害,分析环境问题,寻找防治环境问题的办法(见图1)。具体包括:认识分析环境问题的危害是由物质的什么性质引起,分析一种物质产生的多个环境问题是由物质的哪些不同性质导致的,或者一种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何种物质什么性质产生的;从物质性质和物质变化视角分析、解释环境问题的产生机理和形成过程;根据物质性质和物质变化、针对环境问题的形成过程和条件,寻找对应的解决办法,比如控制污染物产生的化学反应的发生、借助化学反应将污染物质转化成无污染物质等。

1.3有助于学生树立环境意识,形成正确的环境价值观和态度

通过与环境主题相关的化学知识的学习,学生可以认识到环境问题对人类和自然界的严重影响,从而树立环境保护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树立环境意识,形成正确的环境价值观和态度。例如,学生通过硫和氮氧化物性质的学习,了解酸雨的形成过程,认识到污染物一旦进入大气,可能就会与大气或自然界中的其他物质发生反应,生成污染环境的物质,造成污染之后的治理不仅收效甚微,而且难度相当大,因而使学生认识到预防才是更有效的治理办法。

1.4有助于学生培养环保技能,提高环境问题的参与度和决策力

环境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增加学生的环境知识、提高学生对环境问题的认识以及环境价值观与态度的培养,更高的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认识和解决环境问题的技能,当面临环境问题或现象时能够做出正确的决策,真正参与到环境保护行动中。通过化学学习学生可以掌握更多在生活中可以运用到的知识和技能,比如分类处理废旧电池,采取正确措施面对氯气泄露等。更重要的是,学生能够应用化学知识,科学合理地保存、使用物质(化学品),避免或者减少环境问题的产生。

2

基于环境主题化学教学设计的思路和方法

在化学教学中,对环境相关的素材使用方式和水平多样,主要有三种:①以化学知识为主,环境问题或现象只作简单介绍,随着化学知识的展开随机插入。②围绕环境问题展开教学,以环境教育为核心,涉及到元素化合物知识或者化学概念原理时穿插介绍;③化学知识与环境教育并重,教学过程中化学知识获取和环境问题解决两条线索并进,促进学生建立认识环境问题的基本框架和从化学视角认识分析环境问题的思路与方法,笔者称其为基于环境主题的化学教学。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更倡导第三种教学处理方式,因为新课程倡导基于真实背景的化学教学,环境问题为化学知识提供了真实、富有教育价值的情景,能够满足新课程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落实;环境问题的分析解决过程帮助学生建立从化学视角分析环境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体现了化学知识的应用价值,落实了过程与方法目标,从而实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融合的教学。为此,笔者结合理论分析和教学实践经验,构建了基于环境主题的教学设计思路(见图2)。

(1)分析教学内容。通过对课程标准和教材中相关章节的具体分析,确定核心的化学知识和具体的知识点,明确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基本要求,了解教学内容在环境方面的素材和要求。

(2)确定环境主题。寻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环境问题和现象,根据教学要求明确是否需要寻找其他方面的素材。分析各类环境问题,发现可能多种环境问题都涉及到同一教学内容,为了挖掘更具有教学价值与功能的环境问题,需要教师尽可能寻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环境现象,筛选合适的环境主题。对于环境主题的确定,需要从四个方面考虑:①课标和教材对学生环境教育的要求。分析教学内容涉及的环境问题,哪些是学生这一阶段应该知道的,学生对相关环境问题的认识需要达到什么水平。②环境问题的教学价值与功能。所选的环境主题要涵盖较多的化学知识点,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学生技能(实验技能、分析计算等)的培养,能更好地实现环境教育的目标,能促使学生建立从化学视角分析和解决环境的思路与方法。③学生情感以及需求。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的选择适合学生的环境主题,要尽可能贴近学生生活,考虑学生感兴趣的程度和熟悉程度。④教师驾驭能力。所选环境主题尽可能是任课教师熟悉的,具有丰富的素材,有利于课堂教学,教师能够较好地驾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