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在科学课堂上提高学生合作交流的实效性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在科学课堂上提高学生合作交流的实效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科学课强调学生探索知识的经历和获得知识的体验,认为教学过程是发展学生智力,形成独特个性和创新能力的过程。合作探究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学习按照一定的规则开展讨论的艺术,倾听别人的见解,善待批评以审视自己的观点,获得正确的认识,学会相互接纳、赞赏、分享、互助,享受合作带来的乐趣和喜悦,体验合作的意义和价值。。

一、存在的问题:

1、交流机会匮乏。科学的高度抽象性和严谨性,对学生学习科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也给课堂教学的交流量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如果老师驾奴课堂教学的能力不足,就容易引起课堂教学的失控,这样,既不利于科学知识的掌握,也不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正是由于这种担心,教师往往不愿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只是把学生看作是接受知识的“容器”,继续进行着“注入式”的教学。

2、交流模式单一。在课堂教学中,一些老师的提问通常变成了一种固定的教学模式——一问一答。在一问一答的教学中,学生们被提问栓在了规定的程序中了,没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这只是单一的交流。

3、交流能力低下。教师在课堂上过多的教学活动束缚了学生主体意识的形成,使习惯于听从教师的讲解,满足于被动的完成任务,不会自己思考,不会和同学交流。另外,也因为缺乏学习的自信心而担心交流会暴露自己的不足,会受到老师和同学的嘲笑而不愿交流。在平时的教学中,学生在科学交流的意识、方法、技能上尚有明显的不足,特别是运用科学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上几乎空白,自然也无法产生交流的愿望。

二、提高学生科学交流能力的尝试

1、建立科学的探究学习小组

我们应根据学生智力水平、知识基础、性别、性格和经验背景差异等条件,由好、中、差三类学生组建“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学习小组。小组一般以4—6人为宜,保证优势互补和每个人都有充分表达见解的时间,以便使小组探究在短时间内取得成效。小组长可由民主推选出具有较强责任心、组织管理和表达能力强的学生担任,以保证小组探究的正常开展。也可以采取轮换制,让每个学生都有公平锻炼与施展才能的机会,防止思维定势与惰性的产生,增强小组活力,提高效益。

2、营造良好的交流情境

教师要给学生营造一种平等、合作的教学气氛,要信任学生,鼓励学生参与交流,师生间应该建立一种平等的的、合作的伙伴关系。这样,在传授知识时教师就不是一种自上而下的“给予”,而是学生一起去探索、去体验,学生在课堂交往中才能变被动为主动,将学习活动看作是自己主动参与、自我发展的活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作用才可能实现。

3、加强科学语言的训练

(1)从教会学生说一句完整的话开始,规范学生的语言,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最简单的交流方式。教师要及时纠正、启发和训练他们说完整、准确、合乎逻辑的话。从而使学生逐步积累科学词汇,提高表达能力。保证了学生交流的流畅、科学。

(2)学会有序、连贯地说话,使学生能进行有条理的交流。当学生学会说一句完整的话,就要进一步让学生学会说几句连贯的话,能够有条理的思维和交流。这

(3)学会讲合乎逻辑的话,有根据的、完整的交流自己的思考过程。要提高学生交流的实效性,就要求学生能够有根据地思维,并把自己的观点清楚地表达出来,要达到这一目的,往往是通过说连贯的、合乎逻辑的话进行训练的。通过这样的训练来引导学生进行逻辑思维,并能清晰的、有条理的说出自己的解题思路。

4、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

(1)问题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将具体问题转化成科学问题,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获得一些科学活动的经验,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科学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

(2)问题应具备一定的艺术性、新颖性、趣味性。问题的本身往往就是激发学生主动解题的原动力。因为有趣、新颖的问题能唤起学生交流和探索的欲望。

(3)问题应具有广阔的思考空间。教师设计问题时应注意对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设法引导学生的交流向纵深发展,突破常规,多角度、多层次的考虑问题,寻找多种解决问题的途径。

5、引导学生掌握科学交流方式

(1)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就是让学生会听“话”。教学生怎样听教师关于科学知识的讲解或提出的科学问题,听同学对科学知识理解的各种见解,通过“听”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领会科学语言的精炼严谨。

(2)引导学生有条理的想。就是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加工整理,与原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发生相互作用,实现同化,使新知识获得理解。在教学中要集中精力,把自已的思维活动紧跟上老师(或同学)的讲解,甚至超过他(预测到下一步会讲什么),并思考老师怎样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用了什么方法,探索是否有其他方法,解决的关键在什么地方等等。通过“想”培养学生善于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的良好品质。

(3)引导学生学会对话。让学生把自已的想法、思路用科学语言准确地表达出来,向教师、同学提出问题并展开讨论交流。

(4)引导学生“写科学”。让学生写观察日记、小论文等。"写"可以训练学生思维缜密、条理清楚、准确简捷,提高归纳、抽象和概括的能力。

通过尝试,笔者认为,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进行科学交流学习的教学实践非常必要的。通过小组合作,创设问题情境,创设多向交流的动态的教学氛围,为学生提供了多向交流的机会,扩展了交流层面,提高了交流频率,并且使学生学会了用科学语言进行表达,通过反馈和评价进一步加深了对科学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交流科学思想、方法和策略的能力。总之,教师要充分认识到科学交流的价值,并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交流能力,发挥科学交流在科学学习中的作用,提高学生交往合作能力,为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单位:南京市江宁区横溪中心小学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