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析泰山岱庙建筑中蕴含的“礼”念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析泰山岱庙建筑中蕴含的“礼”念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内容摘要】文章简要介绍了岱庙的建筑特点,分析了传统文化中的“礼”在人、神、自然中的含义,并结合岱庙建筑的建造、规格以及周围的环境,分析了岱庙建筑中蕴含的“礼”文化。

【关键词】岱庙 建筑 礼 祭祀

岱庙,俗称“东岳庙”,是传说中泰山神的居所,也是历代帝王祭祀泰山神的地方,是泰山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其主殿天贶殿是中国古代三大宫殿之一。岱庙建筑就像一座历史纪念碑,记载着中国传统的文化与理念。

一、岱庙的建筑特点

岱庙是古建筑中具有帝制等级的庙宇。从最初的选址、建造以及修缮一直受到皇帝的重视。据岱庙的历史记载,祭祀泰山神的建筑始建于汉代,乃汉武帝所建。在岱庙出土的汉代建筑遗物,尤其是“千秋万岁”瓦当的出现,表明其建筑在当时已经有一定规格。唐玄宗封禅泰山后,曾封泰山神为“天齐王”,“礼制加三公”,这使岱庙的规格升高有了明确的依据。宋代,宋真宗封禅泰山,加封泰山神为“仁圣天齐王”,其庙制及其祭器“与次值升”。①元明清以后,岱庙的建筑体制基本沿袭宋代旧制。《岱史》描述为:“高两丈,周三里,城门有八”,“殿后为寝宫,宫左右为配寝,其规模宏侈,俨若王者居”。可以看出,自宋代以后,岱庙一直保持“王者之居”的宫城规模。

二、传统的“礼”念简析

“礼”,原先是敬拜和祭祀神或祖先的仪式、典章或规矩,它是由祭祀礼仪发展而来的。《说文解字》中说:“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后来在长期的社会发展中,“礼” 有了更多的文化内涵,涵盖到天、地、人的各种关系之中。“礼也者,合于天时,设于地财,顺于鬼神,合于人心,理万物者也。”这种依顺天地阴阳顺序而确立的等级秩序,概括地讲主要包括三方面:在人神的关系上,表现为人对天地神祗的绝对尊敬和顺从;在人的社会关系上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严格等级、秩序;在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上表现为人对自然的尊重和顺应。

三、泰山岱庙建筑中蕴含的 “礼”念

(一)岱庙的建造源于对神灵施“礼”的仪式需求

古人认为,“国之大事,在于祀与戎”。其中“祀”即为祭祀,是人们向自然、神灵、鬼魂、祖先等表示一种意向的活动仪式的通称,这在中国古代是非常重要的事情。祭祀不仅有严谨的祭祀仪式,也有固定场所与建筑。岱庙就是伴随着人们对泰山山川祭祀、封禅而出现的建筑,是帝王向泰山神表达敬意和祈求的场所。据《史记·封禅书》记载,祭祀泰山从舜就开始了。随着泰山影响的扩大和帝王对泰山封禅活动的重视,岱庙建筑也就相应建造。岱庙的祭祀是泰山封禅的开始,它的建造对封禅活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说岱庙的建造源于对神灵施“礼”的仪式需求。

(二)岱庙的建筑规格是封建帝王封禅泰山的“礼”仪需求

传统建筑就是古人等级地位的反映。庙作为建筑中的一种,它的规模也有严格的等级限制。《礼记》中说:“天子七庙,卿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随着社会关系的发展,这种等级要求涉及建筑的规模、空间、结构、装饰、色彩、布局等方面,形成以帝王宫殿为最高等级的古建筑文化体系。岱庙是古代帝王举行封禅祭告的地方,其规模、布局、结构等都反映出帝王建筑的特征。岱庙的建筑规格是封建帝王封禅泰山的礼仪需求。②

一方面,岱庙建筑严格遵循传统的宫城模式,按照均衡、对称、严整的原则布局。岱庙以南北方向为一条主轴线,众多重要的建筑依次排列在这一轴线上,其他的一些建筑则对称地排布于这一中轴线两侧。庙宇四周城墙高筑,四角及各门皆有楼,并围绕以高高的城墙,体现出庙宇的严整。

另一方面,强化主体建筑的权威。岱庙在功能上,以天贶殿为中心,前后分为两部分,前面为祭祀的主要场所,后面为寝宫,就像皇宫中的“前朝后寝”。其中,天贶殿是供奉泰山神的大殿,是岱庙的主体建筑,面阔九间,进深五间,完全按照帝王的“九五”之制设计。天贶殿为重檐庑殿顶,这是古建筑屋顶的最高形制,上面覆盖着黄琉璃瓦,这也是皇家用色。天贶殿檐下重梁上的彩画,形制上属于最高级的和玺彩画,整座大殿辉煌壮丽,庄严雄伟,成为与皇宫太和殿不相上下的宫殿。所以说,岱庙就是皇宫,是与天子身份相适应的,帝王封禅泰山的“礼”仪的需求。

(三)岱庙的建筑环境是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的最好见证

岱庙建筑除了强烈的礼制色彩,更追求建筑与环境的完美结合,它的选址与建造是自然环境和人文需求有机结合的典范。

一方面,岱庙的选址与建造体现了人对自然的顺应。岱庙建造在泰山的南面坡地,对地势没有作任何改造。从平面来看,岱庙位于泰山的正前方,符合中国传统风水的最佳选择。从立面看,岱庙以泰山群为背景,四周群山环抱。低矮的建筑在伟岸的高山面前显得非常自然,屋顶的金黄色在大面积的绿色之中显得格外庄重,融合得十分完美。

另一方面,以岱庙为中心的“朝天”建筑群的设计也体现了人对自然的尊重。帝王在泰安封禅要经过三重空间:一是以古城西南郊的篙里山为“阴曹地府”;二是以岱庙为中心的人间闹市;三是南天门以上岱顶的“天府仙界”。泰山封禅“朝天”是由人间闹市上达苍宇、渐入仙境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岱庙是朝天的开始,也是中心。岱庙以北的其他建筑都以岱庙为中轴线建造,根据不同的地形,设计了各种牌坊、山门、楼阁、庙宇等建筑,从立面上形成由山麓、山坡直至山顶,人们由低到高,步步升高,最后宛若登上天府的图形。可以说岱庙建筑群既尊重了自然环境,又融入了人类的智慧和思想,让人、建筑、环境的关系达到最大的和谐。

郭沫若曾在《读随园诗话札记》中说“泰山应该说是中国文化史的一个局部缩影”。作为泰山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岱庙以其建筑布局完整、庄重宏大、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而受到众多研究学者的青睐。作为物质和精神文化的一种载体,岱庙建筑群是中国“礼”思想文化的一个缩影,体现出古人在处理人、神、自然关系中的和谐理念,对我们现在处理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

注释:

①刘慧.泰山岱庙考[M].济南:齐鲁书社,2003.

②赵祥明.泰安岱庙古建筑的历史文化内涵初探[J].建筑科技与管理,20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