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建构以马克思主义为导向的多维视野的文学批评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文学理论批评作为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反映人文理想,又在社会时代精神的感召下不断更新,拓展理论方法。西方文学理论批评经过百年的变革,更显现出其研究的活力。本文以探索以马克思主义为导向的多维视野融合,从美学、历史、艺术、结构主义、解构主义、女权主义、新历史主义等多个角度探讨,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学多种理论批评范式互补、共生的新格局。适应了当代文学创作与读者审美期待日趋多样化的要求。
一、西方文学批评与研究现状
自从乔治·圣茨伯利的《欧洲批评和文学趣味史》出版以来, 西方文学理论批评与研究已经历了100年的历史。至今人们仍对一百年来的文学批评史研究缺乏统一的总结。乔治·圣茨伯利第一次系统地总结了近代文学批评的发展,并把西方文学理论批评与研究的水平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特里·伊格尔顿(TerryEagleton,1943-),当代着名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家和文化批评家。特里·伊格尔顿主张把结构主义的某些合理因素揉入到马克思主义中,从而创立一种新的综合“话语理论”,这种话语用于文学研究,吸收了当代各种批评理论的积极方面,对文学进行多角度和全方位的考察研究。弗雷德里克·詹姆逊(Fredric Jameson,1934——)是美国马克思主义批评家和文学理论家、美学家。20世纪60年代,弗雷德里克·詹姆逊受到新左派运动和反战运动的影响,他研究马克思主义,并于1970年写出了《马克思主义和形式》一书,介绍新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他坚持用弗雷德里克·詹姆逊建立的马克思主义阐释学的分析方法来进行研究。
二、建立多维视野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
1.美学与历史的有机统一马克思主义确立后,马克思、恩格斯运用这先进的理论,提出了科学的文艺批评标准——美学和历史相统一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倡导的“美学的观点”与“历史的观点”的有机统一,形成了具有科学性,其原理就在于文学批评可以从不同的方向切入,但终归是社会的历史的考察与审美的考察这两个最基本、最主要的内容,并强调了文学的审美性和自律性的内涵。而批评家分析任何一个作家及其作品时,要将其置于特定的历史条件之下。既然文艺的发生和发展不过是社会历史过程的一部分,因此马克思主义认为,它的存在和本质、发展和影响也只有放在总的历史关系中才能得到理解和解释。
2.艺术与美学的人道主义人道主义思想,既分广义、狭义上的,也有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的等,无论是什么样的哲学,它们都拥有这两种人道主义的内容。文学艺术视为人性在西方社会异化情况下复归的最主要的途径就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基本意义。一些哲学理论者把自身的研究对象和主要精力放在了政治、经济和社会革命的相关问题的探讨上。一般来说,这些人都会从社会政治改革和政治革命的视角对人道主义进行分析和研究,只有极少从艺术与审美的视角去研究人道主义的相关问题。这些人对人道主义理论的阐述,大部分都具有很强的批判性,把人性纳入共同性的内容。从而成为西方文学批评与研究的衡量标准。
3.结构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结构主义侧重结构的整体性和层次性。结构是为一个系统一个整体,由每个内容按一定的规则构成的。这些内容脱离整体将失去存在意义。结构的层次性也非常重要,表层结构不能决定和代表事物的整体发展,只有深层结构的把握才能将事物的整体展现出来。对马克思主义的不同理解是源于对马克思原着的不同理解,一般人只能在表面层次抓住文本的表层结构,而深层结构却隐含在表层结构里面,因此马克思主义应该和结构主义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理解马克思关于社会现象的总体性理论,才能明确理解人类现实。
4.解构主义与马克思主义解构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在形式上有相似之处,或者说,在某些观点上可以沟通。马克思主义具有诸多独特的关切、问题意识、洞见以及发现,但它有一个例外:现在它更关注一种马克思主义精神,"即随时准备进行自我批判",不做任何隐藏幽灵的事情。换言之,它是一种解构活动,不是试图消除幽灵,而是与它们保持亲近的关系。德里达在马克思主义和解构主义所共有的激进批判之间引入一种和谐。解构主义不同于马克思主义,但二者可以相互增补,解构的方法论意义有助于发挥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解构主义从来就不是马克思主义,也从来都不是非马克思主义,它一向忠实于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践性和阶级性是马克思主义的固有属性,而这恰恰是解构主义对传统、权威和现存社会秩序无论如何猛烈的理论批判也无法替代的。
5.女权主义与马克思主义早期的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者认为,在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时期,女人会受到男人的摧残、压迫、压榨,归咎原因,我们发现并不是生理、文化或意识形态的,归根到底就是经济原因再起作用。但具体地,则是无工资价值的家务劳动的必然结果。后期的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是早期的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和激进女权主义理论的结合,这些人认同的观点是导致女人遭受摧残、压榨、压迫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与父权主义的有机结合,是一种“父权的资本主义”的产物。后期的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者则认为:早期的具有马克思主义女权思想的人,他们只注重马克思、恩格斯有关社会劳动划分的社会性,而忽视对“家内”与“家外”劳动的关系分析是存在一定偏见的;但激进的女权主义者,则只强调男人、女人之间仅仅在性别方面的矛盾也是存在偏见的。准确的理论只来自恰当的理解“家庭与市场、父权与资本主义”是一种什么样的辩证的关系,以及这类关系是怎样影响和左右妇女问题的。只有这样,女人在资本主义社会里遭受摧残、压榨和剥削的现状才可能得到改善。
6新历史主义与马克思主义“新历史主义”注重分析了“历史的文本性”,由客观史分析转向主观史分析。新历史主义批评是一种多元化理论的产物,其自身价值在于实现马克思主义与后结构主义的有机结合,将历史纬度输入到后结构主义批判当中。新、旧历史主义存在很多的不同之处,新历史唯物主义强调文学与历史的相辅相成的关系,这是新历史唯物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相通之处。它在马克思主义之后,一反把人性抽象化的做法,用重笔描绘人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是具体存在的个体。“新历史主义”揭示了文学与文化历史相互关系,这一点为文学历史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也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学观,对其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它突破了形式主义的本本观念的分析和研究,向文化这个“大文本”看齐,将文学艺术的批判泛化成文化研究,它着重分析强调了文学的思想意识形态性和具有的政治作用,这集中体现于“流通”、“塑造”和与历史的互动主题上。在社会发展的历史观上来讲,“新历史主义”基本丧失了对历史进行整体性的把握和分析,他们还原的是很多不太相关联的“空间”,并且最主要是“文化性空间”,并且是通过一些文化碎片构建起来的,个人主观性非常的强,这和马克思主义批评强调文学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把握别具一格,有很大的差异。新历史主义者大都是具有的都是断裂和不连续的历史观,它和马克思主义历史发展的有序性和规律性也是大相径庭的。三、结论把马克思主义应用在文学批评当中,使我们能够建构多维视野的文学批评,是外国文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方法。中国新时期文论的建设提出了与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学评论有相似或相同的问题。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学评论在“方法”上对马克思主义的执着是值得钦佩的,它们对中国的文学评论面临的相同问题所作的探讨也应当受到重视和借鉴。对文学评论界的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同样有着一定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刘安海 社会批评和美学批评的统一──论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理论的特征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第03期
2王雨辰 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中若干问题的辨析《马克思主义研究》2000年第01期
3 方钰 《伊格尔顿意识形态理论探要》 重庆出版社,2008
4 《马克思主义与文学批评》.文宝译,朱立元总主编,李钧主编,《二十世纪西方美学经典文本:结构与解放》(第三卷). 2001
作者简介:高岩 性别:女 出生日期:1975-7-4民族:汉, 籍贯:辽宁省抚顺市 ,专业: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研究方向:语言学外国文学;职称: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