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由“三五之夜”谈古文数字表示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由“三五之夜”谈古文数字表示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本文以初高中语文课本中出现的相关句子作为例子,浅显地归纳常见的古文数字表示法。

关键词: “三五之夜古文字表示法

归有光在名篇《项脊轩志》中,对项脊轩优美的环境深情地写道:“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字里行间透出的诗情画意让人遐想无限。“三五之夜”具体是指哪一夜,竟然能够营造出如此之美的境界?

在解决这个疑问之前,我们有必要先来了解一些古文中数字的表示方法。下面以初高中语文课本中出现的相关句子作为例子,浅显地归纳常见的数字表示法。

1.“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诸葛亮《出师表》

2.“夫十有一月之中,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死而淹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张溥(《五人墓碑记》)

注解:古文表示加数时,常在整数和零数之间用“有”(通“又”),以两数相加表示数目。如:“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夫列子御风而行,冷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返。”《逍遥游》

分析:句1“二十有一年”表示“二十一年”,句2“十有一月”表示“十一个月”。

3.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古诗十九首・孟冬寒气至》

4.“二八佳人细马驮,十千美酒渭城歌。”苏轼《李铃辖座上分题戴花》

注解:古文表示乘法时,一般用相连的两个数相乘,表示数目。有一俗语表示的最为直接:不管三七二十一。还有现在常见的“年方二八”,“二八”即十六岁的花季年龄。还有用数字与“倍”连在一起表示倍数。比如:“此皆十倍其国之众,而未能食其地也。”《墨子・非攻下》

分析:句3的“三五”是“十五”,句4的“二八”是“十六”。

5.“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6.“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韩愈《师说》

7.“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欧阳修《伶官传序》

注解:表示确数时,一般不用量词,而是直接用数词修饰、限制中心语。但是也要注意到其它的用法,如:“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雍也》“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伐檀》

句5确指“十五城”,句6确指“十七岁”,句7确指“三支箭”。

8.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孔雀东南飞》

9.秦自公以来二十余君。《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10.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与朱元思书》

11.《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论语・为政》

12.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注解:约数是不精确的数,表示大约的数。可以用相邻的两个数表示约数,如句8,又如:“未几,敌兵果舁炮至,盖五六百人也。”(《冯婉贞》);可以在数字后,用“所、许、余”等表示约数,如句9、句10;也可以只取整数,不要零头,如句11,“三百”即三百零五;还可以在数字前面用“可、且、约”等表示约数,如句12。

13.当是时也,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孟子・滕文公上》

14.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

15.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木兰辞》

16.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卖炭翁》

注解:古文表示虚数时,常用“三、六、九”表示数目多,如句13、句14;也用“十二、三十六、七十二”表示数目多,如句15;一般用“半、一、二、三、两”表示数目少,如句16。还可以再举一些例子:“季文子三思而后行”(《论语・公冶长》),“三思”即多次思索。“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而子墨子九距之”(《墨子・公输》),“九设”表示“多次设置”。“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辞》),“十二”是虚数,表示数量很多,比“三”、“九”强调数量多的意味要重些。另外,古文中也用“百”、“千”、“万”等表示虚数。例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这些数字强调数量多的意味要更重。

17.云有第三郎,窈窕世无双。《孔雀东南飞》

18.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其次不辱辞令。司马迁《报任安书》

注解:表示序数时,可以用表示次第的“第”,如句17,和现代汉语的序数表示形式一样。也有用“上、次、下”等形式,如句18。还可以用“孟、仲、季”及“伯、仲、叔、季”等表示次序,比如孟春、仲春、季春:“孙权字仲谋”“孔子字仲尼”。此外,用“甲”、“冠”表示第一,例如:“武安由此滋骄,治宅甲诸第。”(《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现代汉语沿袭了这一点,如:“桂林山水甲天下”。

19.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游褒禅山记》

20.吾欲二十而取一,何如?《孟子・告子下》

21.丁壮者引弦而战,死者十之八九。《塞翁失马》

注解:表示分数时,当分母是“百、十、千、万”时,分母与分子连在一起,如句19;或者分子与分母之间插入“有、得、取”,如句20;或者在分母与分子之间,用“之”字,如句21。

以上浅显分析了古文中常见的数字表示法,主要集中在加数、乘数、确数、约数、虚数、序数以及分数上,以期帮助我们了解一些古文知识。通过以上这些内容的了解,我们就可以轻而易举地知道《项脊轩志》中“三五之夜”指的是农历每月十五的圆月之夜,即“十五之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