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论述类文本阅读考前冲刺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论述类文本阅读考前冲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方法讲解

(一) 解释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1. 联系语境。解释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不能“就词解词”,应该联系句子本身及上下文。

2. 分析手法。命题人常常选择带有比喻、双关、反语等修辞手法与象征、对比、讽刺、幽默等表现手法的概念设置考题。考生可通过分析这些“手法”来解释相关概念的含义。对比喻,就要找出其本体;对象征,就要找出象征对象;对反语,就要进行褒贬互换。

3. 借助中心。命题人选做考题的概念常常与文章主旨、文段中心有密切的联系,或呼应标题,或暗示中心,或紧扣文段中心。分析这类概念的含义,如能借助文章主旨或段落中心就方便得多。有的概念表达比较隐晦,但无论怎样隐晦,作者总会在文中露出蛛丝马迹,这也是解释相关概念的重要线索。

4. 注意背景。有些文章有很强的时代感,只有熟悉与作品相关的背景材料,才能弄懂有关词语的含义。如《世间最美的坟墓》开头部分写道:“今天,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成百上千到他的安息地来的人中间没有一个有勇气,哪怕仅仅从这幽暗的土丘上摘下一朵花留作纪念。”有一道考题问:“‘这个特殊的日子’指的是什么日子?”考生如果注意到写作时间为1928年(副标题),又注意了文末注解坟墓主人托尔斯泰生于1828年,就很容易知道“这个特殊的日子”就是托尔斯泰诞辰100周年。

(二) 解释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1. 注意位置。首句,一般领起下文,有时点题明旨;尾句,一般收束前文,有时升华主题;过渡句,自然承上启下。这些句子的特殊位置,有助于启发考生对句意的理解。

2. 弄清关系。一个句子在一个具体的段落中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几个句子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个重要的句子与其他句子在逻辑上或情感上总是存在着某些关系。弄清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对于理解该句的含义是非常重要的。

3. 联系主旨。命题人选做考题的句子常常与文章主旨、文段中心有着密切的联系,或点明中心,或暗示中心,或点击标题,或揭示中心原因或结果。联系与借助文章或段落的中心,也有助于解释相关句意。

4. 分析手法。重要句子中的艺术手法包括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之类,作者运用这些手法,能使抽象的概念变得形象,直露的意思变得含蓄。但形象、含蓄的语句却增添了理解的难度,正因为如此,这种句子才倍受命题者青睐。所以,考生应学会“剥离”艺术手法,还原本意,在分析手法的基础上阐明句意。

(三)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1. 划分全篇层次。全篇层次一般为“总分式”“并列式”“对照式”“层进式”四种。其中“总分式”是常见层次,“并列式”与“对照式”是主体部分的层次;“层进式”既可以作为全篇的层次,也可以作为主体部分的层次。只要将层次划分出来,就能弄清文章结构或作者思路。

2. 划分段落层次。一是句组归纳法,即把句意密切相关的句子按意义归纳在一起,并以此为根据来划分段内层次。二是标志寻找法,如“首先……其次……”“一方面……另一方面……”为并列关系标志;“更”“而且”为递进关系标志;“但是、相反、与此不同”为转折关系标志;“因此、总之、由此可见”为总结上文标志。找出这些标志,有助于划分层次与归纳段意。

3. 借助句子作用。首句、尾句、过渡句与转折句、因果句、递进句各有其具体的表达作用,可借助它们的作用分析文章或文段结构。引用句常常证明观点,可据此分析行文思路。

4. 借助段落作用。首段常常统领全文,引出下文;尾段一般总结全文,深化主题;插入段一般铺垫照应,补充说明。分析这些段落的结构作用,有助于把握全文结构与思路。

(四)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与态度

1. 既要浏览全文,整体感知;又要带题阅读,抓住重点。整体感知指大体了解基本观点、重要论据、主体结构、主要风格;带题阅读指根据考题要求框定区域,避免答题偏走方向。

2. 既要注意答案内容的文本所在,又要注意其他有助于解题的相关要素。论说文的结构一般是总分式,其“总”(往往在文章首尾之处)常常是作者的观点与态度所在;重点段、中心句、关键词(“认为”“感到”“觉得”等)与标题等,都能不同程度地表现作者的观点与态度。注意这些内容,无疑是有助于解题的。作者身份、写作时间、写作动机等(有时在文下注释中有所提示)背景知识,以及论说文阅读测试中的其他两道题目内容,也是解题的信息要素。抓住其中的解题要素,也有助于分析与概括作者的观点与态度。

3. 既要盯准作者的观点与态度,又要区别其他方面的观点或态度。分析与概括作者的观点与态度之时,若能把“其他方面的观点或态度”――比如作者所引文章的作者或另外群体(“人们”或“有人”)的观点或态度――区别开来,就能准确答题。反之,就解释不清作者的观点与态度还是别人的观点与态度。

强化集训

(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8分)

圣坛上的鲁迅

洪 烛

1936年,一面以“民族魂”命名的旗帜覆盖着鲁迅的遗体。在剩下的大半个世纪里,他并没有死去,反而获得了新的生命。他以影子的形式继续存活,以至人们忘却他的真身。一个完美的鲁迅,如同一尊不会生病的神。

这完全可以理解。危急关头的中国,总是需要旗帜、需要偶像的。“时势造英雄”,用在鲁迅身上颇为合适,他成了首屈一指的文化英雄。

说鲁迅是英雄,似乎一点不为过。他本人是想做战士的,眉宇之间也弥漫着硝烟的气息。而且形容鲁迅的文风,大家也习惯了以投枪、匕首之类比喻。出于时代的需要,他本身也成了一件带有仪仗性质的兵器,用来在思想领域披荆斩棘或镇妖捉鬼。

鲁迅仿佛有两个。一个是作为文学符号的,一个是作为政治符号的。他的政治色彩经常压倒他的文学色彩。然而更多的人误解了他。

作为诗人、小说家的鲁迅,恐怕不愿意自己被误解、被误读;作为唯物主义者的鲁迅,恐怕也不愿意自己被美化、被神化。可惜,鲁迅还是成了中国文化的一个神话。

其实鲁迅也是有缺点的。如果我们使劲掩盖或回避他的缺点,反而会模糊了他的真实性以及可信度。

鲁迅这个人,在任何时代,都不愿意坐在主席台上,更不能接受别人向他进贡或烧香。鲁迅很平凡,只是一个儿子、一个丈夫、一个父亲、一个半途而废的医生、一个爱国者、一个思想者。朴素的鲁迅,其实比那些强加于他的华丽的外衣更有魅力。本色的鲁迅,有什么不好的呢?干嘛非要镀金呢?

在我读书的那个时代,中小学的语文课本里,选收鲁迅的文章是最多的。他的人被偶像化了,几乎成了文化的“高大全”。他的人格魅力得到了空前的强调,尤其是说了,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也就给众生以“铁人”的印象。古希腊英雄阿喀琉斯还有个易受伤的脚踵呢,而鲁迅连脚踵都是铁打的,一点破绽都没有。鲁迅啊,一个时代的变形金刚,在烈火中永生,在花丛中永生。

鲁迅生前一直呼吁并追求人的平等,死后却被赋予了特权。只是这种特权绝不是他自己所需要的。一个影子的特权,滋养了诸多不折不扣的实用主义者――他们把鲁迅当成公开化的遗产,当成一日三餐的饭碗,当成做生意抑或政治赌博的本钱……鲁迅被改造得刀枪不入,鲁迅又被解构得体无完肤。鲁迅的只言片语,被他们搜寻来作为舍利子,作为镇塔之宝。于是,鲁迅成了先知、导师、民族的佛陀。

这不是鲁迅的错,是时代的错。

1. 从文中看,鲁迅为什么会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神话?(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在作者看来,鲁迅是一个怎样的人?请作简要概括。(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作者认为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像鲁迅这样的文化名人?(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18分)

“文学城市”争议中被忽视的多数

詹丹

不久前,有关深圳在“全国文学城市”排名中“名列第四”的一则报道,引起了网民和媒体热议,许多人质疑提供排名结果的盛大旗下7家网站的公正性和权威性,更对“怎么才算文学城市”的基本标准,发表不同看法。在不少人看来,排名在前的“文学城市”,起码应该有深厚的文化积淀,而这回南京、杭州居然排名在城市发展历史才30年的深圳之后,实在不可思议;而且这30年间,深圳并没有产生过一两个大作家,产生过在全国深具影响的文学大作,凭什么就成了“全国第四”?

我无意否认城市发展中的历史文化积淀,也无意否认大作家和大作品的价值和意义。但我坚持认为,一座城市没有大作家,不等于没有文学影响力。深圳是全国最庞大的打工者集聚地之一,从中涌现出来的文学爱好者和参与文学写作者蔚为大观、闻名全国,其民间写作者人数堪称全国之最。他们的作品除了发表于报刊、网络,还有1000余家内部刊物为之提供阵地,各种文学社团和文学读书会活动也相当活跃。

深圳作为一座城市,历史短暂,但这并不等于城市的主体――市民缺乏文化积累。当打工者从四面八方来到深圳这座崭新的城市,他们承载的内地传统文化与多元地域文化与新环境相激,形成了历史与当下、城市与乡村、内地与沿海等多重张力。他们经历其间、遭遇其间,切身感受所引起的思想感情波澜,诉诸文字、建构成形象,创作出数量惊人又别具一格的打工文学、网络文学。其中的大部分作品,结构不够精致、文字不够精美,但是有来自生活的近乎笨重的质感,有源自生活的并非矫揉造作的悲喜交加。这是在书斋里关门造车,或者去基层草草体验一下生活就动笔的某些职业作家无法呈现的。一些职业作家炫技的所谓先锋作品,虽然很美,但与时代、与大众、与生活相当隔膜,是动漫里的纸花、灯影下的泡沫,缺乏鲜活人生的真切感受。

令人遗憾的是,有些网友和媒体似乎总愿意把他们对文学的敬意献给个人而不是群体,献给如烟的往事而不是鲜活的生活,心中留恋不去个人偶像崇拜和文化精英意识,因此评说起“文学城市”,标准不免单一,视野不免狭窄。他们似乎只愿意看到一个孤独的文学天才在城市中突然跳将出来,然后把这个天才的名字与一座城市联系起来;而对城市里站稳在地面劳作的芸芸众生,对民众涌现出的文学热情,对构成一个城市文学影响力的多数人的文学活动,视而不见,甚至藐视。如果这样的评价标准得不到校正,城市大众参与文学的热情得不到应有的肯定,那么,即便城市中真有文学天才,也会在贫瘠土壤中迅速凋零;而市民文学素养和城市文明程度的整体提升,也会多少受些负面影响。

4. 许多人质疑深圳成了“全国第四”文学城市的理由有哪些?“文学城市”争议中“被忽视的多数”指的是什么?(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文章第三段“所谓先锋作品”比作“动漫里的纸花、灯影下的泡沫”,其目的何在?(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请阐释文中画线句子的深刻内涵。(6分)

(1) 一座城市没有大作家,不等于没有文学影响力。(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即便城市中真有文学天才,也会在贫瘠土壤中迅速凋零。(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与解析】

1. ① 特定时代精神引领与思想交锋的需要。② 作为政治符号被误读、被神化。③ 被实用主义者解构、利用。2. ① 鲁迅是一代文学大师、文化英雄;② 鲁迅没有虚荣心,平凡、本色、朴实;③ 鲁迅身上也有缺点。3. ① 必须远离功利;② 应该本真地宣扬作家的人格魅力;③ 应以平等的心态和眼光看待名人。 4. 缺少深厚的文化积淀,历史短暂,没有大作家,文学成就的影响弱。城市里热爱文学的多数人;多数人的文学活动。5. 通过比喻形象地指出这些作品与时代、大众、生活相当隔膜,缺乏鲜活人生的真切感受这一弊端,与深圳大量“打工文学、网络文学”作品所具有的源自真实生活、抒发真情实感的特点形成鲜明的对比,进而揭示“文学城市”应有的贴近大众与生活的内涵。6. (1) 城市的文学影响力固然离不开大作家的支撑,其中大规模的文学爱好者群体、高密度的文学活动以及高数量的文学作品产出也有重要的价值。(2) 部分网友和媒体固守个人偶像崇拜和文化精英意识,忽视大众的文学热情和文学活动,最终将会使市民整体文学素养下降,文学天才就会失去适宜的成长环境而夭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