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小肥羊退出海外直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小肥羊退出海外直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因为海外直营管理链条太长,成本太高,2009年小肥羊决定退出其除港澳外在海外的全部直营业务。虽然对于外界,小肥羊并不承认自己海外扩张的失败,却是从近期小肥羊重启海外拓展,但只做加盟店的举动可以看出,小肥羊对于海外市场的眷恋和无奈。

2009年年底,小肥羊对外宣布向合作伙伴Wang Fang悉数转让美国小肥羊的69%权益。转让完成后,美国小肥羊将不再为小肥羊附属公司。而在此前,小肥羊已经相继转让出了加拿大、日本的控股公司股权。至此,小肥羊着重发展的美国、加拿大、日本三大海外市场,均已退出直营,三家海外分公司也均解散。

在外界看来,小肥羊一系列退出海外直营的做法,实际上宣布了其之前海外战略的失败。

快速扩张

2003年11月,站在人民大会堂主席台上,领取2003年中国最具成长性企业桂冠的张钢满面春风,踌躇满志。

作为小肥羊餐饮连锁有限公司的领头人,张钢有足够的理由骄傲。仅用几年时间,“小肥羊”就从一家刚营业面积不足400平方米的小餐馆,开始了令人瞠目的高速扩张,平均每三天就诞生一家新的“小肥羊”。

“在中国,我们每年要供应3万多吨羊肉,每天有30多万顾客涌进小肥羊餐馆。”张钢认为,小肥羊之所以能取得成功,主要是由于采取了火锅快餐化之路。

在国内扩张顺利的情况下,小肥羊开始寻找进军海外市场的机会。

小肥羊在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60多个国家申请了“小肥羊”注册商标,并已经在16个国家拿到了注册证书。

小肥羊的海外市场之路,始于香港。在进入香港市场之初,便坚持直营店的形式,由小肥羊全资控股。之后在2005年进入日本及北美市场,直营店的模式也被运用在海外的新店之中。不过,出于对当地市场不熟悉的考虑,小肥羊在一些地区采取了合资的形式,与当地企业进行合作,但小肥羊仍掌握控股权。

出海受困

当“小肥羊”海外扩张计划正在按部就班、有条不紊地进行时,诸多业内人士却并不看好。

“中国餐饮业扩张海外,比如在美国、澳大利亚、韩国开个单店,其意义都不大。不能形成客户连带作用的海外扩张,也不能形成规模经营,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连锁。”有人说。

一个强大的统一配送系统是连锁企业发展壮大的基础。快餐连锁巨头麦当劳仅在中国就有7个配送和采购中心,支持着他在中国将近600家的餐厅,保证每家餐厅的日常供应和统一品质。但是,目前即使是深圳小肥羊的原料,还得千里迢迢由内蒙古送去。

一些专家认为,饮食服务连锁业的业务扩张必须建立在有系统的平台上,以把触角早已伸向世界每一个角落的麦当劳为例,无论哪一个国家的麦当劳分部,都必须在当天夜晚12时之前,将包括当天销售收入在内的所有财务数据,通过计算机网络送回美国总部核对。

小肥羊自2006年之后就没有在国外开过直营店,并已经做出了转型加盟方式的决定。为何短短一两年的出海试验,就让小肥羊迅速开始调整战略呢?

据了解,小肥羊在海外可能出现的困难不幸被人言中。在海外开店,其风险远远高于中国市场,而且投资回报率也相对较低。

相关数据显示,2007年、2008年美国小肥羊分别盈利15.1万美元及20.1万美元,但到2009年截至10月底,其净利润仅为8.5万美元。而其日本公司2006年12月到2007年12月一年间,亏损约为人民币121万元。

退出海外

“小肥羊的繁荣是不是泡沫还要靠时间来说话。”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一位负责人意味深长地说。

小肥羊遇到的困难并不是一个特例,事实上,与小肥羊同样的故事,已经在国外反复上演。从曾风靡一时的荣华鸡、红高粱,到前几年风头甚劲的马兰拉面,都被证明了不过是昙花一现。

2009年,因为海外直营管理链条太长,成本太高,小肥羊决定退出其除港澳外在海外的全部直营业务。

小肥羊集团副总裁李丽婵表示,这是小肥羊在海外市场探索多年后主动寻求战略转型。“在之前海外扩张的尝试中,公司确实在人员输出和管理输出方面遇到了一些困扰,在边摸索边实践的过程中,公司发现退出直营,给当地经营者以充分的授权,反而会使小肥羊火锅更快地实现本地化,从而带来效益的提升。”李丽婵说。

在中国烹饪协会副会长阎宇看来,中国餐饮企业海外扩张遇阻是一个行业性的现象:“也有做得好的,但大多数都很难生存。”

对于“走出去”发展呼声渐高的国内餐饮业,有人指出,走出国门发展的餐饮企业,在海外都会遭遇到有关法律、管理等高成本运营的问题,海外市场开店的成本相当于国内的10倍甚至更多,即使眼下经济大背景造成商业地产、人力相对成本小幅下降,但海外的经营风险仍比国内高出许多,其回收成本周期也被无形延长。

尽管目前部分中餐企业有海外发展成本降低、资金充足等优势,但中餐企业海外扩张中存在的问题并没有因为金融危机而被淡化。原料采购、人员输出、当地法律环境、消费者用餐习惯等问题仍是决定中餐企业能否立足海外市场的决定因素。

“地道的川菜,辣椒、麻椒最好是本土的,外国的调料出不来这个味道。”主打精品川菜的俏江南走出去的第一步就面临原材料采购问题。而从本土运输干调料类辣椒、麻椒则要面临当地海关的检验检疫程序,折耳根、鱼腥草等仅产自四川盆地的蔬菜则面临长途运输、大量损耗以及保鲜等问题。

另外,如川菜代表毛血旺里是否保留血制品――鸭血块;水煮鱼用油可否重复;用来泡制可口泡菜发白的酸水是否能过检验关;中餐里崇尚的老汤能否在海外使用等都成为原料采购中面临的难题。另外,企业还要面对欧美等地消费者与中国人用餐习惯、对环境的要求迥异以及法律环境、跨国集团的人员、经营管理等问题。

对于上述问题,相关专家认为,只有将海外的店面加以改良,顺应海外市场才能找出路。

由此看来,中国餐饮企业走出去有很长的路要走。